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如何对待: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二)《弟子规》的意义 《弟子规》原为清康熙朝秀才李毓秀所编《训蒙文》,其 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 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格守的守则规范 贾存仁在此基础上改编定名。整部《弟子规》以三字一句押韵 用了360句、1080字的篇幅,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 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提问:今天在教有过程中频频出现让人担忧的局面,最根 本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 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和一条更好的途径时,我们 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当中 去,看看我们的先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看看我们的先民 的那些智慧,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1、《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之由来: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 经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之本源: 《论语·学而》第六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之结构: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篇360句,共1080 字。分为八个部份加以演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