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细菌总数所规定的培养条件,并不能代表 1ml 检水中全部细菌数。因为 在 20℃培养生长的细菌比 37℃培养多得多,在 20℃能生长的细菌不一定能在 37 ℃生长,但一般都不是温血动物的致病菌。 水中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根据清洁天 然水细菌总数多不超过 100 个/ml,以及我国各地水厂出厂水都能达到小于 100 个/ml 的要求,分散式的井水如管理和保护好,经过消毒亦可达到此要求。故 细菌总数标准仍规定为每 ml 不超过 100 个。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的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牙胞杆 菌,在 37℃ 24h 培养能分解产酸产气,包括埃希氏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 杆菌属和克雷伯氏杆菌属。大肠菌群来自人畜粪便,在 1g 粪便中单大肠埃希氏 杆菌就达 4 亿个。粪便中还可能含有致病菌,当水受粪便污染时,就会有大肠菌 群及可能有致病菌存在。由于水中肠道致病菌检验方法复杂,需时间长,且检验 结果为阴性亦不能保证水在卫生上是安全的,因此需要一种能代表致病菌的指示 菌。粪便中除大肠菌群外还有粪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后两者数量较大肠菌群 少得多,且对外界抵抗力或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只有大肠菌群比较适合,因 为大肠菌群在粪便中数量最多;检验方法不困难;在外环境生存时间和肠道致病 菌相近,而对环境抵抗力则较肠道致病菌强;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较肠道致病菌 强。如水中发现较多的大肠菌群,说明水受到粪便污染,其中可能存在肠道致病 菌,这种水在卫生上是不安全的,因此世界各国与我国均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水的 细菌指标。 水中大肠菌群的多少,也可用来评价水源的卫生情况,判断水源是否受到污 染与污染程度,如大肠菌群小于 10 个/L,水源水质为非常清洁,100 个/L 为清洁,1000 个/L为可疑污染,10000 个/L 为污染,100000 个/L为极度污 染。 饮水中大肠菌群标准订为 3 个/L,原来是根据对水的净化消毒效果和流行 病学对比资料提出来的,随后对肠道致病菌和大肠菌群的氯消毒研究证明,当消 毒后大肠菌群余下 13 个/L时,同时加入的宋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 寒杆菌、副伤寒乙型杆菌、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 6 种致病菌均已不能检出,因 此大肠菌群标准订为不超过 3 个/L是十分安全的,军队分散式给水采用大肠菌 群不超过 10 个/L也是安全的。但大肠菌群作为细菌指标仍有不足之处,因它 不能代表水中抵抗力较大的芽胞病毒和阿米巴囊胞,因此水受污染必需加强净化 和消毒。我国目前饮用大肠菌群不合格的水的人数达 76.07%,我军自来水大肠 菌群合格率亦仅51.5%,因此加强水源保护和饮水的净化和消毒是给水卫生 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为使我国标准能与国际统一,便于进行比较和评定,新修订标准中,增加了 粪大肠菌群,改为 100ml 中不应检出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3)游离余氯:饮水用氯消毒时,经过一定接触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称 为余氯。余氯包括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单纯氯消毒,而 且游离余氯消毒效果大于化合余氯,因此以游离余氯作为指标,水中存在一定的 游离余氮,说明消毒是可靠的。由于细菌检验比较复杂,在部队特别是团以下单 位缺乏检验的设备和能力,以检查游离余氯代替细菌检验来评价氯消毒是否可靠 是十分重要的。 游离余氯的嗅觉和味觉阈浓度都是 0.2~0.5mg/L,化合余氯嗅觉阈浓度为 0.6~1.1mg/L,味觉阈浓度为 0.6~1.2mg/L。另外细菌总数所规定的培养条件,并不能代表 1ml 检水中全部细菌数。因为 在 20℃培养生长的细菌比 37℃培养多得多,在 20℃能生长的细菌不一定能在 37 ℃生长,但一般都不是温血动物的致病菌。 水中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根据清洁天 然水细菌总数多不超过 100 个/ml,以及我国各地水厂出厂水都能达到小于 100 个/ml 的要求,分散式的井水如管理和保护好,经过消毒亦可达到此要求。故 细菌总数标准仍规定为每 ml 不超过 100 个。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的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牙胞杆 菌,在 37℃ 24h 培养能分解产酸产气,包括埃希氏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 杆菌属和克雷伯氏杆菌属。大肠菌群来自人畜粪便,在 1g 粪便中单大肠埃希氏 杆菌就达 4 亿个。粪便中还可能含有致病菌,当水受粪便污染时,就会有大肠菌 群及可能有致病菌存在。由于水中肠道致病菌检验方法复杂,需时间长,且检验 结果为阴性亦不能保证水在卫生上是安全的,因此需要一种能代表致病菌的指示 菌。粪便中除大肠菌群外还有粪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后两者数量较大肠菌群 少得多,且对外界抵抗力或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只有大肠菌群比较适合,因 为大肠菌群在粪便中数量最多;检验方法不困难;在外环境生存时间和肠道致病 菌相近,而对环境抵抗力则较肠道致病菌强;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较肠道致病菌 强。如水中发现较多的大肠菌群,说明水受到粪便污染,其中可能存在肠道致病 菌,这种水在卫生上是不安全的,因此世界各国与我国均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水的 细菌指标。 水中大肠菌群的多少,也可用来评价水源的卫生情况,判断水源是否受到污 染与污染程度,如大肠菌群小于 10 个/L,水源水质为非常清洁,100 个/L 为清洁,1000 个/L为可疑污染,10000 个/L 为污染,100000 个/L为极度污 染。 饮水中大肠菌群标准订为 3 个/L,原来是根据对水的净化消毒效果和流行 病学对比资料提出来的,随后对肠道致病菌和大肠菌群的氯消毒研究证明,当消 毒后大肠菌群余下 13 个/L时,同时加入的宋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 寒杆菌、副伤寒乙型杆菌、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 6 种致病菌均已不能检出,因 此大肠菌群标准订为不超过 3 个/L是十分安全的,军队分散式给水采用大肠菌 群不超过 10 个/L也是安全的。但大肠菌群作为细菌指标仍有不足之处,因它 不能代表水中抵抗力较大的芽胞病毒和阿米巴囊胞,因此水受污染必需加强净化 和消毒。我国目前饮用大肠菌群不合格的水的人数达 76.07%,我军自来水大肠 菌群合格率亦仅51.5%,因此加强水源保护和饮水的净化和消毒是给水卫生 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为使我国标准能与国际统一,便于进行比较和评定,新修订标准中,增加了 粪大肠菌群,改为 100ml 中不应检出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3)游离余氯:饮水用氯消毒时,经过一定接触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称 为余氯。余氯包括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单纯氯消毒,而 且游离余氯消毒效果大于化合余氯,因此以游离余氯作为指标,水中存在一定的 游离余氮,说明消毒是可靠的。由于细菌检验比较复杂,在部队特别是团以下单 位缺乏检验的设备和能力,以检查游离余氯代替细菌检验来评价氯消毒是否可靠 是十分重要的。 游离余氯的嗅觉和味觉阈浓度都是 0.2~0.5mg/L,化合余氯嗅觉阈浓度为 0.6~1.1mg/L,味觉阈浓度为 0.6~1.2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