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摘要 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具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放宽准入、 深化改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原则,可考虑以社区银行为突破点,适当放开准 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各类农村金融 市场主体下沉服务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路径 突出专业化服务功能。规范发展小贷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积极发挥其服务 乡村振兴的有益补充作用。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提升监管质效。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 管职责,形成中央、地方金融监管的合理有效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 避免监管空白,转变监管方式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 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 新。积极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等依法合规予以抵押,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 抵(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 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绿色领域。 四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细化货币 财税、监管的正向激励措施,从“补差补机构”转向“奖优奖业务”。继续推动 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完善保费补贴机制和再保险体系。健全农业信 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 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鼓励地方政府完善农村产权登记、评 估、流转等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充分依靠数字技术,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鼓励商业银行统筹实体 和数字两种方式下沉服务,以适当的物理网点弥补“数字鸿沟”不足。加强数字 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标准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数字普 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一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具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放宽准入、 深化改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原则,可考虑以社区银行为突破点,适当放开准 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各类农村金融 市场主体下沉服务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路径, 突出专业化服务功能。规范发展小贷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积极发挥其服务 乡村振兴的有益补充作用。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提升监管质效。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 管职责,形成中央、地方金融监管的合理有效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 避免监管空白,转变监管方式。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 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 新。积极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等依法合规予以抵押,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 抵(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 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绿色领域。 四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进一步优化、细化货币、 财税、监管的正向激励措施,从“补差补机构”转向“奖优奖业务”。继续推动 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完善保费补贴机制和再保险体系。健全农业信 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 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鼓励地方政府完善农村产权登记、评 估、流转等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充分依靠数字技术,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鼓励商业银行统筹实体 和数字两种方式下沉服务,以适当的物理网点弥补“数字鸿沟”不足。加强数字 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标准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数字普 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摘要 3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