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 破坏,记录下所经历的时间 (8)设计实验对照组。在一个班内教师可以有意安排设计多种对照实验由不同的 小组来完成。如水质、植物数量、动物数量、基质内容、见光与否等项目。在分析 结果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9)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 性差异的原因 (10)举办小型展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一次生态缸的小型展览, 提高学生的兴趣。 5结果与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得出结论。 6小组讨论 对书本问题及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和正确的实验结论 下面大家可以开始做实验了。 (教师作必要的巡视和指导) 7实验时间的安排 课堂上:实验课上先由教师集中讲解设计的要求、方法、观察的要求等内容。然后, 由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课后:可以把生态缸集中放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观察,由每个小组的组员分别来 进行观察记录 8如果学生有兴趣,课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其他类型小生态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板书设计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1课时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实例、概念模型 2.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概念 2举例 3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者共同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同时发挥着作用。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区别:①两者的概念不同 ②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③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着差异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两方面的措施 五、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活动与探究 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2.课后指导学生制作其他类型的微型生态系统 习题详解 、基础题(课本P12) 1判断 (1)解析: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相比,热带雨林物种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 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 答案:√(7)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 破坏,记录下所经历的时间。 (8)设计实验对照组。在一个班内,教师可以有意安排设计多种对照实验,由不同的 小组来完成。如水质、植物数量、动物数量、基质内容、见光与否等项目。在分析 结果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9)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 性差异的原因。 (10)举办小型展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一次生态缸的小型展览, 提高学生的兴趣。 5.结果与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得出结论。 6.小组讨论 对书本问题及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和正确的实验结论。 师 下面大家可以开始做实验了。 (教师作必要的巡视和指导) 7.实验时间的安排 课堂上:实验课上先由教师集中讲解设计的要求、方法、观察的要求等内容。然后, 由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课后:可以把生态缸集中放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观察,由每个小组的组员分别来 进行观察记录。 8.如果学生有兴趣,课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其他类型小生态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板书设计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 1 课时)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实例、概念模型 2.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概念 2.举例 3.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者共同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同时发挥着作用。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区别:①两者的概念不同 ②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③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着差异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两方面的措施 五、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活动与探究 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2.课后指导学生制作其他类型的微型生态系统。 习题详解 一、基础题(课本 P112) 1.判断 (1)解析: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相比,热带雨林物种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 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 答案: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