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序言: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 3 的谱系作出全面的梳理和反省。本书所体现的如此规模的全球史研究,在 国内学术界可能尚属首例,但这仍然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更好的全球史 研究在未来出现,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变现存的学术格局。 作为编者,我需要对这本论文集的方法论做一点说明。 其一,本书从事的全球史研究,固然涉及“文明”概念的传播,但它 既不是概念史,也不是关键词研究。⊙严格地讲,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跨国、 跨地域、跨语际的话语实践,因此,其研究范围必然包括学术建制、媒体 技术、地球版图、视觉展示、科学技术、国际法,以及形形色色的书写行为 翻译行为和学术行为。我们集中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跨国、跨地域、跨语 际的话语实践如何创造了当今的世界秩序? 其二,全球史与世界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世界史的思考往往将本 国的历史排除在视野外,而国别史的研究者又通常只问本国史,鲜有涉及 他国历史。这种知识上的分工一直都很流行,在世界各地大同小异,这给 人们认识世界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盲区。②相比之下,全球史在研究方法 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它不分国别史和世界史,而是把本国的历史置于全 球地缘政治的大范围中来进行互动研究,因此,本国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 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也是本国的问题。这样的全球史研究,近些年在国际 学术界也是新领域,也一直在探索之中。可以说,这部论集及时加入了全 ①除少数例外,概念史研究经常将词汇(word)与概念(concept)混淆不清,这不能不说是思雏上的误区。 人类创造的大量视觉符号和书写符号,数码、色遭、地图、音符、手势、图表、绘画、摄影、电影剪辑等 都属于概念的范畴,但不一定属于文字或语言的范畴。例如,本书姜靖的文章涉及万国博览会的有色人种 展示,这种空间展示属于文明等级的概念范睛,但不能被当作词汇来处理。威廉姆斯的关键词(kyw0d) 研究在方法上和概念史不谋而合,它也经常把词汇和概念混淆起来,类似这样的研究既不能严谨地处理 字词,也不能构成严格意义的概念史。我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这些误区有一些方法论上的辨析, 故在此不餐,参见Lydia H.Liu,“Shadows of Universalism:The Untold Story of Human Rights around 1948",Critical Inquiry 40 (Summer 2014):385-417. ②排除国别史,仅仅是世界史写作的弊病之一。长期以来,世界史写作本身就是文明等级话语一再被生产 被复制的重要文类之一。详见本书程巍对世界史写作的分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