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概念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基 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 机体 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 机体:人体、动物体和病原体。 二、研究内容 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含 以下两个方面: 1、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一一即中药中药药效学(中药效应动力学):是用现代科学 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如人参的补气(人 身皂苷)、大黄的泻下(大黄蒽苷)等。 历代本草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 等,都有大量论述,这是几千年中医药工作者临床实践的结晶,也是中药药理研究的 出发点。 中药药效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对中药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再认 识。 麻黄平喘的作用机理: ①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等递质的释放: ②升高细胞内cAP,松弛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的功能受cAMP和cGMP的调节, cAMP升高或cAMP/cGMP的比值升高,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稳定,从而使细胞内 Ca2+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③兴奋α受体(黏膜的小血管收缩),减轻黏膜水肿: ④抑制过敏介质(5-HT、组胺等)的释放(肥大细胞),5-T、组胺均能兴奋支 气管平滑肌。 2、机体对中药的作用一一即中药药动学(中药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中药及其 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机体对中药的处置,可以认为是中药研究的新发展。 葛根的代谢特点: ①口服:72h后自粪便排出73.3%: ②静脉注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a、T1/2B分别为6.0min和57.4 min,表明其在体内分布迅速,消除快。 在此研究基础上达到指导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药,发挥中药的治疗效果,防治不良 反应的目的,也为寻找中药新药或老药新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科任务 1、闸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一、概念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基 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            机体 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 机体:人体、动物体和病原体。 二、研究内容 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含 以下两个方面: 1、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即中药中药药效学(中药效应动力学):是用现代科学 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如人参的补气(人 身皂苷)、大黄的泻下(大黄蒽苷)等。 历代本草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 等,都有大量论述,这是几千年中医药工作者临床实践的结晶,也是中药药理研究的 出发点。 中药药效研究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对中药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再认 识。 麻黄平喘的作用机理: ①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等递质的释放; ②升高细胞内cAMP,松弛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的功能受cAMP和cGMP的调节, cAMP升高或cAMP/cGMP的比值升高,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稳定,从而使细胞内 Ca2+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③兴奋α受体(黏膜的小血管收缩),减轻黏膜水肿; ④抑制过敏介质(5-HT、组胺等)的释放(肥大细胞),5-HT、组胺均能兴奋支 气管平滑肌。 2、机体对中药的作用——即中药药动学(中药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中药及其 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机体对中药的处置,可以认为是中药研究的新发展。 葛根的代谢特点: ①口服:72 h后自粪便排出73.3%; ②静脉注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α、T1/2β 分别为6.0 min和57.4 min,表明其在体内分布迅速,消除快。 在此研究基础上达到指导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药,发挥中药的治疗效果,防治不良 反应的目的,也为寻找中药新药或老药新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科任务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