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华东理工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书)13 开放经济的均衡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182.02KB,团购合买
(1) 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 (2) 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及国际收支调节,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可能原因及调节措施。 (3) 掌握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13 开放经济的均衡 13.1学习要求 (1)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 (2)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及国际收支调节,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可能原因及调节措施。 (3)掌握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13.2内容简述 13.2.1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有狭义和广义两重含义。 狭义国际收支概念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所引起的货币收入与支 出的总和。在这一时期内,该国在外汇收支相抵后所出现的差额为国际收支差额。如果收入大于支 出则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如果收入小于支出则为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差额从一定程度上反 映一个国家在对外金融方面的实力。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现金基础上的,仅仅包含一个国 家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外汇收支款项,而没有包含国际贸易和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以现金 结算的外汇收支部分,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居民 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它不仅包含一国外汇收支的状况,还包 含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活动,如捐款、赠款、无偿援助、侨汇以及未发生外汇收 付的债权债务等。它强调的是经济交易基础,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所编写的《国际收支手册》中表述:“国际收支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统计 报表,它表明:①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②该经济 实体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它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的变化和其他 变化:③无偿转移支付,以及会计上为平衡前述不能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动所做的对应记录。”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亦称国际收支差额表,是指一国居民 和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切对外活动的综合收支记录,是对国际收支按项目分类统计的一 览表。各国一般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所赋予的含义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它记录了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全部经济交易,其中不仅包括由经济往来所产生的外汇收支,还包括由政治、 文化、军事等产生的外汇收支。 F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并多次进行修改,对编制BPS表所采用的概念、准则、惯例、分 类方法以及标准构成都作了统一的规定或说明,要求会员国每年按统一格式向其提交国际收支平衡 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帐法编制的,每笔交易都会产生金额相等的借方(dbit)和贷方 (credit)两笔记录。借方是负号项目(Minus Items),贷方是正号项目(Plus Items),任何导致 对外国人进行支付或外汇需求的交易,即资产增加,负债减少,都记入借方,任何导致从外国人那 里获得收入或外汇供给的交易,即资产减少,负债增加都记录贷方。每一笔国际交易都自动进入国 际收支平衡表两次,之所以正确是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易的买方付钱给卖方, 另一方面是交易的卖方将这笔钱花掉或存起来。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构成了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为了简明扼要地反映情况,各国一般 都按照国际收支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对国际收支的内容进行分类。一般来讲,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

1 13 开放经济的均衡 13.1 学习要求 (1) 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 (2) 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及国际收支调节,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可能原因及调节措施。 (3) 掌握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13.2 内容简述 13.2.1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有狭义和广义两重含义。 狭义国际收支概念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所引起的货币收入与支 出的总和。在这一时期内,该国在外汇收支相抵后所出现的差额为国际收支差额。如果收入大于支 出则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如果收入小于支出则为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差额从一定程度上反 映一个国家在对外金融方面的实力。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现金基础上的,仅仅包含一个国 家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外汇收支款项,而没有包含国际贸易和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以现金 结算的外汇收支部分,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居民 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它不仅包含一国外汇收支的状况,还包 含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活动,如捐款、赠款、无偿援助、侨汇以及未发生外汇收 付的债权债务等。它强调的是经济交易基础,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所编写的《国际收支手册》中表述:“国际收支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统计 报表,它表明:①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②该经济 实体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它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的变化和其他 变化;③无偿转移支付,以及会计上为平衡前述不能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动所做的对应记录。”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 )亦称国际收支差额表,是指一国居民 和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切对外活动的综合收支记录,是对国际收支按项目分类统计的一 览表。各国一般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所赋予的含义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它记录了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全部经济交易,其中不仅包括由经济往来所产生的外汇收支,还包括由政治、 文化、军事等产生的外汇收支。 IMF 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并多次进行修改,对编制 BPS 表所采用的概念、准则、惯例、分 类方法以及标准构成都作了统一的规定或说明,要求会员国每年按统一格式向其提交国际收支平衡 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帐法编制的,每笔交易都会产生金额相等的借方(debit)和贷方 (credit)两笔记录。借方是负号项目(Minus Items),贷方是正号项目(Plus Items),任何导致 对外国人进行支付或外汇需求的交易,即资产增加,负债减少,都记入借方,任何导致从外国人那 里获得收入或外汇供给的交易,即资产减少,负债增加都记录贷方。每一笔国际交易都自动进入国 际收支平衡表两次,之所以正确是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易的买方付钱给卖方, 另一方面是交易的卖方将这笔钱花掉或存起来。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构成了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为了简明扼要地反映情况,各国一般 都按照国际收支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对国际收支的内容进行分类。一般来讲,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

四大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净误差与遗漏以及储备资产增减额。 (一)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是一国与别国进行经济交往而经常发生的项 目。经常项目构成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 务、收益和经常转移项目。服务贸易和收益项目又称为非贸易往来。 1.货物:是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其数据来源于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资料,并根据国际收 支统计口径的要求,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对出口、进口进行调整,按离岸价格统计,包括一般 商品、待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等。 2.服务:又称无形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 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政府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等。 3.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职工报酬是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投资收益项下 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带来的收 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资的利润、股本红利、债务利息。资本损益应计入金融账户项下。 4.经常转移:指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即无偿提供的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包括除去 资本所有权的转移(资本转移归入资本账户项下),如侨汇、个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性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包括: l.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积极与其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 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比如无形资产转移,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 权等。 2.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对另一个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直接设立或持股(10%以上)。主要包 括外国、我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 式进行的投资。证券投资是投资于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主要指外国、我国港澳台地区购买 (或我国买回)我国(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 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其他投资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外的 投资,包括贸易信贷(指我国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的延期收款或预收货款,以及我国进口商对 国外出口商的预付货款或延期付款)、贷款(指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导致的对外资产增 减,以及我国境内机构从境外借入的各类贷款)、货币及存款(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 库存外汇现金的变化,以及海外私人存款、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借款等短期资金变 动)等。 3.储备资产:指一国政府拥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储备资产的变动。储备资产主要包括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和使用基金信贷等。一国在一 定时期的国际收支不可能完全平衡,总会发生差额,需由货币当局通过增减本国储备资产或外债加 以解决。当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其他项目处于顺差状态时,储备资产增加就必须记人借方:反 之,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其他项目处于逆差状态时,储备减少必须记入贷方,以保证总的平衡。 4.错误和遗漏帐户:理论上讲,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其结果总是平衡的。但 由于错误与遗漏的存在,如资料来源渠道复杂、统计口径不一、资料不全、计算错误或统计不及时 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实际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双方总额总是难以平衡,因而设立了“错误与 遗漏”项目来人为的加以平衡。 三、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 2

2 四大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净误差与遗漏以及储备资产增减额。 (一)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是一国与别国进行经济交往而经常发生的项 目。经常项目构成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 务、收益和经常转移项目。服务贸易和收益项目又称为非贸易往来。 1.货物:是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其数据来源于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资料,并根据国际收 支统计口径的要求,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对出口、进口进行调整,按离岸价格统计,包括一般 商品、待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等。 2.服务:又称无形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 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政府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等。 3.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职工报酬是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投资收益项下 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带来的收 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资的利润、股本红利、债务利息。资本损益应计入金融账户项下。 4.经常转移:指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即无偿提供的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包括除去 资本所有权的转移(资本转移归入资本账户项下),如侨汇、个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性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包括: 1.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积极与其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 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比如无形资产转移,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 权等。 2.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对另一个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直接设立或持股(10%以上)。主要包 括外国、我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 式进行的投资。证券投资是投资于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主要指外国、我国港澳台地区购买 (或我国买回)我国(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 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其他投资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外的 投资,包括贸易信贷(指我国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的延期收款或预收货款,以及我国进口商对 国外出口商的预付货款或延期付款)、贷款(指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导致的对外资产增 减,以及我国境内机构从境外借入的各类贷款)、货币及存款(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 库存外汇现金的变化,以及海外私人存款、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借款等短期资金变 动)等。 3.储备资产:指一国政府拥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储备资产的变动。储备资产主要包括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和使用基金信贷等。一国在一 定时期的国际收支不可能完全平衡,总会发生差额,需由货币当局通过增减本国储备资产或外债加 以解决。当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其他项目处于顺差状态时,储备资产增加就必须记人借方;反 之,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其他项目处于逆差状态时,储备减少必须记入贷方,以保证总的平衡。 4.错误和遗漏帐户:理论上讲,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其结果总是平衡的。但 由于错误与遗漏的存在,如资料来源渠道复杂、统计口径不一、资料不全、计算错误或统计不及时 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实际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双方总额总是难以平衡,因而设立了“错误与 遗漏”项目来人为的加以平衡。 三、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

1.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及衡量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但在实际当 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即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1 ibrium)。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特定项目的逆差或是顺差。确定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 种外汇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类。 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即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如经常项目 中的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个别项目。国际收支的差额或不平衡 即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或者说,如果以上属于自主性交易的各个项目之和等于零,则国际收支 处于平衡状态。 调节性交易又称事后交易,这类交易是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各项目所发生的差额而进行的。例 如,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中的各项。具体说来有以下情况:入超国动用官方储备 偿还外债:入超国获得外国出口商或外国银行的信用,得以延期付款:入超国获得外国或国际金融 机构的短期融资等。这些都是调节性交易。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及人们的传统习惯,国际收支不平衡可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主 要差额来衡量,包括:(1)贸易差额,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 顺差,严格的讲,应该是国际货物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账户差额,也称为经常项目 差额,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当其为顺差时,实际上反映的是 由于本国真实资源的流出大于他国真实资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净外汇收入,也是当期本国让渡给他国 的可支配本国物质资源的程度。(3)金融账户差额,也称为金融项目差额,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 有金融项目,也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对比。(④)国际收支差额,是反映一国除货 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结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 类,它通常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加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差额,并经过净差错与遗漏项目调整后的数字。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不论逆差还是顺差,只要达到一定程度,都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和沉重打击。就一个国 家来讲,由于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所产生的收入,是财政收支的一种不健全现象,账面上虽然是平 衡的,而实质上却是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有不同的表现,通常将国际收支失衡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1)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是指由于经济的循环性波动所引起的国际 收支不平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征并对 国际收支产生不同影响。通常,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过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降等, 一般有助于该国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从而可以缓解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高涨阶段一般会 刺激进口,从而容易造成贸易逆差。因此,经济周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的更替。如果 各国经济周期存在非同期性,即一国处于危机阶段时其他国家处于高张阶段,则周期性因素对国际 收支差额的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有所变化,如危机和萧条阶段仍 可能出现物价上涨。但是,经济周期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仍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力度有所不同。 (2)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指各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差异所引起的国 际收支不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越高,该国进口也会增长得越快。 因为收入增加会使企业增加对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使居民增加对进口消费资料的需求。因此,收 入增长较快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但是, 如果一国在收入增长过程中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引起生产成本下降,那么,收入增长不仅 使进口增加,还会使出口增长。 (3)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是由于一国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对内价值的变 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指一国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结

3 1.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及衡量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但在实际当 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即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librium)。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特定项目的逆差或是顺差。确定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 种外汇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类。 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即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如经常项目 中的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个别项目。国际收支的差额或不平衡 即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或者说,如果以上属于自主性交易的各个项目之和等于零,则国际收支 处于平衡状态。 调节性交易又称事后交易,这类交易是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各项目所发生的差额而进行的。例 如,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中的各项。具体说来有以下情况:入超国动用官方储备 偿还外债;入超国获得外国出口商或外国银行的信用,得以延期付款;入超国获得外国或国际金融 机构的短期融资等。这些都是调节性交易。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及人们的传统习惯,国际收支不平衡可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主 要差额来衡量,包括:(1)贸易差额,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 顺差,严格的讲,应该是国际货物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账户差额,也称为经常项目 差额,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当其为顺差时,实际上反映的是 由于本国真实资源的流出大于他国真实资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净外汇收入,也是当期本国让渡给他国 的可支配本国物质资源的程度。(3)金融账户差额,也称为金融项目差额,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 有金融项目,也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对比。(4)国际收支差额,是反映一国除货 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结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 类,它通常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加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差额,并经过净差错与遗漏项目调整后的数字。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不论逆差还是顺差,只要达到一定程度,都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和沉重打击。就一个国 家来讲,由于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所产生的收入,是财政收支的一种不健全现象,账面上虽然是平 衡的,而实质上却是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有不同的表现,通常将国际收支失衡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1)周期性不平衡( Cyclical Disequilibrium )。是指由于经济的循环性波动所引起的国际 收支不平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征并对 国际收支产生不同影响。通常,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过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降等, 一般有助于该国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从而可以缓解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高涨阶段一般会 刺激进口,从而容易造成贸易逆差。因此,经济周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的更替。如果 各国经济周期存在非同期性,即一国处于危机阶段时其他国家处于高涨阶段,则周期性因素对国际 收支差额的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有所变化,如危机和萧条阶段仍 可能出现物价上涨。但是,经济周期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仍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力度有所不同。 (2)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指各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差异所引起的国 际收支不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越高,该国进口也会增长得越快。 因为收入增加会使企业增加对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使居民增加对进口消费资料的需求。因此,收 入增长较快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但是, 如果一国在收入增长过程中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引起生产成本下降,那么,收入增长不仅 使进口增加,还会使出口增长。 (3)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是由于一国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对内价值的变 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指一国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结

构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变化取决于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一般说来, 生产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制约生产结构调整的客观因素, 如科技落后、教育不发达、资金短缺、信息系统不健全、资源缺乏流动性等。 (5)偶然性不平衡(Stochastic Disequilibrium)。指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标收支不平衡。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骚乱等因素引起国内产量大幅度下降,出口供给减少,进口需求增加从而 导致本国国际收支赤字。但这类冲击是偶然的、暂时性的。 3.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逆差引起本国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这会通过外汇市 场供求关系形成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从而使该国贸易条件恶化:(2)如果一国政府在国际 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使得该国黄金外汇储备减少,削弱其对外支 付能力。此外,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会导致国内银根紧缩和利率上升,这对收入和就业有消极影响: (3)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贸易逆差所引起的,则它会通过外贸乘数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 贸易逆差意味着净出口为负值,它可能使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达到数倍:(4)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 资本项目逆差所引起的,则会加剧国内资金紧张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资本外流使积累率 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或负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作用虽不像逆差那样明显。但是,如果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且长期存在,也 会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1)顺差形成促使本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后者会鼓励进口和抑制出口,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该国扩大市场和发展生产:(2)尽管顺差导致该国黄金外汇储备增加,但是它同 时也引起该国货币供应大量增长,加剧该国通货膨胀:(3)由于一国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出现国际 收支逆差,它容易引起对方采取报复性措施,这不利于该国长期稳定开展对外经济联系:(4)对于 主要面临资源约束而非需求约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贸易顺差产生于过度物资出口,它会通过 加强资源约束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 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通常采取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政策。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财政支出,来控制总需求和物价水平的政策措 施。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国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即缩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以增 加财政收入,减少投资,减少消费,促使物价下降,从而降低出口产品成本,达到扩大出口、减少 进口,扩大外汇收入的目的。相反,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达到 抑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的目的。 (2)货币政策。亦称金融政策,包括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国 家普遍频繁采用的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调节一方面通过银根的紧缩和放松来影响 总需求,进而调节贸易收支:另一方面则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节资本的流入流出:这两方面的作用 均使国际收支发生变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为解决国际收支失 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可能同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因此,政府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实现 国际收支平衡,必须注意时机。 (3)外汇政策(Foreign Exchange Policy)。指一个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 由此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资本流出入的实际收益,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这 里所讲的“调整汇率”,不是指金融市场上一般性的汇率波动,而是指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宣布 本国货币的法定升值或贬值,或者通过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 Exchange Equilibrium Fund)来干 预外汇市场,平衡汇价。外汇平准基金是由中央银行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而专门设立的货币基 金。外汇平准基金由中央银行掌握,用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本币与外币的一定比价。当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中央银行则购 进外汇,平衡汇价,推动出口。反之,则抛出外汇,平衡汇价。 4

4 构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变化取决于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一般说来, 生产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制约生产结构调整的客观因素, 如科技落后、教育不发达、资金短缺、信息系统不健全、资源缺乏流动性等。 (5)偶然性不平衡(Stochastic Disequilibrium)。指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骚乱等因素引起国内产量大幅度下降,出口供给减少,进口需求增加从而 导致本国国际收支赤字。但这类冲击是偶然的、暂时性的。 3.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逆差引起本国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这会通过外汇市 场供求关系形成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从而使该国贸易条件恶化;(2)如果一国政府在国际 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使得该国黄金外汇储备减少,削弱其对外支 付能力。此外,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会导致国内银根紧缩和利率上升,这对收入和就业有消极影响; (3)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贸易逆差所引起的,则它会通过外贸乘数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 贸易逆差意味着净出口为负值,它可能使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达到数倍;(4)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 资本项目逆差所引起的,则会加剧国内资金紧张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资本外流使积累率 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或负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作用虽不像逆差那样明显。但是,如果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且长期存在,也 会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1)顺差形成促使本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后者会鼓励进口和抑制出口,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该国扩大市场和发展生产;(2)尽管顺差导致该国黄金外汇储备增加,但是它同 时也引起该国货币供应大量增长,加剧该国通货膨胀;(3)由于一国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出现国际 收支逆差,它容易引起对方采取报复性措施,这不利于该国长期稳定开展对外经济联系;(4)对于 主要面临资源约束而非需求约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贸易顺差产生于过度物资出口,它会通过 加强资源约束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 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通常采取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政策。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财政支出,来控制总需求和物价水平的政策措 施。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国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即缩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以增 加财政收入,减少投资,减少消费,促使物价下降,从而降低出口产品成本,达到扩大出口、减少 进口,扩大外汇收入的目的。相反,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达到 抑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的目的。 (2)货币政策。亦称金融政策,包括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国 家普遍频繁采用的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调节一方面通过银根的紧缩和放松来影响 总需求,进而调节贸易收支;另一方面则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节资本的流入流出;这两方面的作用 均使国际收支发生变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为解决国际收支失 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可能同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因此,政府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实现 国际收支平衡,必须注意时机。 (3)外汇政策(Foreign Exchange Policy)。指一个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 由此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资本流出入的实际收益,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这 里所讲的“调整汇率”,不是指金融市场上一般性的汇率波动,而是指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宣布 本国货币的法定升值或贬值,或者通过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 Exchange Equilibrium Fund)来干 预外汇市场,平衡汇价。外汇平准基金是由中央银行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而专门设立的货币基 金。外汇平准基金由中央银行掌握,用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本币与外币的一定比价。当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中央银行则购 进外汇,平衡汇价,推动出口。反之,则抛出外汇,平衡汇价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 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 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实践中各国政策对采取贬值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是十分慎重的,因为通过贬值 收到预期效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4)直接管制政策。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 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主要是对外汇实行统购统销,以控制进口用汇和出口结汇,限制资本流动,使外汇供 求基本平衡。财政管制是政府通过有关机构(财政部、海关、官方金融保险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 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各国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有:关税管制:出口补贴:出口信贷 等。贸易管制是通过关税、配额制度、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运用直接管制政策来调节国际收 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对具体项目实行分类控制,减少调节代价,适用于结构性失衡的调节。 其弊端是不利于社会福利,容易导致贸易磨擦。 (5)国际经济合作 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就整个国际经济关系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 差,必然反映为其他国家的顺差。各国基于本国立场采取措施,不仅政策效果本身受到一定的制约, 也可能对别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随着国际经济间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深,为维护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战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12.2.3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一、内外均衡的冲突一一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l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 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使之均衡 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 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 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 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ict)。 米德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政策无效,又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制度,政策工具的数 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则在某些经济状态下,仅靠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 部均衡的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协调 (一)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协调的基本原则 1.政策协调的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提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 种政策工具如果用来实现两种独立的政策目标,则两种目标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一原则 被称为“丁伯根法则”。对此原则,可以作出如下的简单推导。假设经济存在着两个政策目标Y1、 Y2,有两种政策工具X1、X2,即2×2模型:且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 Y=ax+ax2 Y=BX+BX2 上式中的,a,B,B,为两种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显然只要%/B≠a,/B(即两 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就可以从上述两个公式中求出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水平,即: 5

5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 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 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实践中各国政策对采取贬值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是十分慎重的,因为通过贬值 收到预期效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4)直接管制政策。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可分 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主要是对外汇实行统购统销,以控制进口用汇和出口结汇,限制资本流动,使外汇供 求基本平衡。财政管制是政府通过有关机构(财政部、海关、官方金融保险机构等)管制进出口商 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各国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有:关税管制;出口补贴;出口信贷 等。贸易管制是通过关税、配额制度、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运用直接管制政策来调节国际收 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对具体项目实行分类控制,减少调节代价,适用于结构性失衡的调节。 其弊端是不利于社会福利,容易导致贸易磨擦。 (5)国际经济合作 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就整个国际经济关系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 差,必然反映为其他国家的顺差。各国基于本国立场采取措施,不仅政策效果本身受到一定的制约, 也可能对别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随着国际经济间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深,为维护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战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12.2.3 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一、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 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 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使之均衡 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 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 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 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ict)。 米德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政策无效,又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制度,政策工具的数 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则在某些经济状态下,仅靠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 部均衡的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协调 (一)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协调的基本原则 1.政策协调的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提出,要实现 N 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 N 种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 一种政策工具如果用来实现两种独立的政策目标,则两种目标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一原则 被称为“丁伯根法则”。对此原则,可以作出如下的简单推导。假设经济存在着两个政策目标 Y1、 Y2,有两种政策工具 X1、X2,即 2×2 模型;且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 1 1 1 2 2 2 1 1 2 2 Y X X Y X X         上式中的1 ,2 ,1 ,2 为两种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显然只要  1 1    2 2 (即两 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就可以从上述两个公式中求出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水平,即:

X1=(B2Y-2Y2)/(aB2-a2B)) X2=(BY-aY)/(aB-a B2) 说明这两个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具有相同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两种政策工具实质上是一个政策 工具,在此种情况下,要同时实现两个政策目标是不可能的。对这一结论可以进行推广:如果一个 经济体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具有线性结构,那么决策者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就需要 N个独立的政策工具。 2.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丁伯根原则虽然对于政府在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的配合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当 两个政策工具对两个政策目标都起影响作用时,如何进行政策工具的有效分配却没有作出说明。基 于丁伯根原则的这一不足,蒙代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工具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即对于 某一个政策目标,当多种政策工具同时对其有影响作用时,应该将这一政策目标指派给对其影响力 最大的政策工具来完成。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 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如果在政策指派问题上没有 依据这一原则,则会使经济出现不稳定性而距政策目标越来越远。 依然以上述两个政策目标、两个政策工具的2×2模型为例。若%>B,则说明工具XⅪ对政策 目标Y1的影响力大于对Y2的影响力,因此,应该将政策目标Y1分配给工具X1,将政策目标Y2分 配给工具X2:若%<B,则说明工具X1对政策目标Y2的影响大于对Y1的影响,此时应该将政策 目标Y2分配给工具X1,而将政策目标Y1分配给工具X2。 蒙代尔的这一“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丰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调控理论,并对实现内外均 衡的政策搭配与组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冲突的协调 1.斯旺图形 斯旺以国内总支出和汇率水平构造了内外均衡研究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代表充分就业和物价 稳定的内部均衡曲线、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外部均衡曲线,直观地再现了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状 态。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搭配运用汇率政策和支出政策的方向及其优越性。 汇率〔E) YY EE 顺差、通张 顺差、失业 逆差、通胀 A· 逆差、失业 总需求(D) 图13-2斯旺图形 6

6 1 2 1 2 2 1 2 2 1 2 1 1 1 2 2 1 1 2 ( ) ( ) ( ) ( ) X Y Y X Y Y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这两个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具有相同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两种政策工具实质上是一个政策 工具,在此种情况下,要同时实现两个政策目标是不可能的。对这一结论可以进行推广:如果一个 经济体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具有线性结构,那么决策者要实现 N 个独立的政策目标,就需要 N 个独立的政策工具。 2.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丁伯根原则虽然对于政府在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的配合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当 两个政策工具对两个政策目标都起影响作用时,如何进行政策工具的有效分配却没有作出说明。基 于丁伯根原则的这一不足,蒙代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工具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即对于 某一个政策目标,当多种政策工具同时对其有影响作用时,应该将这一政策目标指派给对其影响力 最大的政策工具来完成。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 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如果在政策指派问题上没有 依据这一原则,则会使经济出现不稳定性而距政策目标越来越远。 依然以上述两个政策目标、两个政策工具的 2×2 模型为例。若1 > 1,则说明工具 X1 对政策 目标 Y1 的影响力大于对 Y2 的影响力,因此,应该将政策目标 Y1 分配给工具 X1,将政策目标 Y2 分 配给工具 X2;若1 < 1,则说明工具 X1 对政策目标 Y2 的影响大于对 Y1 的影响,此时应该将政策 目标 Y2 分配给工具 X1,而将政策目标 Y1 分配给工具 X2。 蒙代尔的这一“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丰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调控理论,并对实现内外均 衡的政策搭配与组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冲突的协调 1.斯旺图形 斯旺以国内总支出和汇率水平构造了内外均衡研究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代表充分就业和物价 稳定的内部均衡曲线、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外部均衡曲线,直观地再现了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状 态。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搭配运用汇率政策和支出政策的方向及其优越性。 图 13-2 斯旺图形

在此图中,横轴C表示支出调整政策,指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横轴正方向为扩张性 宏观政策:纵轴ES表示支出转换政策,即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狭义专指汇率政策,这里 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纵轴正方向为汇率贬值。 斯旺的分析建立于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一是不考虑资本流动:二是经济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价 格水平保持不变。图中横轴表示支出调整政策,纵轴表示支出转换政策:EE线表示外部均衡轨迹, 该线上的任何一点均表示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YY线表示内部均衡轨迹,该线上的任何一点均表 示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YY线与EE线的交点F为内外均衡点,即政策之目标。Y线之所以向右 下方倾斜,是因为若外汇汇率下降(即本币升值),则本国的贸易收支会恶化,由于乘数效应的存 在使得国民收入萎缩,经济会出现失业,要恢复内部均衡,必须采取扩张性的支出变更政策来刺激 总需求。 Y线左方表示失业状态,右方表示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同理可以说明,EE线向右上方延伸 的原因。当本币贬值时(E的增大),本国出口收入增加,会使外部均衡失去(顺差增大),为了实现 外部均衡,必须采用扩张性的支出调整政策,拉动收入的上升,促使进口增加。距线左方表示国际 收支顺差,EE线右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假若一国经济在某一时期处于逆差与失业状态(即图中的C点),要使经济状态由C移动到F(内 外均衡同时实现),必须同时采用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否则,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是不可 能的。 2.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 20世纪60年代,米德关于内外均衡的理论被蒙代尔的政策配合理论突破。蒙代尔认为,即使 在支出转换政策难以利用的情况下,政府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可以实现内 外的同时均衡。蒙代尔将支出调整政策分裂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并在国际 收支研究中引入资本流动因素,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财政政策(无论是政府预算或支出的 变化还是税率的调整)对国内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更大,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小:而货币政策(主 要是利率的变动)虽然也会对内部经济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国际间利率差距的扩大,在资本项目没 有限制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从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更为明显。据此认为只要坚 持“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货币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交替使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就可以实 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经常账户收支都有影响,但它们作用的不同主 要表现在利率对资本账户的影响上。具体来说,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恶化资本账户收支, 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趋于提高利率,改善资本账户收支。假如经济状态处于逆差和失业并存的失衡 状态(如表13-2的第三种经济状态),此时,只有以财政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以货币政策来解决 逆差问题,才可以突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可以先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可以 降低进口,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会带动资本流入,减小逆差,但同时也造成国内产出减少:然后再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增加,解决失业问题,同时又由于需求增长使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由 于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的作用效果大于对外部均衡的作用效果,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最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得产出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减少。如果反复运用上述 政策组合就可将经济调整到平衡位置,最终达到内外的同时均衡。因此,将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 衡的目标分别分配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在这两种政策间进行有效的组合,就可以同时实现内 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具体组合见(表13-2)。 表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与搭配 经济状态 政策取向与组合 内部经济状态 外部经济状态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顺差 紧缩政策 扩张政策 通货膨胀 逆差 紧缩政策 紧缩政策

7 在此图中,横轴 EC 表示支出调整政策,指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横轴正方向为扩张性 宏观政策;纵轴 ES 表示支出转换政策,即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狭义专指汇率政策,这里 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纵轴正方向为汇率贬值。 斯旺的分析建立于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一是不考虑资本流动;二是经济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价 格水平保持不变。图中横轴表示支出调整政策,纵轴表示支出转换政策;EE 线表示外部均衡轨迹, 该线上的任何一点均表示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YY 线表示内部均衡轨迹,该线上的任何一点均表 示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YY 线与 EE 线的交点 F 为内外均衡点,即政策之目标。YY 线之所以向右 下方倾斜,是因为若外汇汇率 e 下降(即本币升值),则本国的贸易收支会恶化,由于乘数效应的存 在使得国民收入萎缩,经济会出现失业,要恢复内部均衡,必须采取扩张性的支出变更政策来刺激 总需求。 YY 线左方表示失业状态,右方表示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同理可以说明,EE 线向右上方延伸 的原因。当本币贬值时(E 的增大),本国出口收入增加,会使外部均衡失去(顺差增大),为了实现 外部均衡,必须采用扩张性的支出调整政策,拉动收入的上升,促使进口增加。EE 线左方表示国际 收支顺差,EE 线右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假若一国经济在某一时期处于逆差与失业状态(即图中的 C 点),要使经济状态由 C 移动到 F(内 外均衡同时实现),必须同时采用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否则,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是不可 能的。 2.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米德关于内外均衡的理论被蒙代尔的政策配合理论突破。蒙代尔认为,即使 在支出转换政策难以利用的情况下,政府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可以实现内 外的同时均衡。蒙代尔将支出调整政策分裂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并在国际 收支研究中引入资本流动因素,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财政政策(无论是政府预算或支出的 变化还是税率的调整)对国内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更大,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小;而货币政策(主 要是利率的变动)虽然也会对内部经济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国际间利率差距的扩大,在资本项目没 有限制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从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更为明显。据此认为只要坚 持“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货币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交替使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就可以实 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经常账户收支都有影响,但它们作用的不同主 要表现在利率对资本账户的影响上。具体来说,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恶化资本账户收支, 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趋于提高利率,改善资本账户收支。假如经济状态处于逆差和失业并存的失衡 状态(如表 13-2 的第三种经济状态),此时,只有以财政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以货币政策来解决 逆差问题,才可以突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可以先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可以 降低进口,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会带动资本流入,减小逆差,但同时也造成国内产出减少;然后再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增加,解决失业问题,同时又由于需求增长使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由 于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的作用效果大于对外部均衡的作用效果,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最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得产出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减少。如果反复运用上述 政策组合就可将经济调整到平衡位置,最终达到内外的同时均衡。因此,将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 衡的目标分别分配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在这两种政策间进行有效的组合,就可以同时实现内 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具体组合见(表 13-2)。 表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与搭配 经济状态 政策取向与组合 内部经济状态 外部经济状态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顺差 紧缩政策 扩张政策 通货膨胀 逆差 紧缩政策 紧缩政策

失业 逆差 扩张政策 紧缩政策 失业 顺差 扩张政策 扩张政策 但值得指出的是,蒙代尔的政策配合理论只是一种简化的理论模式。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使 得内外均衡的实现过程不可能如此简单。特别是在开放经济中,资本流动规模的日益庞大,使得财 政与货币政策存在着一个效应减弱的问题。这一切都为内外均衡的实现带来了困难。 (三)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 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均衡的实现与固定汇率制下外部均衡的实现过程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汇率变 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汇率变动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即贬值国商品 相对便宜,升值国商品相对昂贵,从而有利于贬值国商品的出口,使其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 一方面,国际收支的盈余会引发货币的升值,国际收支逆差引起货币的贬值,到了一定的程度,在 投机者的预期之下,投机者会将升值的货币兑换为贬值的货币,这种资金运动有助于改善逆差国的 国际收支状况。可见,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自由波动可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即不存在 外部失衡问题。 13.3本章知识点 外汇、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理论、 资产市场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官方储备、国际收支失衡、 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13.4思考题 1.通过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 济发展的特征思考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2.如何理解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3.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如何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4.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际收支失衡可能带来什么影响?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 衡时,如何进行政策调节? 5.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为什么要进行调节? 6.为什么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冲突? 7.论述米德冲突及其解决路径选择。 13.5例题与习题 13.5.1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一一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 响。 2、米德冲突一一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 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3、丁伯根法则一一要实现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至少n种政策工具。因此,为了避免米德冲突, 政府需要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 13.5.2简答题 8

8 失业 逆差 扩张政策 紧缩政策 失业 顺差 扩张政策 扩张政策 但值得指出的是,蒙代尔的政策配合理论只是一种简化的理论模式。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使 得内外均衡的实现过程不可能如此简单。特别是在开放经济中,资本流动规模的日益庞大,使得财 政与货币政策存在着一个效应减弱的问题。这一切都为内外均衡的实现带来了困难。 (三)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 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均衡的实现与固定汇率制下外部均衡的实现过程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汇率变 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汇率变动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即贬值国商品 相对便宜,升值国商品相对昂贵,从而有利于贬值国商品的出口,使其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另 一方面,国际收支的盈余会引发货币的升值,国际收支逆差引起货币的贬值,到了一定的程度,在 投机者的预期之下,投机者会将升值的货币兑换为贬值的货币,这种资金运动有助于改善逆差国的 国际收支状况。可见,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自由波动可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即不存在 外部失衡问题。 13.3 本章知识点 外汇、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理论、 资产市场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官方储备、国际收支失衡、 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13.4 思考题 1.通过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 济发展的特征思考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2.如何理解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3.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如何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4.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际收支失衡可能带来什么影响?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 衡时,如何进行政策调节? 5.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为什么要进行调节? 6.为什么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冲突? 7.论述米德冲突及其解决路径选择。 13.5 例题与习题 13.5.1 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 响。 2、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 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3、丁伯根法则——要实现 n 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至少 n 种政策工具。因此,为了避免米德冲突, 政府需要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 13.5.2 简答题

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是指由于经济的循环性波动所引起的国际 收支不平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征并对 国际收支产生不同影响。通常,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过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降等, 一般有助于该国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从而可以缓解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高涨阶段一般会 刺激进口,从而容易造成贸易逆差。因此,经济周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的更替。 (2)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指各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差异所引起的国 际收支不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越高,该国进口也会增长得越快。 因为收入增加会使企业增加对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使居民增加对进口消费资料的需求。因此,收 入增长较快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是由于一国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对内价值的变 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指一国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结 构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变化取决于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一般说来, 生产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 (5)偶然性不平衡(Stochastic Disequilibrium)。指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骚乱等因素引起国内产量大幅度下降,出口供给减少,进口需求增加从而 导致本国国际收支赤字。但这类冲击是偶然的、暂时性的。 2、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1)逆差引起本国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这会通过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使该国货币汇率下 跌的压力,从而使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2)如果一国政府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使得该国黄金 外汇储备减少,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此外,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会导致国内银根紧缩和利率上升, 这对收入和就业有消极影响: (3)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贸易逆差所引起的,则它会通过外贸乘数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 增加。贸易逆差意味着净出口为负值,它可能使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达到数倍: (4)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资本项目逆差所引起的,则会加剧国内资金紧张造成本国收入下降 和失业增加。资本外流使积累率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或负增长。 9

9 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周期性不平衡( Cyclical Disequilibrium )。是指由于经济的循环性波动所引起的国际 收支不平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征并对 国际收支产生不同影响。通常,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过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降等, 一般有助于该国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从而可以缓解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高涨阶段一般会 刺激进口,从而容易造成贸易逆差。因此,经济周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的更替。 (2)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指各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差异所引起的国 际收支不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越高,该国进口也会增长得越快。 因为收入增加会使企业增加对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使居民增加对进口消费资料的需求。因此,收 入增长较快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的国家容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是由于一国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对内价值的变 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指一国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结 构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变化取决于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一般说来, 生产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 (5)偶然性不平衡(Stochastic Disequilibrium)。指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骚乱等因素引起国内产量大幅度下降,出口供给减少,进口需求增加从而 导致本国国际收支赤字。但这类冲击是偶然的、暂时性的。 2、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1)逆差引起本国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这会通过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使该国货币汇率下 跌的压力,从而使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2)如果一国政府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从而使得该国黄金 外汇储备减少,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此外,黄金外汇储备减少会导致国内银根紧缩和利率上升, 这对收入和就业有消极影响; (3)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贸易逆差所引起的,则它会通过外贸乘数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 增加。贸易逆差意味着净出口为负值,它可能使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达到数倍; (4)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资本项目逆差所引起的,则会加剧国内资金紧张造成本国收入下降 和失业增加。资本外流使积累率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或负增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