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其它有益生物的利用(1)蜘蛛类的利用(2)脊椎动物的利用有鸟类、两栖类、哺乳类 等。 四、生物防治的应用途径 (一)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 自然界中天敌昆虫和种类很多,但常受到不良环境如气候、生物及人为的影响,使这些天敌昆虫不 能充分发挥其抑制害虫的腹胀。因此,通过改善或创造有利于自然天敌昆虫的环境条件,促进天敌昆虫 的增殖发展,充分发挥其治虫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保护利用天敌昆虫 )直接保护:我国稻区防治稻昌进行人式产卵,常将采得稻螟卵块放于寄生蜂保护器内,可以保护 螟卵寄生蜂羽化后能再飞到田间寄生于其它螟卵上,提高了螟卵寄生率。有此地区,也曾试验对捕食蚜 虫的越冬瓢虫采取室内保护,降低其越冬死亡率,翌年再释放至田间。又如在苏联,为了改善松毛虫铲 寄生蜂Telenomus verticillatus Kieffr的越冬条件,减低其越冬死亡率,在晚秋于此各寄生蜂越冬的树桩 上包上麦草或盖上青苔。 2)应用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提供天敌昆虫的补充寄语,保证天 敌昆虫有足够的营养食料,减低死亡率,增加田间天敌的数量。例如我国在棉田系统种植诱集植物如油 菜、高粱、玉米等可诱引麦田的天敌转移并保护增殖而对棉蚜、棉铃虫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果园 或农田附近种植防护林、果园内种植苜蓿等蜜源植物及其它有助于补充寄语生活的植物:以及改进作物 收获方式等。 3)合理施用农药:主要目的是避免化学药剂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具体办法可采取选用对天敌影 响较小的药剂,尽量少用毒性强的、残效长、杀虫范围广的广谱性农药:选择对害虫最为有效而对天敌 最为安全的时期施药:选择适当的药剂浓度,使之不能杀伤天敌而对害虫则足以致死:改进施药方法, 例如使用内吸剂拌种、涂茎、灌根、颗粒剂等隐蔽施药的方式均对天敌较为安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 采取带状施药、隔行轮流施药的方法,以利保护天敌。 需要强调的是保护自然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提高生物防治效能。要做好这方面的工 作,必须在首先掌握自然天敌昆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 2.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用人工的方法,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以弥补自然界中天敌数量的 不足,促使在害虫尚未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就受到天敌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从国外或外地引进或移植 时,更需要先行人工繁殖补充数量,然后再行释放。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最重要的就是以期获得有 效天敌昆虫能在当地建立种群,这样才能达到对害虫的持续的控制效能。在国外,己广泛应用,有的天 敌已可工厂化产生作为商品售给农户。 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昆虫,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宜寄主的选择(亦即转换寄主 的选择)以及释放时期、方法和数量:理想的转换寄主应该是1)能为天敌昆虫所寄生或捕食,并能顺利 生长发育:)寄主的体积较大,其内含物也有利天敌发育:3)对卵寄生的天敌,则寄主卵壳较坚韧不易 扁缩,并且寄主卵量大:4)寄主食料易于取得:5)寄主年发生代数较多,并易于饲养管理。我国赤眼蜂 的应用在防治多种害虫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还有用人工饮料来饲育寄主:或将寄主直接从田间采 回:或用灯光诱来加以利用等。(三) 其它有益生物的利用 (1)蜘蛛类的利用 (2)脊椎动物的利用 有鸟类、两栖类、哺乳类 等。 四、生物防治的应用途径 (一)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 自然界中天敌昆虫和种类很多,但常受到不良环境如气候、生物及人为的影响,使这些天敌昆虫不 能充分发挥其抑制害虫的腹胀。因此,通过改善或创造有利于自然天敌昆虫的环境条件,促进天敌昆虫 的增殖发展,充分发挥其治虫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保护利用天敌昆虫 1)直接保护:我国稻区防治稻昌进行人式产卵,常将采得稻螟卵块放于寄生蜂保护器内,可以保护 螟卵寄生蜂羽化后能再飞到田间寄生于其它螟卵上,提高了螟卵寄生率。有此地区,也曾试验对捕食蚜 虫的越冬瓢虫采取室内保护,降低其越冬死亡率,翌年再释放至田间。又如在苏联,为了改善松毛虫铲 寄生蜂Telenomus verticillatus Kieff r的越冬条件,减低其越冬死亡率,在晚秋于此各寄生蜂越冬的树桩 上包上麦草或盖上青苔。 2)应用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提供天敌昆虫的补充寄语,保证天 敌昆虫有足够的营养食料,减低死亡率,增加田间天敌的数量。例如我国在棉田系统种植诱集植物如油 菜、高粱、玉米等可诱引麦田的天敌转移并保护增殖而对棉蚜、棉铃 虫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果园 或农田附近种植防护林、果园内种植苜蓿等蜜源植物及其它有助于补充寄语生活的植物;以及改进作物 收获方式等。 3)合理施用农药:主要目的是避免化学药剂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具体办法可采取选用对天敌影 响较小的药剂,尽量少用毒性强的、残效长、杀虫范围广的广谱性农药;选择对害虫最为有效而对天敌 最为安全的时期施药;选择适当的药剂浓度,使之不能杀伤天敌而对害虫则足以致死;改进施药方法, 例如使用内吸剂拌种、涂茎、灌根、颗粒剂等隐蔽施药的方式均对天敌较为安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 采取带状施药、隔行轮流施药的方法,以利保护天敌。 需要强调的是保护自然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提高生物防治效能。要做好这方面的工 作,必须在首先掌握自然天敌昆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 2.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用人工的方法,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以弥补自然界中天敌数量的 不足,促使在害虫尚未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就受到天敌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从国外或外地引进或移植 时,更需要先行人工繁殖补充数量,然后再行释放。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最重要的就是以期获得有 效天敌昆虫能在当地建立种群,这样才能达到对害虫的持续的控制效能。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有的天 敌已可工厂化产生作为商品售给农户。 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昆虫,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宜寄主的选择(亦即转换寄主 的选择)以及释放时期、方法和数量;理想的转换寄主应该是1)能为天敌昆虫所寄生或捕食,并能顺利 生长发育;)寄主的体积较大,其内含物也有利天敌发育;3)对卵寄生的天敌,则寄主卵壳较坚韧不易 扁缩,并且寄主卵量大;4)寄主食料易于取得;5)寄主年发生代数较多,并易于饲养管理。我国赤眼蜂 的应用在防治多种害虫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还有用人工饮料来饲育寄主;或将寄主直接从田间采 回;或用灯光诱来加以利用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