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考前训练 语文试题(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将准考证号、姓名清晰地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请务必在答题卷(7-10页上答题 4.答题卷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数 ★祝考试顺利★ (26分)积累运用 1.(2分)选出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骄奢(she)倒坍(tan)庖代(po) 万恶不赫(she) B.荫庇(yin)恻隐(ce) 云翳(yi) 蹴而就(cu) C.妖娆(rao)羼水(chan)荣膺(ying) 所向披靡(mi) D.嬉闹(xi) 拮据(j) 深邃(sui) 媚上欺下(mei) 2.(2分)体会例句特征,并进行仿写。 例句: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仿写: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 3.(2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酸雨面 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湩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万公顷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面积74326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7%.…这一组组数字,揭示了一个 严酷的现实 ①文段运用的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 ②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补写一个结论句: 分)综合性性学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 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请参加以下活动,完成相应的任务。 (1)【检点文化背囊】 三年来,我们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文化背囊,在与书本的对话中,我认识了 人名),他的 (名言)一直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2)【书写成长日记】 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引用一句古诗作为成功原因的注释 事例 引诗: (3)【寻觅记忆足迹】 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前所展现的勇敢、坚 强、自信。现在“灾区重建家园”工作正在全面启动,让我们再一次伸出自己的手,携手同胞走出阴霾, 走向幸福。 请为本次捐赠拟写一条鼓动性的标语。2009——2010 学年度九年级考前训练 语 文 试 题(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 页,六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将准考证号、姓名清晰地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请务必在答题卷(7—10 页)上答题。 4.答题卷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数。 ★祝考试顺利★ 一、(26 分)积累运用 1.(2 分)选出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骄奢.(shē) 倒坍.(tān) 庖.代(páo) 万恶不赫.(shè) B.荫.庇(yīn) 恻.隐(cè) 云翳.(yì) 一蹴.而就(cù) C.妖娆.(ráo) 羼.水(chān) 荣膺.(yīng) 所向披靡.(mǐ) D.嬉.闹(xī) 拮据.(jū) 深邃.(suì) 媚.上欺下(mèi) 2.(2 分)体会例句特征,并进行仿写。 例句: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仿写: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 不是 , 。 3.(2 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367 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 1 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 267.4 万平方公里;酸雨面 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 2000 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 1300 万—1600 万公顷;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面积 74326.2 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36.7%……这一组组数字,揭示了一个 严酷的现实: ①文段运用的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 ②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补写一个结论句: 4.(6 分)综合性性学习。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 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请参加以下活动,完成相应的任务。 (1)【检点文化背囊】 三年来,我们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文化背囊,在与书本的对话中,我认识了 ① (人名),他的 ② (名言)一直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2)【书写成长日记】 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引用一句古诗作为成功原因的注释。 事例: ① 引诗: ② (3)【寻觅记忆足迹】 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前所展现的勇敢、坚 强、自信。现在“灾区重建家园”工作正在全面启动,让我们再一次伸出自己的手,携手同胞走出阴霾, 走向幸福。 请为本次捐赠拟写一条鼓动性的标语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