正在加载图片...
第12章波动光学 12-1(1)由x=k-2得 xd6×10-3×0.2×10 6×10-m=6000A 6×10 (2)△ 3×10-=3(mm) d0.2×10- 12-2若在下缝处置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t的透明薄膜,则光从下缝到屏上的光程将增加 (n-1),屏上的条纹均要向下移动。依题意中央明条纹多到屏中心下方原来第3级明 条纹位置,则从双缝到该位置的光程差 δ=[2+(n-1]-r=(2-r)+(n-1) 3+(n-1)t=0 故 3.16×10°m≈3 16-1 12-3屏上A1的经三级明绿纹中心的位置 k二A=3 550×10-9=3.3×10-3nm 0.6×10 依题意屏上A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波长为λ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于x处 D 则有x=k6A=k5 k。41=ks λ=,1=×550×10=66×10 k 124由x=k二λ得 (76-40)×10 0.25×10 72×10 12-5光源S和其在镜中的虚光源等价一对相干光源,它们在屏上的干涉条纹的计算与杨 氏双缝条纹基本相同,只是明暗条纹分布完全相反,故屏上第一条明纹位置就是双缝 干涉的零级暗条纹位置129 第 12 章 波动光学 12-1 (1)由  d D x = k 得  A k D x d 6 10 m 6000 2 1.0 6 10 0.2 10 7 3 3 =  =     = = − − −  (2) 3 10 3(mm) 0.2 10 6 10 3 3 7 =  =    = = − − −  d D x 12-2 若在下缝处置一折射率为 n 厚度为 t 的透明薄膜,则光从下缝到屏上的光程将增加 (n-1)t,屏上的条纹均要向下移动。依题意中央明条纹多到屏中心下方原来第 3 级明 条纹位置,则从双缝到该位置的光程差 r (n 1)t r (r r ) (n 1)t  = 2 + − − 1 = 2 − 1 + − = −3 + (n −1)t = 0 故 3.16 10 m 3.2 m 1.6 1 3 6.328 10 1 3 6 7   =   −   = − = − n t 12-3 屏上 1 的经三级明绿纹中心的位置 550 10 3.3 10 m 0.6 10 1.2 3 9 3 3 3 − − −   =   =  =  d D x k 依题意屏上 1 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波长为  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于 x 处 则有   d D k d D x k = 6 1 = 5 即 k61 = k5 550 10 6.6 10 m 5 6 9 7 1 5 6 − −  =  =   =  k k 12-4 由  d D x = k 得 7 3 2 (7.6 4.0) 10 0.25 10 50 10 ( ) 1 − − − −    红 − 紫 = 红 − 紫 =  d D x x k 7.2 10 m −4 =  12-5 光源 S0 和其在镜中的虚光源等价一对相干光源,它们在屏上的干涉条纹的计算与杨 氏双缝条纹基本相同,只是明暗条纹分布完全相反,故屏上第一条明纹位置就是双缝 干涉的零级暗条纹位置. 即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