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 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 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实践中各国政策对采取贬值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是十分慎重的,因为通过贬值 收到预期效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4)直接管制政策。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 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主要是对外汇实行统购统销,以控制进口用汇和出口结汇,限制资本流动,使外汇供 求基本平衡。财政管制是政府通过有关机构(财政部、海关、官方金融保险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 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各国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有:关税管制:出口补贴:出口信贷 等。贸易管制是通过关税、配额制度、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运用直接管制政策来调节国际收 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对具体项目实行分类控制,减少调节代价,适用于结构性失衡的调节。 其弊端是不利于社会福利,容易导致贸易磨擦。 (5)国际经济合作 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就整个国际经济关系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 差,必然反映为其他国家的顺差。各国基于本国立场采取措施,不仅政策效果本身受到一定的制约, 也可能对别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随着国际经济间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深,为维护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战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12.2.3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一、内外均衡的冲突一一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l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 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使之均衡 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 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 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 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ict)。 米德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政策无效,又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制度,政策工具的数 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则在某些经济状态下,仅靠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 部均衡的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协调 (一)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协调的基本原则 1.政策协调的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提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 种政策工具如果用来实现两种独立的政策目标,则两种目标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一原则 被称为“丁伯根法则”。对此原则,可以作出如下的简单推导。假设经济存在着两个政策目标Y1、 Y2,有两种政策工具X1、X2,即2×2模型:且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 Y=ax+ax2 Y=BX+BX2 上式中的,a,B,B,为两种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显然只要%/B≠a,/B(即两 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就可以从上述两个公式中求出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水平,即: 55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 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 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实践中各国政策对采取贬值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是十分慎重的,因为通过贬值 收到预期效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4)直接管制政策。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 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主要是对外汇实行统购统销,以控制进口用汇和出口结汇,限制资本流动,使外汇供 求基本平衡。财政管制是政府通过有关机构(财政部、海关、官方金融保险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 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各国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有:关税管制;出口补贴;出口信贷 等。贸易管制是通过关税、配额制度、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运用直接管制政策来调节国际收 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对具体项目实行分类控制,减少调节代价,适用于结构性失衡的调节。 其弊端是不利于社会福利,容易导致贸易磨擦。 (5)国际经济合作 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就整个国际经济关系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 差,必然反映为其他国家的顺差。各国基于本国立场采取措施,不仅政策效果本身受到一定的制约, 也可能对别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随着国际经济间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深,为维护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战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12.2.3 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一、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 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 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使之均衡 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 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 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 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ict)。 米德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政策无效,又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制度,政策工具的数 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则在某些经济状态下,仅靠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 部均衡的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协调 (一)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协调的基本原则 1.政策协调的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提出,要实现 N 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 N 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 一种政策工具如果用来实现两种独立的政策目标,则两种目标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一原则 被称为“丁伯根法则”。对此原则,可以作出如下的简单推导。假设经济存在着两个政策目标 Y1、 Y2,有两种政策工具 X1、X2,即 2×2 模型;且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 1 1 1 2 2 2 1 1 2 2 Y X X Y X X         上式中的1 ,2 ,1 ,2 为两种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显然只要  1 1    2 2 (即两 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就可以从上述两个公式中求出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水平,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