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新闻大学 传播学 JOURNALISM BIMONTHLY 2013年第6期总第122期 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 1998-2012 廖圣清申琦柳成荫李硕德2秦悦1秦绍德 (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2.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1998年至2012年刊载的 599篇文献为硏究对象,以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性、纵贯性地审视中国新闻传播 研究最近15年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早期100家机构的300人扩充到目前 近400家机构的1200人:研究分支主要有综论、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媒经济学、广告学等,基本上与学科 分布相一致:研究由术转学,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维度,透视中国新闻传播业与人类传 播活动:传播学研究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功能已初显端倪: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 强,但对话不够:需加强方法训练与把握国际理论研究并重,努力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国大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是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新闻学上升为一级学科15周年。1998年以来,学科地位的提 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传媒业的发展等因素相交织,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进入发展快车道,主 要标志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赵玉明、庞亮,2008),研究基地不断设立、学会 组织日益壮大、学术活动日益频繁、基金资助不断增加、成果数量日益繁丰(杜骏飞,2007;童 兵,2009)。就学术研究而言,这些指标均是外延信息,更需关注的内涵问题在于:新闻传播学 者展开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获得了哪些理论突破?已有的研究多从二级学科或专业视 角出发予以综述,尚未见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鸟瞰式研究 本文将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1998年至 2012年刊载的95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综合性、纵贯性地审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近15年的发展状况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库恩(1980)强调,科学的生存和发展,端赖科学社群的基本特征。默顿(2003)认为, 科学社群通常会透过报酬、沟通以及仲裁等系统来规范科学社群内的成员,而学术期刊始终在其 [作者简介]廖圣清,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香港城市大学互联网挖 掘实验室兼职研究员 申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商学院副教授 柳成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硕德,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秦绍德,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12kZD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XW017)、教育部人文社 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86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JC86004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般课题(2009BX004)、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2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70 2013年第6期 总第122期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BIMONTHLY 2013年是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新闻学上升为一级学科15周年。1998年以来,学科地位的提 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传媒业的发展等因素相交织,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进入发展快车道,主 要标志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赵玉明、庞亮,2008),研究基地不断设立、学会 组织日益壮大、学术活动日益频繁、基金资助不断增加、成果数量日益繁丰(杜骏飞,2007;童 兵,2009)。就学术研究而言,这些指标均是外延信息,更需关注的内涵问题在于:新闻传播学 者展开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获得了哪些理论突破?已有的研究多从二级学科或专业视 角出发予以综述,尚未见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鸟瞰式研究。 本文将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1998年至 2012年刊载的959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综合性、纵贯性地审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近15年的发展状况。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库恩(1980)强调,科学的生存和发展,端赖科学社群的基本特征。默顿(2003)认为, 科学社群通常会透过报酬、沟通以及仲裁等系统来规范科学社群内的成员,而学术期刊始终在其 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 1998—2012 廖圣清1 申 琦1 柳成荫1 李硕德2 秦 悦1 秦绍德1 (1.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2.复旦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 廖圣清,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香港城市大学互联网挖 掘实验室兼职研究员 申 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商学院副教授 柳成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硕德,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秦 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秦绍德,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12&ZD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XW017)、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86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86004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 般课题(2009BXW004)、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传播学· 【摘 要】本文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1998年至2012年刊载的 959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性、纵贯性地审视中国新闻传播 学研究最近15年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早期100家机构的300人扩充到目前 近400家机构的1200人;研究分支主要有综论、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媒经济学、广告学等,基本上与学科 分布相一致;研究由术转学,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维度,透视中国新闻传播业与人类传 播活动;传播学研究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功能已初显端倪;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 强,但对话不够;需加强方法训练与把握国际理论研究并重,努力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国大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