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 家一级分行“三农”金融业务管理架构搭建完毕。5家大型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 行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或其他专司普惠金融业务的部门或中心,构建条线化管 理体制和专业化经营机制。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 试点。农村信用社加快推进改制与优化公司治理。 在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精准发力乡村振兴。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 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试点工作提质、增量、扩面。探 索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农业生产设施抵押、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支持农业高质 量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探索多种模式,为绿色农业、田园综合体、水利建 设、环境整治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増品”取得阶段性 成效 在金融扶贫方面,优化扶贫再贷款管理,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政策,支持 贫困地区通过“绿色通道”发行上市,创新推出扶贫票据和扶贫公司债券。金融 机构积极开发扶贫信贷、保险产品。截至2018年末,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822 亿元,同比增长12.7%。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461亿元,同比增长12.5%。扶贫票 据累计发行26期2765亿元。 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大力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信 用信息体系建设日趋完备,为261万户小微企业、1.84亿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农 村地区总体上实现了人人有银行结算账户,乡乡有ATM,村村有POS。金融服务 可得性、使用情况、质量进一步改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有效降低了 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5项经验入选全球普惠金融合作 伙伴(GPFI)发布的《G20数字普惠金融新兴政策与方法》,积极推动了全球普 惠金融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下一步改革,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 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防控风险为底线,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 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 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家一级分行“三农”金融业务管理架构搭建完毕。5家大型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 行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或其他专司普惠金融业务的部门或中心,构建条线化管 理体制和专业化经营机制。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 试点。农村信用社加快推进改制与优化公司治理。 在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精准发力乡村振兴。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 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试点工作提质、增量、扩面。探 索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农业生产设施抵押、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支持农业高质 量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探索多种模式,为绿色农业、田园综合体、水利建 设、环境整治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取得阶段性 成效。 在金融扶贫方面,优化扶贫再贷款管理,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政策,支持 贫困地区通过“绿色通道”发行上市,创新推出扶贫票据和扶贫公司债券。金融 机构积极开发扶贫信贷、保险产品。截至2018年末,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 822 亿元,同比增长12.7%。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 461亿元,同比增长12.5%。扶贫票 据累计发行26期276.5亿元。 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大力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信 用信息体系建设日趋完备,为261万户小微企业、1.84亿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农 村地区总体上实现了人人有银行结算账户,乡乡有ATM,村村有POS。金融服务 可得性、使用情况、质量进一步改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有效降低了 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5项经验入选全球普惠金融合作 伙伴(GPFI)发布的《G20数字普惠金融新兴政策与方法》,积极推动了全球普 惠金融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下一步改革,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 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防控风险为底线,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 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 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