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实验 973年,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发现,把物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磁场中,然后再加上一个不均匀的 磁场(即有梯度的磁场),再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这一物体,这样根据物体释放出的电磁波就可以绘制成物 体某个截面的内部图像.随后,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又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这种方法,并发现不均匀 磁场的快速变化可以使上述方法能更快地绘制成物体内部结构图像.此外,他还证明了可以用数学方法分析 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为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制图像奠定了基础.从此核磁共振成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 精确度立体图像.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诊断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部位的病变;可以为患者 需要手术的部位准确定位,特别是脑手术更离不开这种定位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 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此外,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 核磁共振成像的全称是:核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为了避免人们把这种技术误解为核技术, 一些科学家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核”字去掉,称其为“磁共振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英文缩写即MRⅠ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如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随 着磁体技术、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MRI技术得到了飞速 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的重要一员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MRI基本原理,了解几种成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的物理基础是原子核的自旋.早在1924年, Wolfgang e. Pauli就提出核自旋的假设,并为埃斯 特曼( L Esterman)等人于1930年在实验上证实.1932年发现中子后,才认识到核自旋是质子自旋和中子自 旋之和,只有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核才有非零的核磁矩,正是这种磁性核才能产生核磁 共振 1.核磁共振吸收 原子核系统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在一定射频场作用下吸收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叫做核 磁共振.核磁共振的条件为射频场的能量等于原子核的能级差,即 hv=△E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核磁共振的条件也是射频场圆频率o等于原子核的拉莫尔进动频率m,即 @=O0=y B, 对于核自旋量子数Ⅰ不为零的磁性核,其核磁矩μ与本征角动量J之比被定义为原子核的旋磁比y,其 值可正可负,由核的本性决定实验上常用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因子g代替y作为特定核磁矩的实验参数, 它被称为核的g因子,其二者关系为 刀=h 式中/为核自旋矢量,m为质子的质量,c为光速,A=eh/(2mpc)被定义为玻尔核磁矩或玻尔核磁子, 作为核磁矩的单位.由于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三个数量级,故玻尔核磁子4N比电子的玻尔磁子B小三个 数量级 无外磁场时,核自旋为I的核处于(2H+1)度简并态.在z方向外磁场B2作用下,角动量J和磁矩μ以圆 频率ω=yB2绕B2方向进动,J在二方向的投影mh有(2H+1)个分立值,m称为磁量子数,此时原(2H1)度简
1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实验 1973 年,美国科学家 Paul Lauterbur 发现,把物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磁场中,然后再加上一个不均匀的 磁场(即有梯度的磁场),再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这一物体,这样根据物体释放出的电磁波就可以绘制成物 体某个截面的内部图像. 随后,英国科学家 Peter Mansfield 又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这种方法,并发现不均匀 磁场的快速变化可以使上述方法能更快地绘制成物体内部结构图像. 此外,他还证明了可以用数学方法分析 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为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制图像奠定了基础. 从此核磁共振成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 精确度立体图像.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诊断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部位的病变;可以为患者 需要手术的部位准确定位,特别是脑手术更离不开这种定位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 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 此外,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 核磁共振成像的全称是:核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为了避免人们把这种技术误解为核技术, 一些科学家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核”字去掉,称其为“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英文缩写即 MRI. 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如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 随 着磁体技术、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MRI 技术得到了飞速 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的重要一员.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 MRI 基本原理,了解几种成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的物理基础是原子核的自旋. 早在 1924 年,Wolfgang E. Pauli 就提出核自旋的假设,并为埃斯 特曼(I. Esterman)等人于 1930 年在实验上证实. 1932 年发现中子后,才认识到核自旋是质子自旋和中子自 旋之和,只有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核才有非零的核磁矩,正是这种磁性核才能产生核磁 共振. 1. 核磁共振吸收 原子核系统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在一定射频场作用下吸收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叫做核 磁共振. 核磁共振的条件为射频场的能量等于原子核的能级差,即 h = E (1) 通过简单变换可以得到核磁共振的条件也是射频场圆频率 等于原子核的拉莫尔进动频率0,即 = 0 = Bz (2) 对于核自旋量子数 I 不为零的磁性核,其核磁矩 与本征角动量 J 之比被定义为原子核的旋磁比,其 值可正可负,由核的本性决定. 实验上常用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因子 g 代替,作为特定核磁矩的实验参数, 它被称为核的 g 因子,其二者关系为 = 𝑱 = ħ𝑰 = 𝑔 ( 𝑒 2𝑚p𝑐 ħ) 𝑰 = 𝑔 N 𝑰 (3) 式中 I 为核自旋矢量,mp为质子的质量,c 为光速,N=eħ/(2𝑚𝑝𝑐)被定义为玻尔核磁矩或玻尔核磁子, 作为核磁矩的单位. 由于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三个数量级,故玻尔核磁子 N 比电子的玻尔磁子 B小三个 数量级. 无外磁场时,核自旋为 I 的核处于(2I+1)度简并态. 在 z 方向外磁场 Bz作用下,角动量 J 和磁矩 以圆 频率0 = Bz绕 Bz 方向进动,J 在 z 方向的投影 mIħ有(2I+1)个分立值,mI称为磁量子数,此时原(2I+1)度简
并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形成(2P+1)个分裂的磁能级E=gAmB2,相邻两能级间的能量差AE=yhB2=hO对 =1/2的核,如氢核、氟核和碳核,它们是核磁共振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磁场中仅分裂为上、下两个能 对于由大量Ⅰ=12的微观磁矩组成的宏观物质,布洛赫提出用体磁化强度M来描述原子核系统被磁化 的程度.M定义为单位体积内N个核磁矩的矢量和,即 (4) B MtTm + △E (a)=1/2的核磁矩系统的矢量和;(b)核塞曼能级分裂 图1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运动及能级分裂 对于γ>0的宏观体系,在磁场B2中,核磁化强度 M以圆频率ω沿上、下两个进动锥面绕B2方向进动 如图1(a)所示,两个锥面与B2的夹角分别为和B, 分别相应于磁量子数m1=1/2和-1/2,分裂的核塞曼能 级为E1和E2,如图1(b)所示.而E2>E1,上、下能 级的能量差为AE=yhB2=hO,正比于外磁场B2和 g(或η)在热平衡时各能级上的核自旋粒子数遵循玻 尔兹曼统计分布.室温时,由于△E<<kT,上、下能级 间粒子数(布居数)之比可写成 p <1 对于y值最大的氢核,当B2=1T时,NN1=0.999 图2M的运动 993,与1非常接近,其粒子数差甚小,要比电子自旋 粒子数差小三个数量级以上,致使核磁共振的固有灵
2 并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形成(2I+1)个分裂的磁能级 E =-gNmIBz,相邻两能级间的能量差E = ħBz =ħ0. 对 I =1/2 的核,如氢核、氟核和碳核,它们是核磁共振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磁场中仅分裂为上、下两个能 级. 对于由大量 I =1/2 的微观磁矩组成的宏观物质,布洛赫提出用体磁化强度 M 来描述原子核系统被磁化 的程度. M 定义为单位体积内 N 个核磁矩的矢量和,即 𝑴 = ∑ i 𝑁 𝑖=1 (4) 对于 >0 的宏观体系,在磁场 Bz中,核磁化强度 M 以圆频率0 沿上、下两个进动锥面绕 Bz方向进动, 如图 1(a)所示,两个锥面与 Bz 的夹角分别为1和2, 分别相应于磁量子数 mI =1/2 和-1/2,分裂的核塞曼能 级为 E1和 E2,如图 1(b)所示. 而 E2 > E1 ,上、下能 级的能量差为E = ħBz = ħ0,正比于外磁场 Bz 和 g(或). 在热平衡时各能级上的核自旋粒子数遵循玻 尔兹曼统计分布. 室温时,由于E << kT,上、下能级 间粒子数(布居数) 之比可写成 𝑁2 𝑁1 = exp (− 𝐸 𝑘𝑇) 1 − 𝐸 𝑘𝑇 = 1 − ħ𝐵z 𝑘𝑇 < 1 (5) 对于 值最大的氢核,当 Bz =1 T 时,N2/N1=0.999 993,与 1 非常接近,其粒子数差甚小,要比电子自旋 粒子数差小三个数量级以上,致使核磁共振的固有灵 (a) I =1/2 的核磁矩系统的矢量和;(b) 核塞曼能级分裂 图 1 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运动及能级分裂 图 2 M 的运动
敏度相当低,这里设总自旋粒子数N=N1+N2. 由于热平衡时,两能级粒子数差不为零,因此M在B2方向的纵向分量M2=M-M=(M2-N不为零 才能观察到核磁共振现象.还由于M绕B2进动的相位无规则,在O-xy平面上的横向分量M为零.当在垂 直于B2方向上再加上一个圆频率为o的射频场B1(B1<B)时,自旋体系处于非平衡态,M除绕B2进动外 还要绕B1进动,也就是要绕B和B1组成的合成磁场B=(B2+B1)进动,并使θ角发生变化.根据跃迁的选 择定则Δm=1,当Mm=1时,θ角增加,相应于核自旋体系从射频场吸收能量,使核自旋粒子由低能级跃 迁到高能级;而▲m=+1时,确减小,相应于核自旋粒子由高能级E2发射能量为ΔE的光量子而返回低能 级E1根据爱因斯坦辐射理论,由于ω很小,自发跃迁概率可忽略,故受激跃迁和受激发射跃迁概率P相 等,而P与B成正比,因M1略大于N2,所以统计的净结果是从射频场吸收能量而产生核磁共振吸收,这时 磁化强度的纵向分量M因θ增大而略低于平衡值M2.同时,由于M绕B1进动,引起一定程度的相位相干 横向分量M(由M和M组成)不再为零,如图2所示显然,当B1与B2平行时,由于跃迁概率P为零, 不能发生共振吸收.如B1的圆频率不等于ω时,跃迁概率P比较小,没有达到最大,也不出现共振吸收.当 射频场停止作用后,核自旋系统将自动经历弛豫过程由非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 2.弛豫过程 弛豫过程是由于物质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普遍存在于各种宏观物质中.弛豫可以理解为粒子受到激发后, 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而达到玻尔兹曼平衡的过程,高能态的核会向周围环境转移能量,使其及时地回 到低能态.自旋核周围的局部场的任何波动,只要其频率与自旋核的共振频率相当,均可引起核系统的弛豫 弛豫因涉及到磁化强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被分为纵向和横向弛豫过程,它们具有不同的弛豫机制 21纵向弛豫 纵向弛豫起因于自旋-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任何宏观样品均可看成N个小磁矩的自旋系统和它所 依附的晶格系统组成,系统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在纵向弛豫过程中,自旋系统把从射频场吸 收的能量(磁能)交给周围环境(晶格),并转变为晶格的热能.经历自旋-晶格弛豫时间n后,粒子数差上升到 平衡值m的1-le(≈63%),使磁化强度纵向分量M亦随之相应的增加,故n又称为纵向弛豫时间.t1反映 自旋系统粒子数差从非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的特征时间常数,越短表明自旋-晶格相互作用越强.n的大小 与核的种类、样品的状态和温度有关.对于一般液体,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剧烈,n1较短;而对于固体,由 于分子热运动受到很大限制,t1很长,可长达几小时乃至几天 自旋-晶格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引起的横向局部场的波动而诱发的自旋与晶格间的 能量交换过程,只有当此局部弱磁场的频率正好等于ω时才发生.引起自旋-晶格相互作用的机制有磁偶极- 磁偶极相互作用、自旋-旋转相互作用、化学位移各向异性、顺磁物质弛豫及核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等,根据 弛豫速率的相加性,1的倒数是各种机制引起的弛豫时间倒数之和 纵向弛豫主要表现为Mz的变化,当施加的射频脉冲为90度脉冲时,其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 22横向弛豫 横向弛豫源于自旋-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横向弛豫过程中仅在自旋体系内部(核自旋与相邻核自旋之 间)交换能量而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故核自旋体系总能量保持不变.与纵向弛豫一样,同样可定义自旋-自旋 弛豫时间2,它表征由于非平衡态进动位相相关产生的不为零的磁化强度横向分量M恢复到平衡态时相位 无关(相位随机分布)所需要的特征时间,所以也称为自旋自旋相位记忆时间.由于h2与磁化强度横向分量 M的弛豫时间有关,故也称为横向弛豫时间.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实质上也是一种磁相互作用.对于液体主 要来自核自旋产生的局部磁场.在液体中,由于分子剧烈的布朗运动,此局部磁场易被抵消,故t2值较短.对 于固体,局部磁场主要来自磁偶极-磁偶极相互作用,由于各核相对位置较固定,能量易于在核自旋间转移, 故h2特别短.由于M由M和M合成,故在x,y和z的三个方向上的局部磁场涨落均对M的弛豫有贡献, 射频场B1也对有贡献,此外化学交换及扩散等慢过程都对亦有贡献.一般情况下,横向弛豫比纵向弛
3 敏度相当低,这里设总自旋粒子数 N=N1+N2. 由于热平衡时,两能级粒子数差不为零,因此 M 在 Bz方向的纵向分量𝑀z 0=M+-M-=(N2-N1) 不为零, 才能观察到核磁共振现象. 还由于 M 绕 Bz 进动的相位无规则,在 O-xy 平面上的横向分量𝑀 0为零. 当在垂 直于 Bz方向上再加上一个圆频率为0的射频场 B1 (B1<<Bz) 时,自旋体系处于非平衡态,M 除绕 Bz进动外, 还要绕 B1进动,也就是要绕 Bz 和 B1组成的合成磁场 B = (Bz+B1)进动,并使 角发生变化. 根据跃迁的选 择定则mI =±1,当mI =-1 时, 角增加,相应于核自旋体系从射频场吸收能量,使核自旋粒子由低能级跃 迁到高能级;而mI =+1 时,角减小,相应于核自旋粒子由高能级 E2发射能量为E 的光量子而返回低能 级 E1. 根据爱因斯坦辐射理论,由于0 很小,自发跃迁概率可忽略,故受激跃迁和受激发射跃迁概率 P 相 等,而 P 与𝐵1 2成正比,因 N1略大于 N2,所以统计的净结果是从射频场吸收能量而产生核磁共振吸收,这时 磁化强度的纵向分量 Mz 因 增大而略低于平衡值𝑀z 0 . 同时,由于 M 绕 B1进动,引起一定程度的相位相干, 横向分量 M(由 Mx和 My组成)不再为零,如图 2 所示. 显然,当 B1 与 Bz平行时,由于跃迁概率 P 为零, 不能发生共振吸收. 如 B1的圆频率不等于0 时,跃迁概率 P 比较小,没有达到最大,也不出现共振吸收. 当 射频场停止作用后,核自旋系统将自动经历弛豫过程由非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 2. 弛豫过程 弛豫过程是由于物质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普遍存在于各种宏观物质中. 弛豫可以理解为粒子受到激发后, 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而达到玻尔兹曼平衡的过程,高能态的核会向周围环境转移能量,使其及时地回 到低能态. 自旋核周围的局部场的任何波动,只要其频率与自旋核的共振频率相当,均可引起核系统的弛豫, 弛豫因涉及到磁化强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被分为纵向和横向弛豫过程,它们具有不同的弛豫机制. 2.1 纵向弛豫 纵向弛豫起因于自旋-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为任何宏观样品均可看成 N 个小磁矩的自旋系统和它所 依附的晶格系统组成,系统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 在纵向弛豫过程中,自旋系统把从射频场吸 收的能量(磁能)交给周围环境(晶格),并转变为晶格的热能. 经历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1后,粒子数差上升到 平衡值 n0的 1-1/e ( ≈ 63% ),使磁化强度纵向分量 Mz亦随之相应的增加,故 t1 又称为纵向弛豫时间. t1 反映 自旋系统粒子数差从非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的特征时间常数,t1越短表明自旋-晶格相互作用越强. t1的大小 与核的种类、样品的状态和温度有关. 对于一般液体,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剧烈,t1 较短;而对于固体,由 于分子热运动受到很大限制,t1 很长,可长达几小时乃至几天. 自旋-晶格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引起的横向局部场的波动而诱发的自旋与晶格间的 能量交换过程,只有当此局部弱磁场的频率正好等于0 时才发生. 引起自旋-晶格相互作用的机制有磁偶极- 磁偶极相互作用、自旋-旋转相互作用、化学位移各向异性、顺磁物质弛豫及核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等,根据 弛豫速率的相加性,t1的倒数是各种机制引起的弛豫时间倒数之和. 纵向弛豫主要表现为 MZ的变化,当施加的射频脉冲为 90 度脉冲时,其变化规律如图 3 所示。 2.2 横向弛豫 横向弛豫源于自旋-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横向弛豫过程中仅在自旋体系内部(核自旋与相邻核自旋之 间)交换能量而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故核自旋体系总能量保持不变. 与纵向弛豫一样,同样可定义自旋-自旋 弛豫时间 t2,它表征由于非平衡态进动位相相关产生的不为零的磁化强度横向分量 M恢复到平衡态时相位 无关(相位随机分布)所需要的特征时间,所以也称为自旋-自旋相位记忆时间. 由于 t2 与磁化强度横向分量 M的弛豫时间有关,故也称为横向弛豫时间. 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实质上也是一种磁相互作用. 对于液体主 要来自核自旋产生的局部磁场. 在液体中,由于分子剧烈的布朗运动,此局部磁场易被抵消,故 t2值较短. 对 于固体,局部磁场主要来自磁偶极-磁偶极相互作用,由于各核相对位置较固定,能量易于在核自旋间转移, 故 t2 特别短. 由于 M由 Mx和 My合成,故在 x,y 和 z 的三个方向上的局部磁场涨落均对 M的弛豫有贡献, 射频场 B1 也对 t2 有贡献,此外化学交换及扩散等慢过程都对 t2亦有贡献. 一般情况下,横向弛豫比纵向弛
豫更强,故有1≥,l2的理论处理也比η更为复杂.此外,由于z方向外磁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可看成 一个局部磁场,它对t2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横向弛豫主要表现为My的变化,当施加的射频脉冲为90度脉冲时,其变化规律如图4所示。 纵向磁化 横向磁化 时间(ms) 时间(ms) 图3纵向弛豫Mz的变化及纵向弛豫时间 图4横向弛豫My的变化及横向弛豫时间 3.909脉冲和180脉冲及FID信号 对系综施加一个适当宽度的RF脉冲,使磁化矢量精确旋转90°(这样的脉冲称为90°脉冲,同理有180° 脉冲),核的磁化矢量终止于与B垂直的平面上,然后以角速度B0绕二方向进动.这个进动的磁化矢量在样 品所在的螺旋管线圈里产生一个交变磁通量,按法拉第定律,感应出RF电压,这个RF电压在RF脉冲终 止后很容易被检测,其实只要所施加的RF脉冲的载波频率等于或非常接近于质子的进动频率 为了检测∞0°脉冲后,角频率为B的样品在螺旋管线圈中所感应的RF信号,常常把它与来自固定振荡 器的频率为ω的稳定信号混频,产生频率相当低的lγBorω的拍频信号,就可以在示波器上直接观测.当然若 把ω精确调整到等于γBo,那么拍频频率为零,则输出是一个直流电压,它正比于感应信号与参考电压之间 相位差的正弦。在这种模式下,RF混频器变成了相检波器.若ω稍稍偏离共振条件,把磁化矢量旋转90°仍 然是有效的,这时的拍频信号很容易观测到.但是RF脉冲过后的信号并不永远保持,有三种不同的因素使 之衰减: (1)磁场不可能是绝对均匀,所以在样品不同部分的原子核以稍稍不同的频率进动,彼此位相失去同步 因此逐渐减少样品的净磁化强度 (2)任何样品的原子核通常总是位于几种不同的分子环境,每一种环境的核进动频率都受到稍微不同量 的磁偶极相互作用的扰动.就如第(1)种情形那样,其结果是逐渐地失去相位相干且引起磁化强度 衰减 (3)核与周围粒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引起了向上自旋态与向下自旋态之间态的跃迁,而这些自旋的相 干合成是旋转在xy平面上磁化矢量的表现形式其结果是这些相干合成的逐渐衰减,回到磁化矢量 在〓方向的热平衡态,因此再不能在线圈里感应信号
4 豫更强,故有 t1≥t2,t2的理论处理也比 t1更为复杂. 此外,由于 z 方向外磁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可看成 一个局部磁场,它对 t2 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横向弛豫主要表现为 MXY的变化,当施加的射频脉冲为 90 度脉冲时,其变化规律如图 4 所示。 3. 90脉冲和 180脉冲及 FID 信号 对系综施加一个适当宽度的 RF 脉冲,使磁化矢量精确旋转 90(这样的脉冲称为 90脉冲,同理有 180 脉冲),核的磁化矢量终止于与 B0 垂直的平面上,然后以角速度B0绕 z 方向进动. 这个进动的磁化矢量在样 品所在的螺旋管线圈里产生一个交变磁通量,按法拉第定律,感应出 RF 电压,这个 RF 电压在 RF 脉冲终 止后很容易被检测,其实只要所施加的 RF 脉冲的载波频率等于或非常接近于质子的进动频率. 为了检测 90脉冲后,角频率为B0 的样品在螺旋管线圈中所感应的 RF 信号,常常把它与来自固定振荡 器的频率为的稳定信号混频,产生频率相当低的| B0-|的拍频信号,就可以在示波器上直接观测. 当然若 把精确调整到等于 B0,那么拍频频率为零,则输出是一个直流电压,它正比于感应信号与参考电压之间 相位差的正弦. 在这种模式下,RF 混频器变成了相检波器. 若稍稍偏离共振条件,把磁化矢量旋转 90仍 然是有效的,这时的拍频信号很容易观测到. 但是 RF 脉冲过后的信号并不永远保持,有三种不同的因素使 之衰减: (1) 磁场不可能是绝对均匀,所以在样品不同部分的原子核以稍稍不同的频率进动,彼此位相失去同步, 因此逐渐减少样品的净磁化强度. (2) 任何样品的原子核通常总是位于几种不同的分子环境,每一种环境的核进动频率都受到稍微不同量 的磁偶极相互作用的扰动. 就如第(1)种情形那样,其结果是逐渐地失去相位相干且引起磁化强度 衰减. (3) 核与周围粒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引起了向上自旋态与向下自旋态之间态的跃迁,而这些自旋的相 干合成是旋转在 xy 平面上磁化矢量的表现形式. 其结果是这些相干合成的逐渐衰减,回到磁化矢量 在 z 方向的热平衡态,因此再不能在线圈里感应信号. 图 3 纵向弛豫 MZ的变化及纵向弛豫时间 图 4 横向弛豫 MXY 的变化及横向弛豫时间
这种在接收线圈里接收到的由衰减的指数调制的振荡的感应信号,称为自由感应衰减( free induction decay,FID)图5示出了射频脉冲关闭后,磁化矢量M在实验室坐标Oxz中的运动轨迹及接收线圈里接 收到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即FID信号. 90°脉冲 FID信号的包络为 exp(/t) (a)M在实验室坐标系中的运动轨迹:(b)自由感应衰减(即FID)信号 图590°射频脉冲之后 我们在实验仪器电脑上观察到的信号是通过混频电路实现的旋转坐标系中的FID信号,把高频成分 (20MHz左右)过滤掉了,得到的是ao(0-2kHZ)的低频信号。当射频脉冲的频率o与质子拉莫尔进 动频率ω相等时,FID信号就没有上下震荡,只是指数衰减信号了。这时跃迁概率最大,也就是达到了共 振状态。调到了共振频率 4.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 spin-echo是哈恩( Erwin L.Hahn)在1950年最早提出的,最简单的产生自旋回波的脉冲序列为 90°--180°采样 现在看一下自旋回波是如何产生的考虑一个包含大量自旋(例如质子数(例1023量级的典型样品,把 它分为10°个系综,每个系综仍然是由巨大数目的质子组成的,在每一个区域内,外磁场的值分布在一个很 窄的范围.每一个系综内有一确定的净磁化强度,它们都对总的磁化强度做出贡献.然而第一个909脉冲后 每一个这样的磁化矢量均以稍稍不同的频率作进动,因此彼此逐渐散相.假设经过适当的时间间隔,施 加一个较之第一个RF脉冲双倍宽度的180°脉冲,经过180°脉冲,重新继续它的进动运动.但现在各个系综 间累积的位相差全部精确反转,原先领先的现在等量地落后(相对于平均值),同时由于进动过程,系综的散 相现在逐渐逆转,再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后,所有的系综回到同相状态,总的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样品 线圈里,感应出“自旋回波”信号,回波的幅度通常小于原始的FID,原因由于是热弛豫及扰动核磁矩进动的 局域场的随机波动的影响,使磁化强度的幅度稍有损失,这些衰减的弛豫时间正是我们希望测量的.自旋回 波方法可以消除磁场的非均匀性的影响,否则这种磁场的非均匀性会对测量造成很大的误差.如果二个脉冲 序列以不同时间隔理重复,回波的高度应按指数ep(-2)变化,见图6据公式 M(t)=Moexp( t
5 这种在接收线圈里接收到的由衰减的指数调制的振荡的感应信号,称为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 图 5 示出了射频脉冲关闭后,磁化矢量 M 在实验室坐标 Oxyz 中的运动轨迹及接收线圈里接 收到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即 FID 信号. 我们在实验仪器电脑上观察到的信号是通过混频电路实现的旋转坐标系中的 FID 信号,把高频成分0 (20 MHz 左右)过滤掉了,得到的是|-0|(0~2 kHZ)的低频信号。当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拉莫尔进 动频率0 相等时,FID 信号就没有上下震荡,只是指数衰减信号了。这时跃迁概率最大,也就是达到了共 振状态。调到了共振频率。 4. 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spin-echo)是哈恩(Erwin L. Hahn)在 1950 年最早提出的,最简单的产生自旋回波的脉冲序列为 90--180-采样. 现在看一下自旋回波是如何产生的. 考虑一个包含大量自旋(例如质子)数(例 1023 量级)的典型样品,把 它分为 106个系综,每个系综仍然是由巨大数目的质子组成的,在每一个区域内,外磁场的值分布在一个很 窄的范围. 每一个系综内有一确定的净磁化强度,它们都对总的磁化强度做出贡献. 然而第一个 90脉冲后, 每一个这样的磁化矢量均以稍稍不同的频率作进动,因此彼此逐渐散相. 假设经过适当的时间间隔后,施 加一个较之第一个 RF 脉冲双倍宽度的 180脉冲,经过 180脉冲,重新继续它的进动运动. 但现在各个系综 间累积的位相差全部精确反转,原先领先的现在等量地落后(相对于平均值),同时由于进动过程,系综的散 相现在逐渐逆转,再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后,所有的系综回到同相状态,总的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 在样品 线圈里,感应出“自旋回波”信号,回波的幅度通常小于原始的 FID,原因由于是热弛豫及扰动核磁矩进动的 局域场的随机波动的影响,使磁化强度的幅度稍有损失,这些衰减的弛豫时间正是我们希望测量的. 自旋回 波方法可以消除磁场的非均匀性的影响,否则这种磁场的非均匀性会对测量造成很大的误差. 如果二个脉冲 序列以不同时间间隔重复,回波的高度应按指数exp (− 2 𝑡2 )变化,见图 6. 据公式 𝑀(𝑡) = 𝑀0exp(− 2 𝑡2 ) (a) M 在实验室坐标系中的运动轨迹;(b) 自由感应衰减(即 FID)信号 图 5 90射频脉冲之后
用指数迭代法,可以测定自旋-自旋弛豫时间b 使用自旋回波技术有一个必要的假设,即对某一特定的自旋,在“重聚焦”180脉冲前后感受到的恒定磁 场必定是相同的.如果因为布朗运动,在回波形成之前,自旋已经扩散到不同的磁场区域,那么通过180 脉冲自旋将不能重聚焦 但用上述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来测量12存在着采样时间较长的缺点,因为取不同的时间间隔r脉冲序 列要重复多次,每次重复都要等待系统恢复到热平衡状态,这段时间一般为5.后来由Car, Purcell,, Maiboom和Gill共同提出了新的称为CPMG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90x-r-180y-2-180-2x…(回波) 即在90脉冲之后,在1,357…加上180脉冲(下标x,y表示所加的射频脉冲的相位)那么在24 6τ,…就得到自旋回波信号,这样测l2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当脉冲间隔τ取得非常小时,还可以排除自 旋扩散对2测量的干扰另外,这个脉冲序列还可以克服180脉冲不够准确的缺点,因为偶数个x脉冲有 补偿不准确度的功能,使误差不会积累.磁化矢量在CPMG序列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如图7所示 90脉冲 180脉冲 自旋回波 M 图6自旋回波信号的形成 简单解释如下:假设由于脉冲宽度不精确,180脉冲之后磁化矢量∑M转过(180角,故磁化矢量达 不到x平面,而在xy平面之上,图(a)在2r时刻它们在y轴之上聚焦,M与xy平面成确,图(b,所以 第一个回波的值要比真正的值略小.之后在xy平面上散开,图(c).第二个180,脉冲使M转过(809角 正好达到xy平面,图(d).在4r时刻它们在y轴上形成回波,这个回波没有因脉冲不精确而引起的误差,图 (e).第二个回波后,磁矩又重新分散开来,重复上面的过程,图f) (b) c) 图7180y脉冲有误差时,CPMG序列作用下的磁化矢量运动图
6 用指数迭代法,可以测定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t2. 使用自旋回波技术有一个必要的假设,即对某一特定的自旋,在“重聚焦”180 脉冲前后感受到的恒定磁 场必定是相同的. 如果因为布朗运动,在回波形成之前,自旋已经扩散到不同的磁场区域,那么通过 180 脉冲自旋将不能重聚焦. 但用上述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来测量 t2 存在着采样时间较长的缺点,因为取不同的时间间隔 脉冲序 列要重复多次,每次重复都要等待系统恢复到热平衡状态,这段时间一般为 5t1. 后来由 Carr,Purcell, Maiboom 和 Gill 共同提出了新的称为 CPMG 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90x − − 180y − 2 − 180y − 2… (回波) 即在90x 脉冲之后,在 1,3,5,…加上180y 脉冲(下标 x,y 表示所加的射频脉冲的相位) 那么在 2,4, 6,…就得到自旋回波信号,这样测 t2 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当脉冲间隔 取得非常小时,还可以排除自 旋扩散对 t2 测量的干扰. 另外,这个脉冲序列还可以克服180y 脉冲不够准确的缺点,因为偶数个 脉冲有 补偿不准确度的功能,使误差不会积累. 磁化矢量在 CPMG 序列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如图 7 所示. 简单解释如下:假设由于脉冲宽度不精确,180y 脉冲之后磁化矢量∑ 𝑴i转过(180-)角,故磁化矢量达 不到 xy 平面,而在 xy 平面之上,图(a). 在 2 时刻它们在 y 轴之上聚焦,M 与 xy 平面成角,图(b),所以 第一个回波的值要比真正的值略小. 之后在 xy 平面上散开,图(c). 第二个180y 脉冲使 Mi转过(180-)角, 正好达到 xy 平面,图(d). 在 4 时刻它们在 y 轴上形成回波,这个回波没有因脉冲不精确而引起的误差,图 (e). 第二个回波后,磁矩又重新分散开来,重复上面的过程,图(f). 图 7 180y脉冲有误差时,CPMG 序列作用下的磁化矢量运动图 图 6 自旋回波信号的形成
5.硬脉冲和软脉冲 核磁共振成像的射频场系统发射出中心频率为拉莫尔频率的射频电磁波,激发样品质子群,从而发生 核磁共振效应.该电磁波并非单一频率,而是以拉莫尔频率为中心,频率具有一定宽度的频带.根据频带宽 度不同,可将射频电磁波分为硬脉冲和软脉冲.硬脉冲时间激发宽度较窄,但射频幅值较高,对应的频带较 图8(a)硬脉冲射频波形(时间域) (b)硬脉冲射频的频带范围(频域) 宽,可以激发较大范围的质子,选择性差,用在波谱分析中;软脉冲时间激发宽度较宽,但射频幅值低, 对应的频带较窄,只能激发较小进动频率范围的质子,选择性较好,用于成像中.如图8和图9所示 图9(a)5个耳瓣波形的射频软脉冲(时间域) (b)与软脉冲相应的方波频带(频域) 6.MRI成像 61磁共振成像过程 虽然从组织的MR信号来形成图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MRI成像过程可简单地归纳如下:首先将受 检部位分成若干的薄层,这些薄层称为层面,这个过程叫选片或者选层.每个层面又可以分为由许多被称为 体素 RF带宽 图10选层、层面和体素 体素的小体积组成(图10) 然后对每一个体素标定一个记号,这个过程称为编码或空间定位.对某一层面施加射频脉冲后,接收该 中的成像物体 信号采集 维 图11磁共振成像过程
7 5. 硬脉冲和软脉冲 核磁共振成像的射频场系统发射出中心频率为拉莫尔频率的射频电磁波,激发样品质子群,从而发生 核磁共振效应. 该电磁波并非单一频率,而是以拉莫尔频率为中心,频率具有一定宽度的频带. 根据频带宽 度不同,可将射频电磁波分为硬脉冲和软脉冲. 硬脉冲时间激发宽度较窄,但射频幅值较高,对应的频带较 宽,可以激发较大范围的质子,选择性差,用在波谱分析中;软脉冲时间激发宽度较宽,但射频幅值低, 对应的频带较窄,只能激发较小进动频率范围的质子,选择性较好,用于成像中. 如图 8 和图 9 所示. 6. MRI 成像 6.1 磁共振成像过程 虽然从组织的 MR 信号来形成图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 MRI 成像过程可简单地归纳如下:首先将受 检部位分成若干的薄层,这些薄层称为层面,这个过程叫选片或者选层. 每个层面又可以分为由许多被称为 体素的小体积组成(图 10). 然后对每一个体素标定一个记号,这个过程称为编码或空间定位. 对某一层面施加射频脉冲后,接收该 图 8 (a)硬脉冲射频波形(时间域) (b) 硬脉冲射频的频带范围(频域) 图 10 选层、层面和体素 图 9 (a) 5 个耳瓣波形的射频软脉冲(时间域) (b) 与软脉冲相应的方波频带(频域) 图 11 磁共振成像过程
层面的MR信号.再进行解码,得到该层面各个体素MR信号的大小,最后根据与层面各体素编码的对应关 系,把体素信号的大小显示在荧光屏对应的像素上.信号大小用不同的灰度等级表示,信号大,像素亮度大, 信号小,像素亮度小.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幅断层MRI像,具体的过程如图11所示 如何进行空间定位呢:信号源的位置信息由加入的x、y、〓轴三个方向的线性梯度场确定处在外磁场 B中的氢质子无论其在空间位置如何,产生的磁共振的频率都相同,如果在B0上叠加一个梯度场,质子的 共振频率将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这个过程叫做空间编码,包括选层梯度磁场G、频率 编码梯度磁场G和相位编码梯度磁场Gn三者在使用时是等效的,可以互换,而且可以使用任意两个梯度场 的线性组合来实现某一定位功能,从而实现核磁共振的任意截面断层成像. 62选片层面的选择 通过线性梯度场的使用,使每一层面的磁场不同(图12),那么施加不同频率的射频场,就有不同的层面 产生MR信号,那不同的层面1、2、3就从这个信号区分出来了 ++千七 图17选层梯度场与外磁场的尋加 如图13所示,由于共振频率O=yB0,对于处在磁场为1.54~1.56T的人体层面,氢原子的y=426 MHz/T,如果调节射频脉冲频率范围在65604~66456MHz,那么只有这个层面产生共振信号,因而所成 的像就是这个层面的像 1.54T1.56T 14T 15T 16T ++++ 层面 与层面的对应关系 选层的厚度(即层厚)决定着图像分辨率的高低,层厚薄,分辨率会高.参见图8所示的层厚.而层厚取 决于二个因素:选层梯度的强度(即梯度场的斜率)和激励射频的频率范围.层厚与射频带宽成正相关,即射 频频率范围越大,能够激发的质子层厚就越厚,反之越薄层厚与梯度场强度反相关,选层梯度场越强,梯 度斜率越大,层厚反而越薄.由于射频带宽不能轻易改变,它与其他参数是关联的.因此,临床上主要是通 过改变梯度场的强度来达到不同层厚的选择.一般对于较厚的层厚,梯度场强度小,对梯度功放的负荷小. 而对于较小层厚成像时,要求较大的梯度场,因此功放也要提供很大的功率输出,而梯度功放一般存在着 最大输出功率,因此某型号机器在使用时一般有个极限层厚,即最小层厚的限制.选择比最小层厚还薄的层
8 层面的 MR 信号. 再进行解码,得到该层面各个体素 MR 信号的大小,最后根据与层面各体素编码的对应关 系,把体素信号的大小显示在荧光屏对应的像素上. 信号大小用不同的灰度等级表示,信号大,像素亮度大, 信号小,像素亮度小.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幅断层 MRI 像,具体的过程如图 11 所示. 如何进行空间定位呢:信号源的位置信息由加入的 x、y、z 轴三个方向的线性梯度场确定. 处在外磁场 B0 中的氢质子无论其在空间位置如何,产生的磁共振的频率都相同,如果在 B0 上叠加一个梯度场,质子的 共振频率将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这个过程叫做空间编码,包括选层梯度磁场 Gs、频率 编码梯度磁场 Gf和相位编码梯度磁场 Gp.三者在使用时是等效的,可以互换,而且可以使用任意两个梯度场 的线性组合来实现某一定位功能,从而实现核磁共振的任意截面断层成像. 6.2 选片 层面的选择 通过线性梯度场的使用,使每一层面的磁场不同(图 12),那么施加不同频率的射频场,就有不同的层面 产生 MR 信号,那不同的层面 1、2、3 就从这个信号区分出来了. 如图 13 所示,由于共振频率 0 = B0,对于处在磁场为 1.54~1.56 T 的人体层面, 氢原子的 = 42.6 MHz/T,如果调节射频脉冲频率范围在 65.604 ~ 66.456 MHz,那么只有这个层面产生共振信号,因而所成 的像就是这个层面的像. 选层的厚度(即层厚)决定着图像分辨率的高低,层厚薄,分辨率会高. 参见图 8 所示的层厚. 而层厚取 决于二个因素:选层梯度的强度(即梯度场的斜率)和激励射频的频率范围. 层厚与射频带宽成正相关,即射 频频率范围越大,能够激发的质子层厚就越厚,反之越薄.层厚与梯度场强度反相关,选层梯度场越强,梯 度斜率越大,层厚反而越薄. 由于射频带宽不能轻易改变,它与其他参数是关联的. 因此,临床上主要是通 过改变梯度场的强度来达到不同层厚的选择. 一般对于较厚的层厚,梯度场强度小,对梯度功放的负荷小. 而对于较小层厚成像时,要求较大的梯度场,因此功放也要提供很大的功率输出,而梯度功放一般存在着 最大输出功率,因此某型号机器在使用时一般有个极限层厚,即最小层厚的限制. 选择比最小层厚还薄的层 图 12 选层梯度场与外磁场的叠加 图 13 磁场与层面的对应关系
厚很容易导致梯度功放的损坏.选层的位置可以由调整射频中心频率来实现.选层梯度场要什么时刻施加 呢?要与射频场同时施加,即与90度脉冲和180度脉冲同时施加。 63相位编码y轴定位 利用线性梯度场可以对选出的层面进行空间定位。形成xy矩阵.以3×3的矩阵为例。在没有施加梯度 磁场时,在均匀磁场B作用下,9个体素都以频率ω进动,同时信号的相位也相同,都为.如图14的左 (aoO)(aor+θ cos@ 0 -2cos 0 ⑩④ 较强梯度 无梯度 ①①|④ lOO 较弱梯度 图14相位梯度场的作用 侧所示.此时在y方向加上梯度场,上面一行的磁场变大,频率变大,从而相位变大,为(OHO);中间一 弱相位编码梯度 Gr 强相位编码梯度 相位编码梯度为零 图15相位梯度场的不同强度及符号 行磁场不变,相位不变;下面一行磁场变小,频率变小,从而相位变小,为(10).相位梯度场作用时间很 短,在采样之前就停止了作用,所以频率又恢复到ω而相位不同的信息保留下来,做为y轴的定位信息.图 12的右侧,这样可以确定出层面y的位置.要注意的是每次作用的相位梯度场强弱不同,并且作用的时 9
9 厚很容易导致梯度功放的损坏. 选层的位置可以由调整射频中心频率来实现. 选层梯度场要什么时刻施加 呢?要与射频场同时施加,即与 90 度脉冲和 180 度脉冲同时施加。 6.3 相位编码 y 轴定位 利用线性梯度场可以对选出的层面进行空间定位。形成 xy 矩阵. 以 33 的矩阵为例。在没有施加梯度 磁场时,在均匀磁场 B0 作用下,9 个体素都以频率0 进动,同时信号的相位也相同,都为0t. 如图 14 的左 侧所示. 此时在 y 方向加上梯度场,上面一行的磁场变大,频率变大,从而相位变大,为(0t+ );中间一 行磁场不变,相位不变;下面一行磁场变小,频率变小,从而相位变小,为(0t- ). 相位梯度场作用时间很 短,在采样之前就停止了作用,所以频率又恢复到0 而相位不同的信息保留下来,做为 y 轴的定位信息. 图 12 的右侧,这样可以确定出层面 y 的位置. 要注意的是每次作用的相位梯度场强弱不同,并且作用的时间 图 14 相位梯度场的作用 图 15 相位梯度场的不同强度及符号
很短,见图15 64频率编码x方向定位 以3×3的矩阵为例,在磁场B0作用下,9个体素都以频率ω进动,但信号强度不同,如图16(a所示.在 cosa!cosa. cosa.f 2e0smor cosar cosogt2cosw 0 cos@or-(3cos )+(2cos cosal 2c0s0 0 cosagr (a)矩阵 (b)频率编码梯度 图16不同频率编码下,各列的频率不同 x方向加上梯度场,由于不同列的磁场不同了,那么不同列的体素进动频率就不同了,如图16(b)所示.这样 层面矩阵的每一列频率都不一样,在采样的同时施加频率梯度场,那么这些频率就包含在所采集到的信号 中了。采集到的磁共振信号包含着频率编码的不同的频率成份及前面的y轴编码信息,用傅里叶变换可以 区分出不同频率信号的大小,从而确定出x方向的不同位置及其信号的大小 65信号采集采样点数、采样间隔、采样时间 磁共振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为了让计算机处理数据,需要把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要很好的反应 sine(won △T,=采样间隔 口口口由口虫 图(a)是接收线圈得到的RF信号,为sinc函数,需要通过采样得到图(b)的数字信号,才能被 计算机接收:对图(b)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会得到图(c的一系列方波信号,每个方波的中间 位置是1/△T的倍数:但是实际的模拟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应该是图(d),只有一个方波信 ,因此还需要对图(c)的信号做截断处理. 图17信号的采集 模拟信号,采样点数要足够多.如图17所示,连续两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采样间隔,用ΔT表示, 1∧r称为采样频率用κ表示。对一个信号采样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采样时间.采样频率要满足采样定理:如果 lim是信号内最大频率,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大频率的两倍,即v=1AT≥2mx.为了便于快速傅里 叶变换,采样点数一般为2的整数次幂,即32、64、128、256或者1024等.把采集的信号填充到层面矩阵
10 很短,见图 15. 6.4 频率编码 x 方向定位 以 33 的矩阵为例,在磁场 B0作用下,9 个体素都以频率0 进动,但信号强度不同,如图 16(a)所示. 在 x 方向加上梯度场,由于不同列的磁场不同了,那么不同列的体素进动频率就不同了,如图 16(b)所示. 这样 层面矩阵的每一列频率都不一样,在采样的同时施加频率梯度场,那么这些频率就包含在所采集到的信号 中了。采集到的磁共振信号包含着频率编码的不同的频率成份及前面的 y 轴编码信息,用傅里叶变换可以 区分出不同频率信号的大小,从而确定出 x 方向的不同位置及其信号的大小. 6.5 信号采集 采样点数、采样间隔、采样时间 磁共振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为了让计算机处理数据,需要把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要很好的反应 模拟信号,采样点数要足够多. 如图 17 所示,连续两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采样间隔,用Ts表示, 1/Ts称为采样频率用s表示. 对一个信号采样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采样时间. 采样频率要满足采样定理:如果 max是信号内最大频率,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大频率的两倍,即s =1/Ts ≥2max. 为了便于快速傅里 叶变换,采样点数一般为 2 的整数次幂,即 32、64、128、256 或者 1024 等. 把采集的信号填充到层面矩阵 图(a)是接收线圈得到的 RF 信号,为 sinc 函数,需要通过采样得到图(b)的数字信号,才能被 计算机接收;对图(b)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会得到图(c)的一系列方波信号,每个方波的中间 位置是 1/Ts 的倍数;但是实际的模拟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应该是图(d),只有一个方波信 号,因此还需要对图(c)的信号做截断处理. 图 17 信号的采集 图 16 不同频率编码下,各列的频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