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94· 工程科学学报,第40卷,第4期 常是将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两部分视为一个整体热 6结论 源,根据整体热源特点选择热源模型,如双椭球体热 源模型就是依据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对熔池的整体 电弧焊接工艺灵活多变,参数调节范围较宽,给 作用效果而建立的:而高斯面热源模型则忽略了熔 焊接数值模拟时热源模型的选择和确定带来了挑 滴热流,仅考虑电弧热流的作用,这样的模型简化了 战.在电弧焊接数值模拟时,应综合考虑所采用的 建模过程,同时也能够满足某些电弧焊接模拟计算 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件厚度等因素,来选择 的精度要求.然而,在一些焊接过程中,在电弧和熔 合理的热源模型种类,并确定合适的模型参数. 滴两个热源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指状熔深焊缝,此 (1)对于工件尺寸小或轨迹简单的电弧焊接过 时,单一的基础热源模型,如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并 程,选择基础热源模型能够较好地保证数值模拟的 不能很好地满足熔池的形状特征,此时结合型热源 计算精度.针对电弧冲击力不大的手工电弧焊、钨 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极氩弧焊等,可采用模型参数较为简单的高斯分布 结合型热源模型是采用两个基础热源模型相结 面热源模型;当电弧冲击力较大时,如熔化极气体保 合,共同作用于熔池,以满足熔池特殊形状的需要, 护电弧焊和埋弧焊,则需要考虑熔深方向的热流分 提高数值模拟结果的精度.这两个基础热源模型分 布,双椭球形体热源模型更为符合实际 别对应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通常采用高斯面热源 (2)基于现有的计算能力,当进行大厚工件多 模型来表征电弧热流部分,而熔滴热流部分则根据 层多道焊或复杂轨迹的电弧焊接过程数值模拟时, 实际熔池的形状进行选择.Bachorski等侧分别采 合理地选择简化热源模型或温度替代型热源模型可 用高斯面热源和均匀柱状体热源模型来表征MIG/ 以在保持模拟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计算 MAG(熔化极惰性/活性气体保护焊)的电弧热流和 效率. 熔滴热流,如图5所示,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 (3)多丝电弧焊接由于热源数目增加及各电弧 郑振太通过红外成像系统观察熔池温度分布,发 间的相互作用,热源模型比较复杂,采用电弧偏角修 现短路过渡时整个熔池及其邻近区域呈现喇叭 正后的双椭球体叠加热源模型,可以获得一定精度 形,因而采用了圆锥形体热源模型来表征熔滴热 的模拟计算结果,而计算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及热源 流,结果表明结合型热源计算结果优于单一的高 的合理简化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斯热源模型g (4)结合型热源模型提高了热源表征的灵活 性,当单一基础热源模型无法满足深熔焊缝的熔池 形状描述时,采用结合型热源模型具有一定优势,但 建模的难度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Tian X T.Welded Structure.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1981 高斯热源模型 (田锡唐.焊接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圆柱体热源模型 2]Huang X F,Liu Z W,Xie H M.Recent progress in residual stress 图5高斯面热源一圆柱体热源结合型热源模型网 measurement techniques.Acta Mech Solida Sin,2013,26(6): 570 Fig.5 Combined heat source model of Gauss surface heat source and eylinder volume heatou Li YJ.Li W S.Numerical simulation on welding residual stresses of X80 pipeline girth weld joint.Trans China Weld Inst,2010,31 结合型热源模型将电弧热源和熔滴热源分开, (6):97 (李亚娟,李午申.X80管线钢环焊缝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 分别采用不同热源模型进行描述,提高了热源表征 拟.焊接学报,2010,31(6):97) 的灵活性,在准确描述深熔焊缝时,比基础体热源更 4 Wu Z,Wang F Z,An G L,et al.Research on efficient welding 有优势,因而结合型热源模型多用于大熔深的等离 heat source model for large and complex structures.Trans China 子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及其与电弧复合焊接的数 Weld Inst,2015,36(10):61 值模拟中.然而,结合型热源模型增加了模型参数 (吴振,王发展,安高灵,等.大型复杂结构件高效焊接热源 焊接学报,2015,36(10):61) 确定的复杂性,且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电弧和熔滴热 [5] Zhang W Y.Welding Heat Transfer.Beijing:China Machine 源的能量比例确定问题,这都增加了数值模拟的难 Press,1989 度,因而在电弧焊接的数值模拟中应用不多. (张文钺.焊接传热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工程科学学报,第 40 卷,第 4 期 常是将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两部分视为一个整体热 源,根据整体热源特点选择热源模型,如双椭球体热 源模型就是依据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对熔池的整体 作用效果而建立的; 而高斯面热源模型则忽略了熔 滴热流,仅考虑电弧热流的作用,这样的模型简化了 建模过程,同时也能够满足某些电弧焊接模拟计算 的精度要求. 然而,在一些焊接过程中,在电弧和熔 滴两个热源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指状熔深焊缝,此 时,单一的基础热源模型,如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并 不能很好地满足熔池的形状特征,此时结合型热源 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结合型热源模型是采用两个基础热源模型相结 合,共同作用于熔池,以满足熔池特殊形状的需要, 提高数值模拟结果的精度. 这两个基础热源模型分 别对应电弧热流和熔滴热流,通常采用高斯面热源 模型来表征电弧热流部分,而熔滴热流部分则根据 实际熔池的形状进行选择. Bachorski 等[38]分别采 用高斯面热源和均匀柱状体热源模型来表征 MIG / MAG( 熔化极惰性/活性气体保护焊) 的电弧热流和 熔滴热流,如图 5 所示,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 郑振太通过红外成像系统观察熔池温度分布,发 现短路过渡时整个熔池及其邻近区域呈现喇叭 形,因而采用了圆锥形体热源模型来表征熔滴热 流,结果表明结合型热源计算结果优于单一的高 斯热源模型[39]. 图 5 高斯面热源—圆柱体热源结合型热源模型[38] Fig. 5 Combined heat source model of Gauss surface heat source and cylinder volume heat source[38] 结合型热源模型将电弧热源和熔滴热源分开, 分别采用不同热源模型进行描述,提高了热源表征 的灵活性,在准确描述深熔焊缝时,比基础体热源更 有优势,因而结合型热源模型多用于大熔深的等离 子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及其与电弧复合焊接的数 值模拟中. 然而,结合型热源模型增加了模型参数 确定的复杂性,且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电弧和熔滴热 源的能量比例确定问题,这都增加了数值模拟的难 度,因而在电弧焊接的数值模拟中应用不多. 6 结论 电弧焊接工艺灵活多变,参数调节范围较宽,给 焊接数值模拟时热源模型的选择和确定带来了挑 战. 在电弧焊接数值模拟时,应综合考虑所采用的 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件厚度等因素,来选择 合理的热源模型种类,并确定合适的模型参数. ( 1) 对于工件尺寸小或轨迹简单的电弧焊接过 程,选择基础热源模型能够较好地保证数值模拟的 计算精度. 针对电弧冲击力不大的手工电弧焊、钨 极氩弧焊等,可采用模型参数较为简单的高斯分布 面热源模型; 当电弧冲击力较大时,如熔化极气体保 护电弧焊和埋弧焊,则需要考虑熔深方向的热流分 布,双椭球形体热源模型更为符合实际. ( 2) 基于现有的计算能力,当进行大厚工件多 层多道焊或复杂轨迹的电弧焊接过程数值模拟时, 合理地选择简化热源模型或温度替代型热源模型可 以在保持模拟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计算 效率. ( 3) 多丝电弧焊接由于热源数目增加及各电弧 间的相互作用,热源模型比较复杂,采用电弧偏角修 正后的双椭球体叠加热源模型,可以获得一定精度 的模拟计算结果,而计算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及热源 的合理简化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4) 结合型热源模型提高了热源表征的灵活 性,当单一基础热源模型无法满足深熔焊缝的熔池 形状描述时,采用结合型热源模型具有一定优势,但 建模的难度有所增加. 参 考 文 献 [1] Tian X T. Welded Structure.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1981 ( 田锡唐. 焊接结构.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2] Huang X F,Liu Z W,Xie H M. Recent progress in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cta Mech Solida Sin,2013,26 ( 6 ) : 570 [3] Li Y J,Li W S.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welding residual stresses of X80 pipeline girth weld joint. Trans China Weld Inst,2010,31 ( 6) : 97 ( 李亚娟,李午申. X80 管线钢环焊缝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 拟. 焊接学报,2010,31( 6) : 97) [4] Wu Z,Wang F Z,An G L,et al. Research on efficient welding heat source model for large and complex structures. Trans China Weld Inst,2015,36( 10) : 61 ( 吴振,王发展,安高灵,等. 大型复杂结构件高效焊接热源. 焊接学报,2015,36( 10) : 61) [5] Zhang W Y. Welding Heat Transfer.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1989 ( 张文钺. 焊接传热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 49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