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自然决定了政治权力向中央的集中 5)战争时期军事领导体制的延续 2直到1978年,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行政管理权限上,中央与地方之间突出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没 有制度化、法律化,地方政府应行使哪些行政管理权力,其权利的大小、多少,往往取决于 中央在一定时期的政策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意志。) 2)干部人事管理上,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党 管干部;下管二级,中央直接负责管理中央国家机关、省级地方机关以及地区行署【市、州、 盟】的领导干部的人事任免、审批、控制权) 3)在立法权限上,一级立法。(1954-1979,中国实行“一级立法”体制。五四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立法权全部集中到了中央。)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表现为中央高度集中 体制。应该指出,建国初期,这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但随着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 设的全面展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没能够做出相应的、适应性的调整 3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主动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适度分权开始实行。具体表现 1)在行政管理权限上,新宪法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国际机构职权划分的总原则,扩大了地方 政府的某些职权。(八二宪法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国务院的职权,并规定了中央和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职权的原则划分。)在中央对地方普遍性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的同时,基 于各地的特殊性,中央开始区别对待地方,分别授予不同的特权,以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 2)在立法权限上,确立了“全国人大一国务院一省级人大和政府一省级政府所在地地市和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政府”的四级立法体制,地方的立法权限得以扩大 3)在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上,中央下放和扩大地方政府的干部管理权限,由“下管两级”转 变为“下管一级”,并开始酝酿、试行、逐步推广国家公务员制度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框架仍 未被触动,继续表现为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样的权力关系 在出现矛盾和混乱时保证了整个社会局面的相对稳定,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现代化过程中促使中央与地方关系适度分权与有限自治目标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 调整)的动力因素 1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国民经济良性运行所需要的市场环境,成 为驱动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主要动力。 3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要求建立新的中央宏观调控体制,也成 为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力 4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力量的扩大,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成为中央与地方关 系调整的重要拉力。 5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分别从中央获得一定的特权,导致了中央与地方 关系的不均衡性,它将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继续做出新的调整。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调整的阻碍因素 1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和中央高度集权的历史传统 2带有集权色彩的现实政治文化 3现行政治体制的一些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强调集权的因素太多 4.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和各地市场之间的矛盾等,都为强调中央集权 找到了借口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调整的内容和途径4)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自然决定了政治权力向中央的集中 5)战争时期军事领导体制的延续 2.直到 1978 年,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行政管理权限上,中央与地方之间突出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没 有制度化、法律化,地方政府应行使哪些行政管理权力,其权利的大小、多少,往往取决于 中央在一定时期的政策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意志。) 2)干部人事管理上,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党 管干部;下管二级,中央直接负责管理中央国家机关、省级地方机关以及地区行署【市、州、 盟】的领导干部的人事任免、审批、控制权) 3)在立法权限上,一级立法。(1954-1979,中国实行“一级立法”体制。五四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立法权全部集中到了中央。)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表现为中央高度集中 体制。应该指出,建国初期,这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但随着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 设的全面展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没能够做出相应的、适应性的调整。 3.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主动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适度分权开始实行。具体表现: 1)在行政管理权限上,新宪法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国际机构职权划分的总原则,扩大了地方 政府的某些职权。(八二宪法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国务院的职权,并规定了中央和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职权的原则划分。)在中央对地方普遍性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的同时,基 于各地的特殊性,中央开始区别对待地方,分别授予不同的特权,以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 2)在立法权限上,确立了“全国人大—国务院—省级人大和政府—省级政府所在地地市和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政府”的四级立法体制,地方的立法权限得以扩大。 3)在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上,中央下放和扩大地方政府的干部管理权限,由“下管两级”转 变为“下管一级”,并开始酝酿、试行、逐步推广国家公务员制度。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框架仍 未被触动,继续表现为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样的权力关系 在出现矛盾和混乱时保证了整个社会局面的相对稳定,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 现代化过程中促使中央与地方关系适度分权与有限自治目标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 调整)的动力因素 1.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国民经济良性运行所需要的市场环境,成 为驱动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主要动力。 3.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要求建立新的中央宏观调控体制,也成 为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力。 4.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力量的扩大,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成为中央与地方关 系调整的重要拉力。 5.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分别从中央获得一定的特权,导致了中央与地方 关系的不均衡性,它将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继续做出新的调整。 ⚫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调整的阻碍因素 1.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和中央高度集权的历史传统 2.带有集权色彩的现实政治文化 3.现行政治体制的一些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强调集权的因素太多 4.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和各地市场之间的矛盾等,都为强调中央集权 找到了借口 ⚫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调整的内容和途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