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强烈的民族危机下,中华民族走出了麻木和颓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开 始觉醒。抗战相较于甲午战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由于民族精神觉酲,抗战能 最终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国民性改造思潮与国民精神的重塑 多数论者认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 理特征、精神状态 中国在专制主义压迫下和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 如麻木不仁、混沌无知、守旧、怯懦、自欺欺人、盲从、散漫、迟缓、安土重 迁、没有时间效率观念、重亲属关系、家长作风等的不良作风 而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它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力主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逐 渐摸索到国民性改造上来。国人开始认识到,单纯的西方科技和制度的引进,是 无济于事的,必须首先创造适合的“土壤”——一具备文明健康的心态和近代资本 主义素质的国民群体,才有可能顺利推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稳健发展。经由严复 传播介绍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构成了中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哲学基 础。梁启超以及大批留日学生一方面以报刊等舆论形式积极传介日本启蒙思想家 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另一方面也不断发表中国人自己的有关改造国民性思想的诸 多论著,为改革或革命制造舆论 这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把人的现代化提上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议事日程, 是以资产阶级的国民精神、国民心理取代封建时代旧国民精神,改造中国人传统 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结构的思想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也激发 了国民的革命热情。 结语 两场战争,同一个敌人,一败一胜,我们能从中明显地看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 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在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面临的是一个统一祖国、振兴中 华的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继承与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团结奋起的爱国主义优良 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参考资料: [1]姜新.简论甲午战后仁人志士的救国主张[J].黄淮学刊.一九九二年第三期.第28页 [2]张世远.近代中国国民性思想改造与国民精神的重塑[N].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番禺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年12月.第5卷第4期 [3]王艳玲.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忧患意识与变革思潮述论[N].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8月.第19卷第4 期 [4]白皋.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N].宁夏日报.2004年9月9日第004版 [5]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从戊戌变法、淸末新政到辛亥革命 [6]施亚英.中国的觉酲与甲午战争——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门]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8]宋志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9]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0]姚昆遺周家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析[N].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11]戴泉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经验新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5期 [12]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强烈的民族危机下,中华民族走出了麻木和颓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开 始觉醒。抗战相较于甲午战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由于民族精神觉醒,抗战能 最终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l 国民性改造思潮与国民精神的重塑 多数论者认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心 理特征、精神状态。 中国在专制主义压迫下和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 如麻木不仁、混沌无知、守旧、怯懦、自欺欺人、盲从、散漫、迟缓、安土重 迁、没有时间效率观念、重亲属关系、家长作风等的不良作风。 而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它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由力主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逐 渐摸索到国民性改造上来。国人开始认识到,单纯的西方科技和制度的引进,是 无济于事的,必须首先创造适合的“土壤”——具备文明健康的心态和近代资本 主义素质的国民群体,才有可能顺利推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稳健发展。经由严复 传播介绍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构成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哲学基 础。梁启超以及大批留日学生一方面以报刊等舆论形式积极传介日本启蒙思想家 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另一方面也不断发表中国人自己的有关改造国民性思想的诸 多论著,为改革或革命制造舆论。 这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把人的现代化提上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议事日程, 是以资产阶级的国民精神、国民心理取代封建时代旧国民精神,改造中国人传统 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结构的思想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也激发 了国民的革命热情。 结语 两场战争,同一个敌人,一败一胜,我们能从中明显地看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 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在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面临的是一个统一祖国、振兴中 华的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继承与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团结奋起的爱国主义优良 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参考资料: [1]姜新.简论甲午战后仁人志士的救国主张[J].黄淮学刊.一九九二年第三期.第28页 [2]张世远.近代中国国民性思想改造与国民精神的重塑[N].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番禺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年12月.第5卷第4期 [3]王艳玲.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忧患意识与变革思潮述论[N].怀化师专学报.2 000年8月.第19卷第4 期. [4]白皋.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N].宁夏日报.2004年9月9日第004版 [5]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 [6]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7]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8]宋志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9]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0]姚昆遗 周家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析[N].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11]戴泉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经验新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5期 [12]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