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础和前提,新的“爱劳动”的道德观才能建立起来。劳动使工农获得道德身份, 而这种道德身份借助相应的政治身份,共同完成了工农在新中国的主体建构。“劳 动或者劳动中心主义”不仅在制度上,也在思想或意识形态上,真正颠覆传统的 贵贱等级秩序,并进而为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提供一种合法性的观念支持。当然, 这个建构过程也充满矛盾和冲突,包括“现代中国”的科层制与“革命中国”的 “平等”承诺间的矛盾等。① 第三节劳动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其意义 劳动关系理论是有特点的,提起劳动关系理论,人们对其是独立的理论还是 交叉的理论,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劳动关系有理论,是没有争议的。对于当 下的中国人来说,研究劳动关系理论,把握其特点而顺势推动劳动关系理论的发 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有人认为劳动关系有独立的理论 美国著名劳动关系学者托马斯·考肯(又有译寇肯)认为,劳动关系或他称 之为的产业关系,是有自己独立的理论的。他论述说,依据库恩(Kuhn)的独立 学科的标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社会科学领域,必须能够比其他方法更好地界定 概念、解释或解决某一类问题。总体而言,产业关系硏究的特征能够符合库恩的 检验标准。其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定位。“劳工问题”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的 个领域,有着专门的学术研究者、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研究者,并且一直关注与 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二,多学科的整体化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在整体 性研究中将劳工问题概念化,将过去和现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使之获得广泛的认 同。其三,对历史的尊重和重视。将当代研究问题或理论观点置于适当的历史背 景之下加以考察,对问题的研究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其四,研究方法的多样 性。在认识数量化分析价值的同时,从来不忽视制度的、历史的和案例的研究方 法,反映劳动经济和雇佣关系的特点。其五,形成雇佣关系概念基础的制度性假 设。假设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和扩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范 围,确立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方法和手段。这引起了难以解决的争论,不同范 例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可以通过经验性研究或理论来加以解决。因此,最紧迫的 任务是创造新的思想理论,突破、超越、扩大视野、开发、设计而使产业关系的 持久性特征延续和推广。产业关系研究这个独特的领域,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并且有独特的建树 为什么有人认为劳动关系是交叉的理论 有学者认为,劳动关系理论是交叉理论,因为运用多学科进行研究具有明显 的优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单个的研究者进行多学科研究,二是多个研究者 从不同学科研究同一领域。比如,“工会承诺(又有译忠诚)”,它源于“组织承 诺”这一概念,而“组织承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被普遍认可的概念。这种概念 的引入,对劳动关系研究及其理论十分有益。但总体而言,交叉研究成效还不明 ①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一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气[美]托马斯·考肯基本问题:产业关系研究的独特性见:[英]基思·怀特菲尔德,[美]乔治·施特劳斯,[澳] 罗纳·凯勒斯编产业关系研究方法程延园等译易定红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2~3210 基础和前提,新的“爱劳动”的道德观才能建立起来。劳动使工农获得道德身份, 而这种道德身份借助相应的政治身份,共同完成了工农在新中国的主体建构。“劳 动或者劳动中心主义”不仅在制度上,也在思想或意识形态上,真正颠覆传统的 贵贱等级秩序,并进而为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提供一种合法性的观念支持。当然, 这个建构过程也充满矛盾和冲突,包括“现代中国”的科层制与“革命中国”的 “平等”承诺间的矛盾等。① 第三节 劳动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其意义 劳动关系理论是有特点的,提起劳动关系理论,人们对其是独立的理论还是 交叉的理论,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劳动关系有理论,是没有争议的。对于当 下的中国人来说,研究劳动关系理论,把握其特点而顺势推动劳动关系理论的发 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为什么有人认为劳动关系有独立的理论 美国著名劳动关系学者托马斯•考肯(又有译寇肯)认为,劳动关系或他称 之为的产业关系,是有自己独立的理论的。他论述说,依据库恩(Kuhn)的独立 学科的标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社会科学领域,必须能够比其他方法更好地界定 概念、解释或解决某一类问题。总体而言,产业关系研究的特征能够符合库恩的 检验标准。其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定位。“劳工问题”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一 个领域,有着专门的学术研究者、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研究者,并且一直关注与 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二,多学科的整体化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在整体 性研究中将劳工问题概念化,将过去和现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使之获得广泛的认 同。其三,对历史的尊重和重视。将当代研究问题或理论观点置于适当的历史背 景之下加以考察,对问题的研究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其四,研究方法的多样 性。在认识数量化分析价值的同时,从来不忽视制度的、历史的和案例的研究方 法,反映劳动经济和雇佣关系的特点。其五,形成雇佣关系概念基础的制度性假 设。假设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和扩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范 围,确立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方法和手段。这引起了难以解决的争论,不同范 例之间没有共同的基础可以通过经验性研究或理论来加以解决。因此,最紧迫的 任务是创造新的思想理论,突破、超越、扩大视野、开发、设计而使产业关系的 持久性特征延续和推广。产业关系研究这个独特的领域,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并且有独特的建树。② 二、为什么有人认为劳动关系是交叉的理论 有学者认为,劳动关系理论是交叉理论,因为运用多学科进行研究具有明显 的优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单个的研究者进行多学科研究,二是多个研究者 从不同学科研究同一领域。比如,“工会承诺(又有译忠诚)”,它源于“组织承 诺”这一概念,而“组织承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被普遍认可的概念。这种概念 的引入,对劳动关系研究及其理论十分有益。但总体而言,交叉研究成效还不明 ①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 [美]托马斯•考肯.基本问题:产业关系研究的独特性.见:[英]基思·怀特菲尔德,[美]乔治·施特劳斯,[澳] 罗纳·凯勒斯编.产业关系研究方法.程延园等译.易定红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2~3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