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机制所取代。人类的福祉作为一个衡量进步的大单位,要求人们跨越国界来考虑问题。 在方法论上,民族性是理解和尊重的一把钥匙。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尊重呢?自 以为是的做法,除了显得可笑之外就别无它物。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正是建立在对于不同文 化传统的充分承认之上。假如离开了这一条,除了自己之外对于其他的东西不了解、不尊重 那么,就显然缺乏实行全球化的开放的社会机制。 在全球文化的传播方面,要看到现代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如果计算机网络和交通没有 把世界联成一片,那么人们对于自己以外的文化现象很难理解。此外,无知本身也是一道无 法跨越的障碍,因而导致教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按照世界标准来进行教 育,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狭隘的地方主义。教育承担着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任务,如是一种沟 通人类的语言和思想的桥梁。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于差异的认识上的,任何趋同化的努力,实 际上都将导致文化认同的解体。文化的认同是建立在对于多元文化合理性的认同之上的,因 此只能通过对各种文明基本元素的学习来理解。所谓的文化尊重,就是尊重文化的传统和文 化的差异性,不强迫不同的文化必须按照自己的文化原则来行事。现代性的发展,必将在我 们人类的字汇中消灭野蛮人这样一种传统的称谓 这样来看问题的话,那么,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实现。如果把世界秩序定位在 文明为基础,就无法躲避以某种文明为主来构建世界秩序。但是,真正的世界秩序不是建立 在文明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现代化的过程因此与东方化、西方化无关,而 同科学化有关。人类重新奠定自己文明基础和世界秩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西方还是东 方的问题,而是改秩序的科学化标准。只有根据客观的科学标准而不是根据文化传统和地域 原理来建立世界秩序,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奠基。 我们需要对各种文明发展的独特性进行理解。首先,传统的文明转化主要是一种纵向的 演化,而不是一种横向的演化。横行所产生的是网络联系,对于单纯的纵向的历史演化来说 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文明演进在当前的时代是在横向的趋同化和纵向的独特性上的双重发 展,作为一种进步,文明演化的速度可以明显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促使一种文 明转变为现代的文明并非没有可能。这种横向的影响和纵向的发展,尽管形式不同,基本原 理却是相通的。纵向的发展具有趋同化的现象值得引起普遍注意,原因在于,发展的基础是 科学的进步,因此,科学化的标准是相同的。这是导致社会发展趋同化的真正基础。 本研究计划其实相当简单。第一,是论述全球文化的要义,包括分析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和全球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将探讨跨区域的文化概念、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何谓全球 文化、全球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等诸多内容。第二,分析全球化的文化 基础,以便考察文化全球化的文化条件、全球化的科技条件和全球化的必要前提。在这一章 中,我将着重阐明一些全球文化交流中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文化的比较、文化的尊重 文化的互动和文化的共享。我认为只有在自愿、比较和选择的基础上,全球文化的出现才是 有益的和健康的。第三,我将探讨全球文化带来的机遇,要分析的命题包括了文化的多元化、 全球文化与环境保护、全球文化与人类健康、教育的全球化、国际标准的采用和世界优秀文 化间的互动等。第四,我开始介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文化归属感问题。例如:何谓文化归 属感?怎样理解“文化归属感危机”?我将分析有关这一问题的来自印度的硏究报告,来自 英国的研究报告和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探讨了全球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冲击以及所 导致的不同的反应,说明了所谓的文化归属感问题,只要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全 球化和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并不矛盾,相反,可以相辅相成,推动本国的文化发展 第五,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研究成为探讨的中心。要探讨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的 关系,特别是探讨研究世界各个民族国民性的重要性。针对着一些学者提出的全球化意味着 “历史已经结束”的看法,作者指出这是一种对于历史概念的误用,即用空间代替时间的做的机制所取代。人类的福祉作为一个衡量进步的大单位,要求人们跨越国界来考虑问题。 在方法论上,民族性是理解和尊重的一把钥匙。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尊重呢?自 以为是的做法,除了显得可笑之外就别无它物。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正是建立在对于不同文 化传统的充分承认之上。假如离开了这一条,除了自己之外对于其他的东西不了解、不尊重, 那么,就显然缺乏实行全球化的开放的社会机制。 在全球文化的传播方面,要看到现代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如果计算机网络和交通没有 把世界联成一片,那么人们对于自己以外的文化现象很难理解。此外,无知本身也是一道无 法跨越的障碍,因而导致教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按照世界标准来进行教 育,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狭隘的地方主义。教育承担着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任务,如是一种沟 通人类的语言和思想的桥梁。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于差异的认识上的,任何趋同化的努力,实 际上都将导致文化认同的解体。文化的认同是建立在对于多元文化合理性的认同之上的,因 此只能通过对各种文明基本元素的学习来理解。所谓的文化尊重,就是尊重文化的传统和文 化的差异性,不强迫不同的文化必须按照自己的文化原则来行事。现代性的发展,必将在我 们人类的字汇中消灭野蛮人这样一种传统的称谓。 这样来看问题的话,那么,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实现。如果把世界秩序定位在 文明为基础,就无法躲避以某种文明为主来构建世界秩序。但是,真正的世界秩序不是建立 在文明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现代化的过程因此与东方化、西方化无关,而 同科学化有关。人类重新奠定自己文明基础和世界秩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西方还是东 方的问题,而是改秩序的科学化标准。只有根据客观的科学标准而不是根据文化传统和地域 原理来建立世界秩序,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奠基。 我们需要对各种文明发展的独特性进行理解。首先,传统的文明转化主要是一种纵向的 演化,而不是一种横向的演化。横行所产生的是网络联系,对于单纯的纵向的历史演化来说, 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文明演进在当前的时代是在横向的趋同化和纵向的独特性上的双重发 展,作为一种进步,文明演化的速度可以明显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促使一种文 明转变为现代的文明并非没有可能。这种横向的影响和纵向的发展,尽管形式不同,基本原 理却是相通的。纵向的发展具有趋同化的现象值得引起普遍注意,原因在于,发展的基础是 科学的进步,因此,科学化的标准是相同的。这是导致社会发展趋同化的真正基础。 本研究计划其实相当简单。第一,是论述全球文化的要义,包括分析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和全球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将探讨跨区域的文化概念、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何谓全球 文化、全球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等诸多内容。第二,分析全球化的文化 基础,以便考察文化全球化的文化条件、全球化的科技条件和全球化的必要前提。在这一章 中,我将着重阐明一些全球文化交流中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文化的比较、文化的尊重、 文化的互动和文化的共享。我认为只有在自愿、比较和选择的基础上,全球文化的出现才是 有益的和健康的。第三,我将探讨全球文化带来的机遇,要分析的命题包括了文化的多元化、 全球文化与环境保护、全球文化与人类健康、教育的全球化、国际标准的采用和世界优秀文 化间的互动等。第四,我开始介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文化归属感问题。例如:何谓文化归 属感?怎样理解“文化归属感危机”?我将分析有关这一问题的来自印度的研究报告,来自 英国的研究报告和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探讨了全球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冲击以及所 导致的不同的反应,说明了所谓的文化归属感问题,只要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全 球化和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并不矛盾,相反,可以相辅相成,推动本国的文化发展。 第五,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研究成为探讨的中心。要探讨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的 关系,特别是探讨研究世界各个民族国民性的重要性。针对着一些学者提出的全球化意味着 “历史已经结束”的看法,作者指出这是一种对于历史概念的误用,即用空间代替时间的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