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2、储藏手段 3、流动性 4、价格标准 5、信用货币 6、储蓄存款 7、货币层次划分 8、电子货币 二、不定项选择 1、马克思综合几千年来的关于货币现象的各种研究,归纳了货币的五大功能,其中属于货币的基本职能的是() A.贮藏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 2、一般地,就货币世界的正常情况来看,货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 A.普遍接受性 B.价值稳定性 C.稀缺性 D.增值性 E.便于携带和分割 3、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A.实体货币 B.铸币 C.代用货币 D.信用货币 E.银行券 4、作为商品经济形态的社会有两大支柱或基础() A.交换制度 B.分工制度 C.货币 D.信用制度 E.不同占有制度 5、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C.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D.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E、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6、货币的()职能执行过程中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要“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A.贮藏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7、一般情况下,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变动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是() A.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上升 B.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上升 C.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下降 D.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下降 E.货币的流动性比率和通货膨胀或紧缩没有关系 8、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中,支票存款属于() A.MO B.MI C.M2 D.M3 E.不确 三、填空 1、马克思所归纳了货币的五大功能,其中属于货币的派生职能的是()、()和()。 2、0一方面使生产更有效率,能够整体增加社会的产出,另一方面又客观要求一种现实的制度安排是0。 3、()和其他()等信用工具和流通工具不断创新,构成现代信用货币体系,这是现代货币的新特点。 4、随着交换活动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物物交换的弊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这就是物物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和()。 5、马克思总结的衡量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方程式为() 6、作为世界货币,它具有三个职能:其一,在世界范围内,执行()职能,从而构成国际范围内的价格体系:其二,充当(),以 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其三,充当()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7、()又称管理纸币本位制,是以不兑现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8、不论货币采取什么形式,它在经济生活中仍会保持其枢纽的地位,仍然是起()的作用。 四、判断 1、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弱() 2、分工和不同占有制度的存在,构成交换经济的制度基础() 3、作为交换制度的一部分,货币工具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充分条件() 4、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于价值尺度()第一章 货币及其分类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 2、 储藏手段      3、流动性           4、价格标准   5、信用货币     6、储蓄存款       7、货币层次划分     8、电子货币 二、不定项选择 1、马克思综合几千年来的关于货币现象的各种研究,归纳了货币的五大功能,其中属于货币的基本职能的是( )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一般地,就货币世界的正常情况来看,货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 A.普遍接受性   B.价值稳定性   C.稀缺性 D. 增值性   E.便于携带和分割 3、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A. 实体货币    B. 铸币    C. 代用货币    D.信用货币    E.银行券 4、作为商品经济形态的社会有两大支柱或基础() A. 交换制度    B. 分工制度    C. 货币    D.信用制度   E. 不同占有制度 5、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C.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D.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E、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6、货币的()职能执行过程中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要“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7、一般情况下,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变动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是() A.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上升   B.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上升 C.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下降   D.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下降 E.货币的流动性比率和通货膨胀或紧缩没有关系 8、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中,支票存款属于() A. M0         B. M1       C. M2        D.M3        E.不确 三、填空 1、 马克思所归纳了货币的五大功能,其中属于货币的派生职能的是()、()和()。 2、 ()一方面使生产更有效率,能够整体增加社会的产出,另一方面又客观要求一种现实的制度安排是()。 3、 ()和其他()等信用工具和流通工具不断创新,构成现代信用货币体系,这是现代货币的新特点。 4、 随着交换活动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物物交换的弊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这就是物物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和()。 5、马克思总结的衡量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方程式为() 6、作为世界货币,它具有三个职能:其一,在世界范围内,执行()职能,从而构成国际范围内的价格体系;其二,充当(),以 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其三,充当()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7、()又称管理纸币本位制,是以不兑现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8、不论货币采取什么形式,它在经济生活中仍会保持其枢纽的地位,仍然是起()的作用。 四、判断 1、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弱() 2、分工和不同占有制度的存在,构成交换经济的制度基础() 3、作为交换制度的一部分,货币工具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充分条件 () 4、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于价值尺度()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