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1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25m·s1.其中A试样表示圆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 体上,即纳米晶与非晶的复合组织,C合金带晶化接 备;B试样表示扁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备:C试样表 近完全,纳米晶粒尺寸20~40nm之间. 示扁口喷嘴真空条件制备.快淬带晶化相主要是 A圆门喷嘴非直空 a-Fe(Si)固溶体.固定辊速为25m·s-,圆口喷嘴 (内径0.5mm)非真空条件制备的快淬带的晶化程 总品昌 B一扁门喷嘴非直空 25m/ 度最低,主要因为喷嘴小,相同时间内熔液流出量 少,相当于冷却速度提高;扁口喷嘴(0.25mm× 10mm)非真空条件制备的快淬带晶化度提高, (OZZ) (200)晶面的衍射峰增强;喷射压差由之前的25kPa 提高到65kPa,扁口喷嘴真空条件下制备的快淬带 晶化度最高,(220)面的衍射峰明显增强,而且出现 20 40 0 80 100 29y 了新的衍射峰(110)、(211)和(220).图3为B和 图2辊速为25m's'的A、B和C快淬带的X射线衍射谱 C合金带的透射电镜(TEM)明场像,可见B合金带 Fig.2 XRD patterns of A.B and C ribbons melt-spun at 25 ms 中尺寸为10~20nm的纳米晶粒均匀分布在非晶基 50 nm 50n 图3快淬带透射电镜明场像.(a)B合金带:(b)C合金带 Fig.3 TEM bright field images of the ribbons:(a)Sample B:(b)Sample C 2.3快淬带的断口形貌 时释放的能量,表现在断口形貌上就是孔洞的直径 图4为25ms1辊速圆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备 增大和雾状区的形成:在断裂过程的最后,随着能量 的快淬带A的断口形貌.图4(a)是整体形貌,可见 的充分释放,显微孔洞在弹性波作用下,彼此相互融 整个断口大致分为三个区:镜面区(I区)、雾状区 合,形成了条带状的周期性褶皱. (Ⅱ区)和周期性褶皱(Ⅲ区),且裂纹是以I区为中 图5为25m·s辊速扁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 心呈放射状发散的.I区和Ⅱ区的放大形貌如 备的快淬带B的断口形貌.图5(a)是整体形貌, 图4(b)所示,断口表面分布着直径为70~110m 整个断面可分为两个部分:周期性褶皱(Ⅲ区)和 的显微孔洞,且形状不规则.周期性褶皱如图4(c) 河流状花样(V区).图5(b)是Ⅲ区周期性褶皱的 所示,表面成丘陵状起伏,条纹之间的间距入=50~ 放大图,图5(c)是V区河流状花样的放大图.这 90nm.与B试样的弧形分布的条纹状结构(见 种类型的断口在很多脆性非晶断面上都能观察 图5)不同的是,该条纹状结构是平行分布的,条纹 到,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理论是动态裂纹扩展理 的方向与裂纹的传播方向垂直,该区域很不平整,主 论四.该理论认为,动态裂纹扩展过程中,断裂能 要是因为该试样韧性较好,折断时使用了较大的力, 以断裂面表面能和沿着断裂面形成弹性波的形式 使得断口附近应力状态较复杂.整个断裂过程可描 释放,弹性波可以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场相干涉,在 述如下:首先,动态裂纹在镜面区起源,产生的弹性 断裂面上形成复杂的微观形貌,主要是微观尺度 波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场相干涉,使生成的显微孔洞 的瓦纳线、纳米孔洞、河流状花样、一些周期性的 有规律的排列起来,以降低材料断裂时释放的能量; 褶皱等.Shen等na在压缩变形的Ni基非晶断口 随着弹性波沿断裂面传播,它的速度越来越快,显微 表面观察到纳米尺度的弹性波花样.X等叨和 孔洞有规律的排列己经不足以耗散其能量,因此只 Zhang等n阁用动态裂纹扩展理论研究了非晶体断 有增加表面积,通过增加表面能的方式来吸收断裂 面的形貌,指出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是产生断面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25 m·s - 1 . 其中 A 试样表示圆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 备; B 试样表示扁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备; C 试样表 示扁口喷嘴真空条件制备. 快淬带晶化相主要是 α--Fe( Si) 固溶体. 固定辊速为 25 m·s - 1,圆口喷嘴 ( 内径 0. 5 mm) 非真空条件制备的快淬带的晶化程 度最低,主要因为喷嘴小,相同时间内熔液流出量 少,相当于冷却速度提高; 扁 口 喷 嘴 ( 0. 25 mm × 10 mm) 非真空条件制备的快淬带晶化度提高, ( 200) 晶面的衍射峰增强; 喷射压差由之前的 25 kPa 提高到 65 kPa,扁口喷嘴真空条件下制备的快淬带 晶化度最高,( 220) 面的衍射峰明显增强,而且出现 了新的衍射峰( 110) 、( 211) 和( 220) . 图 3 为 B 和 C 合金带的透射电镜( TEM) 明场像,可见 B 合金带 中尺寸为 10 ~ 20 nm 的纳米晶粒均匀分布在非晶基 体上,即纳米晶与非晶的复合组织,C 合金带晶化接 近完全,纳米晶粒尺寸 20 ~ 40 nm 之间. 图 2 辊速为 25 m·s - 1的 A、B 和 C 快淬带的 X 射线衍射谱 Fig. 2 XRD patterns of A,B and C ribbons melt-spun at 25 m·s - 1 图 3 快淬带透射电镜明场像. ( a) B 合金带; ( b) C 合金带 Fig. 3 TEM bright field images of the ribbons: ( a) Sample B; ( b) Sample C 2. 3 快淬带的断口形貌 图 4 为 25 m·s - 1辊速圆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备 的快淬带 A 的断口形貌. 图 4( a) 是整体形貌,可见 整个断口大致分为三个区: 镜面区( Ⅰ区) 、雾状区 ( Ⅱ区) 和周期性褶皱( Ⅲ区) ,且裂纹是以Ⅰ区为中 心呈放射状发散的. Ⅰ 区 和 Ⅱ 区的放大形貌如 图 4( b) 所示,断口表面分布着直径为 70 ~ 110 nm 的显微孔洞,且形状不规则. 周期性褶皱如图 4( c) 所示,表面成丘陵状起伏,条纹之间的间距 λ = 50 ~ 90 nm. 与 B 试样的弧形分布的条纹状结构 ( 见 图 5) 不同的是,该条纹状结构是平行分布的,条纹 的方向与裂纹的传播方向垂直,该区域很不平整,主 要是因为该试样韧性较好,折断时使用了较大的力, 使得断口附近应力状态较复杂. 整个断裂过程可描 述如下: 首先,动态裂纹在镜面区起源,产生的弹性 波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场相干涉,使生成的显微孔洞 有规律的排列起来,以降低材料断裂时释放的能量; 随着弹性波沿断裂面传播,它的速度越来越快,显微 孔洞有规律的排列已经不足以耗散其能量,因此只 有增加表面积,通过增加表面能的方式来吸收断裂 时释放的能量,表现在断口形貌上就是孔洞的直径 增大和雾状区的形成; 在断裂过程的最后,随着能量 的充分释放,显微孔洞在弹性波作用下,彼此相互融 合,形成了条带状的周期性褶皱. 图 5 为 25 m·s - 1辊速扁口喷嘴非真空条件制 备的快淬带 B 的断口形貌. 图 5 ( a) 是整体形貌, 整个断面可分为两个部分: 周期性褶皱( Ⅲ区) 和 河流状花样( Ⅳ区) . 图 5( b) 是Ⅲ区周期性褶皱的 放大图,图 5( c) 是Ⅳ区河流状花样的放大图. 这 种类型的断口在很多脆性非晶断面上都能观察 到,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理论是动态裂纹扩展理 论[11]. 该理论认为,动态裂纹扩展过程中,断裂能 以断裂面表面能和沿着断裂面形成弹性波的形式 释放,弹性波可以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场相干涉,在 断裂面上形成复杂的微观形貌,主要是微观尺度 的瓦纳线、纳米孔洞、河流状花样、一些周期性的 褶皱等. Shen 等[16]在压缩变形的 Ni 基非晶断口 表面观察到纳米尺度的弹性波花样. Xi 等[17]和 Zhang 等[18]用动态裂纹扩展理论研究了非晶体断 面的形貌,指出裂纹扩展速度的变化是产生断面 · 615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