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举例说明。(14分) 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 音形式来表示,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承认的,而且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 的本质的联系,是随意的,任意的,只是大家共同约定的而已,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约定性。 (5分) ②语言符号中的约定一经产生,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就变成固定的了,由原来的随 意性变成了不能更改的结合体,成为一种现成的习俗,社会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人人都必须遵 守这个约定,否则就会造成交际上的混乱,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俗成性。(5分) 举例说明(4分) 2.多义词在使用中一般会不会造成歧义?为什么?(13分) ①多义词是具有多个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3分)》 ②多义词在运用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因为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上下文的限 制,由于语境的解释功能,使得多义词的意义变成了单一的。(4分)例如“死”有多种意义,在 “他父亲去年死了”中表示“失去生命”的意义,在“他这人办事太死”中,意思是死板、不灵活,在 “这是死胡同”中,是“没有出路”的意思。(4分) ③当然,多义词使用不当,则可能会造成歧义。(2分) 3.单句的构成在词语搭配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13分)》 ①符合语法关系。词与词的组合,首先必须注意词的语法特点,弄清楚哪些词与哪些词能 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例如可以说“培养能力”,不能说“培养水平”。(5分) ②符合事理逻辑。词与词的组合,必须符合常理。如可以说“吃饭”,不能说“喝饭”。 (3分) ③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有些习惯说法,可能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事理,但已经约定俗成, 则可以使用。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等。需要注意不能由这种习惯说法去类推,造出一些 并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如可以说“养病”,但不能说“养感冒”。(5分) 1270四、问答题(共 40分) 1.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举例说明。<14分) 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 音形式来表示,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承认的,而且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 的本质的联系,是随意的,任意的,只是大家共同约定的而已,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约定性。 (5分) ②语言符号中的约定一经产生,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就变成固定的了,由原来的随 意性变成了不能更改的结合体,成为一种现成的习俗,社会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人人都必须遵 守这个约定,否则就会造成交际上的混乱,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俗成性。(5分) 举例说明(4分) 2.多义词在使用中一般会不会造成歧义?为什么?<13分) ①多义词是具有多个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 。(3分) ②多义词在运用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因为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上下文的限 制 ,由于语境的解释功能,使得多义词的意义变成 了单一 的。(4分)例如“死”有多种意义 ,在 “他父亲去年死了”中表示“失去生命”的意义,在“他这人办事太死”中,意思是死板、不灵活,在 “这是死胡同”中,是“没有 出路”的意思。(4分) ③当然,多义词使用不当,则可能会造成歧义。(2分) 3.单句的构成在词语搭配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13分) ①符合语法关系。词与词的组合,首先必须注意词的语法特点,弄清楚哪些词与哪些词能 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例如可以说“培养能力”,不能说“培养水平”。(5分) ②符合事理逻辑。词与词的组合,必须符合常理。如可以说“吃饭”,不能说“喝饭”。 (3分) ③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有些习惯说法,可能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事理,但已经约定俗成, 则可以使用。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等。需要注意不能由这种习惯说法去类推,造出一些 二 并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如可以说“养病”,但不能说“养感冒”。(5分) 1270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