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以解决的学习,就像把无数“零”加在一起,结果仍然是“零”。问题意识是通向 创造思维的桥梁。 三是批判意识 如果说,学习意识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那么,批判意识就是对这个基础本 身进行清理。我们甚至可以把“批判”理解为否定意义上的创造。尤其是哲学上的批 判,直接诉诸一个观点乃至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论预设,因此非常深刻。比如,冯友兰 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禅宗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机智的小和尚当着老和尚 的面,把一口痰吐在佛像的脸上。老和尚指责他,他振振有词地回答:“师傅,您不 是说佛无处不在吗?既然如此,我不管往哪里吐痰,都会吐到佛的身上,不如直接吐 到他的脸上。”在这里,小和尚的驳斥直奔老和尚观念的理论预设一一佛无处不在 尽管强调“佛无处不在”充分肯定了佛的法力无边,但同时也给佛带来了不少麻烦 其实,生活的辩证法是:抬高某人必定也包含着对某人的蔑视,因为被抬高 者在被抬高之前必定站在低处:同样地,贬低某人也必定包含着对某人的尊重,因为 贬低者在被贬低之前必定站在高处。又如,一个青年人向大发明家爱迪生夸口,他发 明了一种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他决定把这种溶液带给爱迪生鉴定。爱迪生 笑着问他:如果您发明的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的话,您把它放到什么容器中带 给我呢?青年人为之语塞。其实,爱迪生的问题也直奔那个青年人的理论预设一一新 发明的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而盛放溶液的器皿又是用固体物质做成的。这不 是自相矛盾吗?总之,批判意识就像拆毁基地上的旧建筑物,而旧建筑物被拆毁得越 彻底,新建筑物也就越可靠,创造思维的幅度也就越大 四是逆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通常只能顾到一个维度,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相 反的维度掩盖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逆向意识常常会揭露出被掩盖着的相反的维 度,从而为思维注入新的契机 比如,住在同一个宿舍的S对T说:“快把纱窗关起来,不要让蚊子飞进 来。”S的话表明,他考虑的只是问题的一个维度,即不要让蚊子飞进来,但他完 全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另一个相反的维度:把纱窗关住后,房间里的蚊子又如何飞出去 呢?又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子女的考试是最让父母揪心的事情。因此,几乎所 有的父母都这样叮嘱自己的子女:“试题答完了,不要马上交卷,要仔细核对,把 做错的改正。”其实,这些父母的思维都是单向思维。他们只考虑到,子女应该利用 考试中富余的时间,把做错的题目改正过来,但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相反的可能性 即子女也有可能把原来答对的题目改成错的。 其实,《战国策·齐策二》中记载的“画蛇添足”的故事就是把对的结 果改成错的结果的范例。再如,门卫们思考问题也常常是单向的:只要看见有人往单 位里搬东西,他们就幸福地闭上了眼睛,以为单位里的财产增加了;反之,只要看到 有人往外搬东西,他们就瞪大了眼睛,检查得很仔细,生怕单位里少了什么东西。其 实,他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逆向意识,即搬进单位里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可能是赃物以解决的学习,就像把无数“零”加在一起,结果仍然是 “零”。问题意识是通向 创造思维的桥梁。 三是批判意识。 如果说,学习意识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那么,批判意识就是对这个基础本 身进行清理。我们甚至可以把“批判”理解为否定意义上的创造。尤其是哲学上的批 判,直接诉诸一个观点乃至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论预设,因此非常深刻。比如,冯友兰 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禅宗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机智的小和尚当着老和尚 的面,把一口痰吐在佛像的脸上。老和尚指责他,他振振有词地回答:“师傅,您不 是说佛无处不在吗?既然如此,我不管往哪里吐痰,都会吐到佛的身上,不如直接吐 到他的脸上。”在这里,小和尚的驳斥直奔老和尚观念的理论预设——佛无处不在。 尽管强调“佛无处不在”充分肯定了佛的法力无边,但同时也给佛带来了不少麻烦。 其实,生活的辩证法是:抬高某人必定也包含着对某人的蔑视,因为被抬高 者在被抬高之前必定站在低处;同样地,贬低某人也必定包含着对某人的尊重,因为 贬低者在被贬低之前必定站在高处。又如,一个青年人向大发明家爱迪生夸口,他发 明了一种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他决定把这种溶液带给爱迪生鉴定。爱迪生 笑着问他:如果您发明的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的话,您把它放到什么容器中带 给我呢?青年人为之语塞。其实,爱迪生的问题也直奔那个青年人的理论预设——新 发明的溶液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而盛放溶液的器皿又是用固体物质做成的。这不 是自相矛盾吗?总之,批判意识就像拆毁基地上的旧建筑物,而旧建筑物被拆毁得越 彻底,新建筑物也就越可靠,创造思维的幅度也就越大。 四是逆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通常只能顾到一个维度,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相 反的维度掩盖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逆向意识常常会揭露出被掩盖着的相反的维 度,从而为思维注入新的契机。 比如,住在同一个宿舍的 S 对 T 说: “快把纱窗关起来,不要让蚊子飞进 来。” S 的话表明,他考虑的只是问题的一个维度,即不要让蚊子飞进来,但他完 全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另一个相反的维度:把纱窗关住后,房间里的蚊子又如何飞出去 呢?又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子女的考试是最让父母揪心的事情。因此,几乎所 有的父母都这样叮嘱自己的子女: “试题答完了,不要马上交卷,要仔细核对,把 做错的改正。”其实,这些父母的思维都是单向思维。他们只考虑到,子女应该利用 考试中富余的时间,把做错的题目改正过来,但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相反的可能性, 即子女也有可能把原来答对的题目改成错的。 其实, 《战国策·齐策二》中记载的 “画蛇添足”的故事就是把对的结 果改成错的结果的范例。再如,门卫们思考问题也常常是单向的:只要看见有人往单 位里搬东西,他们就幸福地闭上了眼睛,以为单位里的财产增加了;反之,只要看到 有人往外搬东西,他们就瞪大了眼睛,检查得很仔细,生怕单位里少了什么东西。其 实,他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逆向意识,即搬进单位里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可能是赃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