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对一点0.5分。 4.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 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 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 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 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 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1)设身处地。(2)证明规则。(3) 付诸行动。 体谅模式的优点: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 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可能遭 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 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提 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为教师了解和使 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 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第一,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 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 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怎能用如此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作为同一 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西方评论家对此表示非常疑惑。第二,麦克费尔的研究 对象主要是12一18岁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产阶级子弟,他关于社会反应的道 德分类的普适性值得怀疑。第三,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 的理论假设不完全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 开始了。 每答对一个方面给2分。 5.理论假设: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 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分) 教学观: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 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环境有情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