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34 工程科学学报,第44卷.第3期 2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先减小后增大,同时可以观察到在=90时峰值强 度达到最大值,当B=30°、45时峰值强度最小.不 为了分析层理倾角和围压对页岩力学特征的 同围压下页岩试样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增加的变 影响,使用上述标定过的模型细观参数建立 =15°、30°、45°、60°和75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 化趋势有所区别,在低围压情况下,B从0增至 行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常规三轴模拟,围压设定为 30°的过程中峰值强度的下降趋势逐渐变缓;从 0、5、10、20、40和60MPa.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 30°增加到90时峰值应力的增长曲线相对平缓 含不同层理倾角页岩试样峰值强度及破坏模式等 而在高围压(o?=40和60MPa).峰值强度曲线逐渐 进行分析 变陡;B从30°增加至90的过程中,峰值强度曲线 2.1不同层理页岩峰值强度的分析 的变化趋势是由缓变陡再变缓的过程.该规律符 图3(a)为不同围压下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的 合结构面的强度效应,即B1=π4+o2(B1为层理 变化曲线,从图中可知峰值强度随着层理倾角的 面的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夹角,?为内摩擦 增加总体呈“U”形变化,即峰值强度随倾角增加 角)时,试样强度最小 (a)■a,=0MPa o;=20 MPa 450 (b) ◆—0,=5MPa 0,=40MPa % 50 400 -0;=10 MPa o=60 MPa 35 45 350 40 30 300 35 25 星250 30 20 6200 20 1501 100 10 15 10 50 Cohesio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5 0 15 30 45 60 75 90 0 15 3045 60 75 960 BI) BK) 图3页岩峰值强度参数与层理倾角的关系.()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的变化:(b)黏聚力、摩擦角随层理倾角的变化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strength parameters of shale and bedding inclinations:(a)peak strength variation vs bedding inclinations,(b) cohesion variation C and intemal friction angle ovs bedding inclinations 由图3(b)可以观察到在模拟结果中试样的黏 最终的破裂模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图4~8可 聚力随层理面倾角的增大同样呈“U”形变化趋势 见,单轴情况下,=15°和45°页岩微裂纹沿层理面 黏聚力可视为剪切面无正应力时的抗剪强度.另 发育,使得试样发生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层理倾 一方面摩擦角?随层理面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变 角为60°和75试样呈现出贯穿层理的劈裂破坏. 化,B从0增大到15时,0由39.14增大到43.6°; 当=15时,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出现的贯 当B从15增大到45时,0则从43.6减小到30.47°, 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呈现出共轭剪切破坏模式 当B由60增至90时,0=37.75°、38.38°,这说明 当B-30时,o3=5和10MPa情况下的破裂模式为 B为60°~90°时,层理面倾角对内摩擦角影响不 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当围压增大至20MPa时 大.该数值模拟结果同Yang等1、王洪建等27的 试样表面存在多条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同时还 研究结果相似 产生了部分贯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随着围压的 2.2破坏模式分析 继续增加,破坏模式表现为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图4~8为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在不同围压下的 当=45°,围压在5~40MPa时,试样沿着层理面 破坏模式.在试样加载初期,层理倾角为0° 产生滑移,形成贯穿试样的剪切破坏,且在端部出 75的页岩试样的初始裂纹均从层理位置处起裂, 现部分拉伸裂纹;而当围压增到60MPa时,其破 继而在基质中产生裂纹,并逐渐形成贯通层理的 坏模式为贯穿多层理面的剪切破坏.=60°和75° 宏观裂纹,同时从模拟结果可以观察到随着围压 试样在围压作用下破坏时表面有多条沿层理的剪 的升高试样破坏时组成宏观裂纹的微裂纹数目显 切裂纹和贯通层理面的“V”形剪切裂纹,形成共 著增加,但由于层理倾角和围压大小不同对试样 轭剪切破坏.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破坏类型主要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层理倾角和围压对页岩力学特征的 影 响 , 使 用 上 述 标 定 过 的 模 型 细 观 参 数 建 立 β=15°、30°、45°、60°和 75°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 行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常规三轴模拟,围压设定为 0、5、10、20、40 和 60 MPa.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 含不同层理倾角页岩试样峰值强度及破坏模式等 进行分析. 2.1    不同层理页岩峰值强度的分析 图 3(a)为不同围压下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的 变化曲线,从图中可知峰值强度随着层理倾角的 增加总体呈“U”形变化,即峰值强度随倾角增加 先减小后增大,同时可以观察到在 β=90°时峰值强 度达到最大值,当 β=30°、45°时峰值强度最小. 不 同围压下页岩试样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增加的变 化趋势有所区别,在低围压情况下, β 从 0°增至 30°的过程中峰值强度的下降趋势逐渐变缓;从 30°增加到 90°时峰值应力的增长曲线相对平缓. 而在高围压(σ3=40 和 60 MPa),峰值强度曲线逐渐 变陡;β 从 30°增加至 90°的过程中,峰值强度曲线 的变化趋势是由缓变陡再变缓的过程. 该规律符 合结构面的强度效应[26] ,即 β1=π/4+φ/2(β1 为层理 面的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夹角,φ 为内摩擦 角)时,试样强度最小.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0 15 30 45 60 75 90 σ3=10 MPa σ3=5 MPa σ3=0 MPa σ3=60 MPa σ3=40 MPa (a) σ3=20 MPa σs/MPa β/(°) 0 15 30 45 60 75 90 β/(°)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b) Cohesio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C/MPa φ/(°) 图 3    页岩峰值强度参数与层理倾角的关系. (a)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的变化;(b)黏聚力、摩擦角随层理倾角的变化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strength  parameters  of  shale  and  bedding  inclinations:  (a)  peak  strength  variation vs bedding  inclinations;  (b) cohesion variation C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φ vs bedding inclinations 由图 3(b)可以观察到在模拟结果中试样的黏 聚力随层理面倾角的增大同样呈“U”形变化趋势 黏聚力可视为剪切面无正应力时的抗剪强度. 另 一方面摩擦角 φ 随层理面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变 化 , β 从 0°增大到 15°时 , φ 由 39.14°增大到 43.6°; 当 β 从 15°增大到 45°时,φ 则从 43.6°减小到 30.47°, 当 β 由 60°增 至 90°时 , φ=37.75°~ 38.38°,这说 明 β 为 60°~90°时,层理面倾角对内摩擦角影响不 大. 该数值模拟结果同 Yang 等[13]、王洪建等[27] 的 研究结果相似. 2.2    破坏模式分析 图 4~8 为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在不同围压下的 破坏模式. 在试样加载初期 ,层理倾角为 0°~ 75°的页岩试样的初始裂纹均从层理位置处起裂, 继而在基质中产生裂纹,并逐渐形成贯通层理的 宏观裂纹,同时从模拟结果可以观察到随着围压 的升高试样破坏时组成宏观裂纹的微裂纹数目显 著增加,但由于层理倾角和围压大小不同对试样 最终的破裂模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图 4~8 可 见,单轴情况下,β=15°和 45°页岩微裂纹沿层理面 发育,使得试样发生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层理倾 角为 60°和 75°试样呈现出贯穿层理的劈裂破坏. 当 β=15°时,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出现的贯 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呈现出共轭剪切破坏模式. 当 β=30°时 ,σ3=5 和 10 MPa 情况下的破裂模式为 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当围压增大至 20 MPa 时 , 试样表面存在多条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同时还 产生了部分贯穿层理面的剪切裂纹;随着围压的 继续增加,破坏模式表现为沿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当 β=45°,围压在 5~40 MPa 时,试样沿着层理面 产生滑移,形成贯穿试样的剪切破坏,且在端部出 现部分拉伸裂纹;而当围压增到 60 MPa 时,其破 坏模式为贯穿多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β=60°和 75° 试样在围压作用下破坏时表面有多条沿层理的剪 切裂纹和贯通层理面的“V”形剪切裂纹,形成共 轭剪切破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破坏类型主要 · 434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4 卷,第 3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