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实验 973年,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发现,把物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磁场中,然后再加上一个不均匀的 磁场(即有梯度的磁场),再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这一物体,这样根据物体释放出的电磁波就可以绘制成物 体某个截面的内部图像.随后,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又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这种方法,并发现不均匀 磁场的快速变化可以使上述方法能更快地绘制成物体内部结构图像.此外,他还证明了可以用数学方法分析 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为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制图像奠定了基础.从此核磁共振成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 精确度立体图像.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诊断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部位的病变;可以为患者 需要手术的部位准确定位,特别是脑手术更离不开这种定位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 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此外,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 核磁共振成像的全称是:核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为了避免人们把这种技术误解为核技术, 一些科学家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核”字去掉,称其为“磁共振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英文缩写即MRⅠ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如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随 着磁体技术、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MRI技术得到了飞速 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的重要一员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MRI基本原理,了解几种成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的物理基础是原子核的自旋.早在1924年, Wolfgang e. Pauli就提出核自旋的假设,并为埃斯 特曼( L Esterman)等人于1930年在实验上证实.1932年发现中子后,才认识到核自旋是质子自旋和中子自 旋之和,只有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核才有非零的核磁矩,正是这种磁性核才能产生核磁 共振 1.核磁共振吸收 原子核系统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在一定射频场作用下吸收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叫做核 磁共振.核磁共振的条件为射频场的能量等于原子核的能级差,即 hv=△E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核磁共振的条件也是射频场圆频率o等于原子核的拉莫尔进动频率m,即 @=O0=y B, 对于核自旋量子数Ⅰ不为零的磁性核,其核磁矩μ与本征角动量J之比被定义为原子核的旋磁比y,其 值可正可负,由核的本性决定实验上常用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因子g代替y作为特定核磁矩的实验参数, 它被称为核的g因子,其二者关系为 刀=h 式中/为核自旋矢量,m为质子的质量,c为光速,A=eh/(2mpc)被定义为玻尔核磁矩或玻尔核磁子, 作为核磁矩的单位.由于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三个数量级,故玻尔核磁子4N比电子的玻尔磁子B小三个 数量级 无外磁场时,核自旋为I的核处于(2H+1)度简并态.在z方向外磁场B2作用下,角动量J和磁矩μ以圆 频率ω=yB2绕B2方向进动,J在二方向的投影mh有(2H+1)个分立值,m称为磁量子数,此时原(2H1)度简1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实验 1973 年,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 发现,把物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磁场中,然后再加上一个不均匀的 磁场(即有梯度的磁场),再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这一物体,这样根据物体释放出的电磁波就可以绘制成物 体某个截面的内部图像. 随后,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 又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这种方法,并发现不均匀 磁场的快速变化可以使上述方法能更快地绘制成物体内部结构图像. 此外,他还证明了可以用数学方法分析 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为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制图像奠定了基础. 从此核磁共振成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 精确度立体图像.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诊断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部位的病变;可以为患者 需要手术的部位准确定位,特别是脑手术更离不开这种定位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 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 此外,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 核磁共振成像的全称是:核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为了避免人们把这种技术误解为核技术, 一些科学家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核”字去掉,称其为“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英文缩写即 MRI. 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如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 随 着磁体技术、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MRI 技术得到了飞速 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的重要一员.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 MRI 基本原理,了解几种成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的物理基础是原子核的自旋. 早在 1924 年,Wolfgang E. Pauli 就提出核自旋的假设,并为埃斯 特曼(I. Esterman)等人于 1930 年在实验上证实. 1932 年发现中子后,才认识到核自旋是质子自旋和中子自 旋之和,只有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核才有非零的核磁矩,正是这种磁性核才能产生核磁 共振. 1. 核磁共振吸收 原子核系统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在一定射频场作用下吸收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叫做核 磁共振. 核磁共振的条件为射频场的能量等于原子核的能级差,即 h = E (1)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核磁共振的条件也是射频场圆频率 等于原子核的拉莫尔进动频率0,即  = 0 =  Bz (2) 对于核自旋量子数 I 不为零的磁性核,其核磁矩 与本征角动量 J 之比被定义为原子核的旋磁比,其 值可正可负,由核的本性决定. 实验上常用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因子 g 代替,作为特定核磁矩的实验参数, 它被称为核的 g 因子,其二者关系为  = 𝑱 = ħ𝑰 = 𝑔 ( 𝑒 2𝑚p𝑐 ħ) 𝑰 = 𝑔 N 𝑰 (3) 式中 I 为核自旋矢量,mp为质子的质量,c 为光速,N=eħ/(2𝑚𝑝𝑐)被定义为玻尔核磁矩或玻尔核磁子, 作为核磁矩的单位. 由于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三个数量级,故玻尔核磁子 N 比电子的玻尔磁子 B小三个 数量级. 无外磁场时,核自旋为 I 的核处于(2I+1)度简并态. 在 z 方向外磁场 Bz作用下,角动量 J 和磁矩 以圆 频率0 =  Bz绕 Bz 方向进动,J 在 z 方向的投影 mIħ有(2I+1)个分立值,mI称为磁量子数,此时原(2I+1)度简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