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案 姓名于智泉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2010.01.0Z节次1~2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授课专业及层次09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体温及其调节 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人体的正常体温、产热与散热 重点 人体的正常体温、产热与散热 难点体温调节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生理学 教学法讲授、讨论、问题解答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节课内容 5min 第四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体温是机体进行 10min 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两部分,临床 上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一37.9℃: 口温正常值为36.7~37.7℃:腋窝温度正常值为36.0~37.4℃。 体温的正常变动在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 10min 午后1-6时最高。波动的幅值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 律或日周期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在排卵后体温升高,这咱体温升高一直 持续至下次月经开始。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体温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说来,儿童的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有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所以 他们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 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应 让病人安静一段时间以后再测体温。测定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哭闹。 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有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对 体温也有影响:在测定体温时,就考虑到这些情况。 教 案 姓名_于智泉 2009~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时间_2010.01.07 节次_1~2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授课专业及层次 09 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授课内容 体温及其调节 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人体的正常体温、产热与散热 重 点 人体的正常体温、产热与散热 难 点 体温调节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生理学 教 学 法 讲授、讨论、问题解答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节课内容 第四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体温是机体进行 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两部分,临床 上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正常值为 36.9~37.9℃; 口温正常值为 36.7~37.7℃;腋窝温度正常值为 36.0~37.4℃。 体温的正常变动 在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 午后 1-6 时最高。波动的幅值一般不超过 1℃。体温的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 律或日周期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在排卵后体温升高,这咱体温升高一直 持续至下次月经开始。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体温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说来,儿童的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所以 他们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 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应 让病人安静一段时间以后再测体温。测定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哭闹。 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有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对 体温也有影响;在测定体温时,就考虑到这些情况。 5min 10min 10min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