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660 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第24卷 自然分娩后恶露持续4~6周左右,3~4日为血性恶露,浆液导致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量比自然分娩产妇少。 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方干净。剖宫34对比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意义产 产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较长,多数持续至6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1者 周以后,且产褥后期恶露量较多。剖宫产手术大多是择期手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 术,开始时宫缩尚未发动,宫口未开,是导致术后恶露排出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虽然随着我国医疗卫 不畅的主要原因。此外,手术切口及术中操作对子宫的损伤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后出血率正逐步下降,但产后出血始 都是引起剖宫产术后恶露异常的原因。与自然分娩相比, 终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据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产后 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长,也会对子宫复旧产生影响,从而出血死亡孕产妇大多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做好产后出血防治 导致恶露的异常 工作降低产后出血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剖宫产产 33对比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术后泌乳量的意义尽管垂体催妇与自然分娩产妇相比产后出血发生率高,手术切口对子宫 乳激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但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靠哺乳时及产道的损伤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手术 的吸吮刺激,新生儿吸吮乳头的刺激能够致使垂体催乳激素切口的存在也会影响子宫复旧,这也是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 呈脉冲式释放并能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出血发生率高的原因 是射乳的关键性激素,因此吸吮是保持乳汁不断泌乳的关 综上所述,尽管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剖宫产手 键0。虽然自娩、剖宫产者妊娠过程及产后激素变化一致,术潜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但是哺乳开始的时间却不相同。自然分娩一般在产后半个小严重者可能危及产妇生命,同时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 时内即可开始哺乳,而剖宫产术后需平卧6个小时,另外还不利的影响。因此,妇产科临床大夫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会因为麻醉、止痛药物的影响,延迟新生儿开始哺乳时间。控制不断升高的剖宫产率 另外,自娩产妇产后即可进食,而剖宫产者待肠蠕动恢复后 (2008020收稿)编校李秀娟〕 方可进食,母亲营养受影响,泌乳量不足。这些因素均可能 200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成克伦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遵义)563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411(2009)263660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0~-60岁发病率 为67.8%,浸润性导管癌占95.5%,淋巴结转移占55.8%。5年存活率早期乳腺癌为90.5%,中晩期乳腺癌为50.6%。结论 乳腺癌应积极防治,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发病率 Clin ica l pa tho log ica l observa tion on 200 ca ses of brea st cancer CHENG Ke-Lun. Deparm ent of Pathology, the Third A ffilia 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 ical College, Zunyi 563002, Guihou. China revt.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 copatho logical charac 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M ethods: 200 cases of breast cance were ble observed on clinicopathobgicalmateriaL. Results: Inc idence of breast cancer was 67. 8% in age from 40 b 60, the breast infiltra- tive ductal care inama was 95.5%, the lymph node shift was 55. 8%.5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90. 5%and 50. 6% respective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breast cancer and m iddle- late stage of breast cancer. Conclusion: The breast cancer should be positive ly prevented and contoled, IKey words) Breast cancer, Clinicopathobgicat Incidence of disease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现已为女性恶性肿瘤1.2方法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的第一位。笔者对20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ER、RR和c·eBb-2), 分析,旨在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 普通光镜观察。全部随访。参考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许 良中编著的觎腺病理学》进行分类、分级和临床分期。统 1资料和方法 计学采用x检验 1.1资料收集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2000年1 月~2002年1月 标本200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2结果 回顾性分析。 2.1 资料200例乳腺癌均为女性,年龄25~72岁,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dllrightsreservedhttp://wwnw.cnki.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自然分娩后恶露持续 4~6周左右 , 3~4日为血性恶露 , 浆液 性恶露持续 10天左右 , 白色恶露约持续 3周方干净〔2〕。剖宫 产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较长 , 多数持续至 6 周以后 , 且产褥后期恶露量较多。剖宫产手术大多是择期手 术 , 开始时宫缩尚未发动 , 宫口未开 , 是导致术后恶露排出 不畅的主要原因。此外 , 手术切口及术中操作对子宫的损伤 都是引起剖宫产术后恶露异常的原因。与自然分娩相比 , 剖 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长 , 也会对子宫复旧产生影响 , 从而 导致恶露的异常。 313 对比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术后泌乳量的意义 尽管垂体催 乳激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 但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靠哺乳时 的吸吮刺激 , 新生儿吸吮乳头的刺激能够致使垂体催乳激素 呈脉冲式释放并能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 , 缩宫素 是射乳的关键性激素 , 因此吸吮是保持乳汁不断泌乳的关 键〔3〕。虽然自娩、剖宫产者妊娠过程及产后激素变化一致 , 但是哺乳开始的时间却不相同。自然分娩一般在产后半个小 时内即可开始哺乳 , 而剖宫产术后需平卧 6个小时 , 另外还 会因为麻醉、止痛药物的影响 , 延迟新生儿开始哺乳时间。 另外 , 自娩产妇产后即可进食 , 而剖宫产者待肠蠕动恢复后 方可进食 , 母亲营养受影响 , 泌乳量不足。这些因素均可能 导致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量比自然分娩产妇少。 314 对比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意义 产 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 500 ml者 , 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 2% ~3% , 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 致失血性休克 , 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虽然随着我国医疗卫 生水平的不断提高 , 产后出血率正逐步下降 , 但产后出血始 终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据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 , 产后 出血死亡孕产妇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 因而做好产后出血防治 工作降低产后出血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4〕。剖宫产产 妇与自然分娩产妇相比产后出血发生率高 , 手术切口对子宫 及产道的损伤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 , 手术 切口的存在也会影响子宫复旧 , 这也是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 出血发生率高的原因。 综上所述 , 尽管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但是剖宫产手 术潜在着多种危险因素 , 可能导致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 严重者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 同时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 不利的影响。因此 , 妇产科临床大夫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 控制不断升高的剖宫产率。 (2008202220 收稿 ) 〔编校 李秀娟 〕 200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成克伦 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贵州 遵义 ) 563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24411 ( 2009) 2623660202 【摘 要 】 目的 : 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 40~60岁发病率 为 6718% , 浸润性导管癌占 9515% , 淋巴结转移占 5518%。5年存活率早期乳腺癌为 9015% , 中晚期乳腺癌为 5016%。结论 : 乳腺癌应积极防治 , 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 】 乳腺癌 临床病理 发病率 C lin ica l pa tholog ica l observa tion on 200 ca ses of brea st cancer CHENG Ke - Lun1D epartm ent of Path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 edical College, Zuny i 563002, Guizho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1M ethods: 200 cases of breast cance were reviewable observed on clinicopathologicalmaterial1Results: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was 6718% in age from 40 to 60, the breast infiltra2 tive ductal carcinoma was 9515% , the lymph node shift was 5518% 1 5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9015% and 5016% respective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breast cancer and m iddle - late stage of breast cancer1Conclusion: The breast cancer should be positively p revented and controled, early discovered and early treated1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Clinicopathological; Incidence of disease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 , 现已为女性恶性肿瘤 的第一位。笔者对 20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 分析 , 旨在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 , 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 1 资料和方法 111 资料 收集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2000年 1 月 ~2002年 1月乳腺癌标本 200例 , 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112 方法 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 , 福尔马林固定 , 石蜡包埋 切片 ,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 ER、 PR 和 c - erBb - 2 ) , 普通光镜观察。全部随访。参考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许 良中编著的 《乳腺病理学 》进行分类、分级和临床分期。统 计学采用 χ2 检验。 2 结果 211 一般资料 200例乳腺癌均为女性 , 年龄 25~72岁 , 平 ·3660· 中国妇幼保健 2009年第 24卷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