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章电化学 学习要求 1.熟悉法拉第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2.理解离子迁移数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3.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电导测定的应用 4.明确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5.熟练掌握电池的表示、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 6.明确可逆电池的概念 7.理解电极电势的意义和种类电极的电极电势 8.掌握电极电势和电动势的有关计算 9.理解分解电压和电极的极化 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迁移数及电迁移率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依靠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即正、 负离子分别承担导电的任务。但是,溶液中正、负离子导电的能力是不同的。为 此,采用正(负)离子所迁移的电量占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总电量的分数来表示正(负) 离子之导电能力,并称之为迁移数,用4()表示。即 正离子迁移数 0. 负离子迁移数 . 1Q.+0.0+0.M.+ 上述两式适用于温度及外电场一定而且只含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的电解 质溶液。式子表明,正(负)离子迁移电量与在同一电场下正、负离子运动速率”, 与刀.有关。式中的4与让称为电迁移率,它表示在一定溶液中,当电势梯度 为1Vm1时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 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正(负)离子时,则其中某一种离子B的迁移数 第七章 电 化 学 学习要求 1. 熟悉法拉第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2. 理解离子迁移数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3. 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电导测定的应用 4. 明确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5. 熟练掌握电池的表示、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 6. 明确可逆电池的概念 7. 理解电极电势的意义和种类电极的电极电势 8. 掌握电极电势和电动势的有关计算 9. 理解分解电压和电极的极化 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迁移数及电迁移率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依靠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即正、 负离子分别承担导电的任务。但是,溶液中正、负离子导电的能力是不同的。为 此,采用正(负)离子所迁移的电量占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总电量的分数来表示正(负) 离子之导电能力,并称之为迁移数,用 t+ ( t- ) 表示。即 正离子迁移数 + − + + − + + − + + + = + = + = u u u Q Q Q t v v v 负离子迁移数 + − − + − − + − − − + = + = + = u u u Q Q Q t v v v 上述两式适用于温度及外电场一定而且只含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的电解 质溶液。式子表明,正(负)离子迁移电量与在同一电场下正、负离子运动速率 v+ 与 v−有关。式中的 u+ 与 u- 称为电迁移率,它表示在一定溶液中,当电势梯度 为 1V·m-1 时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 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正(负)离子时,则其中某一种离子 B 的迁移数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