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1年后开发的有6种: 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帕拉米韦( Peramivir) 唾液酸酶抑制剂(2种):BCⅩ1812、 Pleconaril( Viropharma) 能与EⅤ的VP1整合,抑制病毒附着宿主细胞和脱胞膜 解旋酶-引物酶复合体抑制剂(2种):BAY57-1293(德甲拜耳) BILS197BS(美国 Boehringer Ingelheim)--.为抗疱疹病毒带来了新 希望 缬更昔洛韦( valganciclovir、2001-3-5,为更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吸 收的生物利用度为60%,是更昔洛韦的10倍 其它:如转移因子、白介素-2、香菇多糖、葡聚糖、苷露聚糖等。 总之,到目前为止,抗病毒药物品种很少,不超过50个,大约44个。◼ 2001年后开发的有6种: ➢ 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帕拉米韦(Peramivir) ➢ 唾液酸酶抑制剂(2种):BCX1812、Pleconaril(Viropharma)------ 能与EV的VP1整合,抑制病毒附着宿主细胞和脱胞膜 ➢ 解旋酶-引物酶复合体抑制剂(2种):BAY57-1293(德甲拜耳)、 BILS197BS(美国Boehringer Ingelheim)------为抗疱疹病毒带来了新 希望 ➢ 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2001-3-5,为更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吸 收的生物利用度为60%,是更昔洛韦的10倍。 ➢ 其它:如转移因子、白介素-2、香菇多糖、葡聚糖、苷露聚糖等。 ➢ 总之,到目前为止,抗病毒药物品种很少,不超过50个,大约44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