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最大力判为最大力由最大力计算抗拉强度尺一气 3.4最大力总伸长率(4)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4,)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图解方法引伸计标距(亿)应等于或近似等于试样标距(亿)。试验时纪录力一延伸曲线,直至力值超过 最大力点。测定最大力点的总延伸(△L.),计算4。=△L×100·从最大力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 得到非比例证伸,扣除的方法见图1-5所示,用得到的非出例证伸计算非比例证伸率4 。右些材料在 最大力时呈现 一平台。当出现这种情祝,取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对应的总伸长率。在实验报告中应报 告引伸计标距。 3.5断面收缩率2的测定(圆形横截面) 由于试样拉断后,圆形横截面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最小横截面并不一定为圆形横截面形状,但测定的 方法基础是建立在假定为圆形横战面形状上。这样,以测定试样原始描被面积(S)与衔恐后缩葡处最 小横截面积(⑤)之差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计算断面收缩率。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直 径,取其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必要时将断裂部分在断裂处对接在一起后进行测量 可以直接计算断面收缩率Z=S。一S×100% S。 3.6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1)人工方法试验前在试样平行长度上标记出原始标距()(误差≤+1)和标距内等分格标记(一 般标记10个等分格)。试样拉断后,将试样的断裂处对接在 使其轴线处于同 直线 通过施加 适当的压力以使对接严密。用量具测量断后标距。数据不进行修约,然后计算断后伸长率(4) (②)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应用引伸计系统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试样断 裂。读取衡裂点的总延伸,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后得到的非比例延伸作为断后伸长。扣除的方法是,过断 裂点作平行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征伸轴,交点即确定了非比例征伸,参见图1-5。引伸计 的标距(亿)应等于试样的原始标距(L), 3.7断裂总伸长率4,)的测定 仅采用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直至试样断裂。 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间隔 以断裂点的总延伸计算A。 性能 范匪 修约间隔 3.8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 ≤200N/mm IN/mm 试验结果数值应按照下表的要求进行修约。其中强度性能 200N/mm- 5 N/mm Re,RLR,RR和Rm的修约间隔与旧标准的相同.而延 Rp:Rm 1000N/mm2 性性能A。,A,A。,A,,A和Z的修约间隔与旧标准不同. >1000N/m 10N/m 新标准中规定A.的修约间隔为0.05%,其余五种性能的修约 A.A 0.5% 间隔均规定为0.5%。修约的方法按照GB/T8170 4、Instron电子试验机软件操作流程 4.1开机登陆,启动测试软件 ei2 nt-B 图1-6登录界面 图1-7测试窗口 图1-8程序洗择窗口 图1-9程序载入窗口 电子试验机软件2 登录界面 登录用户名 “学生”或 ent”,登录密码为 83792247” 登录后显示出Buhi2软件的测试窗口,可以直接点击测试进入测试程序 步骤1:选择实验2金属拉伸实验(圆形试样)或实验2金属拉伸实验(矩形试样),选择后显示出正 打开文件窗口,请稍等待片刻。参见图1-8与图1-9。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5 最大力判为最大力Fm,由最大力计算抗拉强度 S0 F R m m = 。 3.4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图解方法 引伸计标距(Le)应等于或近似等于试样标距(L0)。试验时纪录力-延伸曲线,直至力值超过 最大力点。测定最大力点的总延伸(ΔLm ),计算 ×100 Δ = e m gt L L A 。从最大力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 得到非比例延伸,扣除的方法见图1-5所示,用得到的非比例延伸计算非比例延伸率A g 。有些材料在 最大力时呈现一平台。当出现这种情况,取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对应的总伸长率。在实验报告中应报 告引伸计标距。 3.5 断面收缩率Z 的测定(圆形横截面) 由于试样拉断后,圆形横截面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最小横截面并不一定为圆形横截面形状,但测定的 方法基础是建立在假定为圆形横截面形状上。这样,以测定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与断裂后缩颈处最 小横截面积(Su)之差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计算断面收缩率。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直 径,取其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必要时将断裂部分在断裂处对接在一起后进行测量。 可以直接计算断面收缩率 100% 0 0 × − = S S S Z u 。 3.6 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 (1) 人工方法 试验前在试样平行长度上标记出原始标距(L0)(误差≤±1 %) 和标距内等分格标记(一 般标记10个等分格)。试样拉断后,将试样的断裂处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通过施加 适当的压力以使对接严密。用量具测量断后标距。数据不进行修约,然后计算断后伸长率(A)。 (2)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应用引伸计系统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试样断 裂。读取断裂点的总延伸,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后得到的非比例延伸作为断后伸长。扣除的方法是,过断 裂点作平行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延伸轴,交点即确定了非比例延伸,参见图1-5。引伸计 的标距(Le)应等于试样的原始标距(L0)。 3.7 断裂总伸长率(At )的测定 仅采用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直至试样断裂。 以断裂点的总延伸计算At。 3.8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 试验结果数值应按照下表的要求进行修约。其中强度性能 ReH , ReL ,Rp , Rt, Rr 和 Rm 的修约间隔与旧标准的相同。而延 性性能 Ae , Agt , Ag , At , A 和 Z 的修约间隔与旧标准不同, 新标准中规定 Ae的修约间隔为 0.05% ,其余五种性能的修约 间隔均规定为 0.5%。修约的方法按照 GB/T 8170。 4、Instron 电子试验机软件操作流程 4.1 开机登陆,启动测试软件 图 1-6 登录界面 图 1-7 测试窗口 图 1-8 程序选择窗口 图 1-9 程序载入窗口 电子试验机软件 Bluehill2 登录界面,登录用户名为“学生”或“Student”,登录密码为“83792247”。 登录后显示出 Bluehill2 软件的测试窗口,可以直接点击测试进入测试程序。 步骤 1:选择实验 2 金属拉伸实验(圆形试样)或实验 2 金属拉伸实验(矩形试样),选择后显示出正 打开文件窗口,请稍等待片刻。参见图 1-8 与图 1-9。 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间隔 性能 范围 修约间隔 ≤200N/mm2 1N/mm2 200 N/mm2 ~ 1000 N/mm2 5 N/mm2 Rp;Rm ﹥1000 N/mm2 10N/mm2 Agt、A 0.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