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于人,核心价值观和目的也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东西。高层管理者们经常问道:我们如何能 让人们分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不能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相反,应该去发现那些内 在的核心价值观和目的与你相同的人,吸引并留住他们,而让那些核心价值观与你不同的人 另寻他处。的确,明确阐述核心经营理念这一过程本身,会使一些人离你而去,因为他们意 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我们欢迎这种结果。不过,在共同的核心 经营理念范围中,保持人员和观点的多样化是比较理想的。有着同样核心价值观和目的的人 并不一定想事情、看问题的角度都一样 不要把核心经营理念本身和对核心经营理念的阐述混为一谈。一个公司可以有非常强的 核心经营理念,却没有对它的正式表达。例如,耐克公司(据我们所知)就没有关于其核心 目的的正式陈述。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耐克有一个强大的核心目的遍布在整个组织当中: 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行对手的感觉。耐克学院更像是一个洋溢着竞争精神的圣坛,而不是 个企业的办公中心。在这里,耐克英雄的巨幅照片贴行满都是:耐克运动员的铜质奖章挂 满了荣誉走廊;耐克运动员的塑像站在环绕学院的跑道两旁:耐克建筑物以赛场冠军的名字 命名,如奥运会马拉松选手琼·本内特( Joan Benoit)、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 Michael Jordan)、网坛宿将约翰·麦肯罗( John McEnroe)。感觉不到竞争精神的激励和推动的耐克 人,是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待下去的。事实上,公司的名字也反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耐克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因此,尽管耐克没有正式阐述其目的,但很明显,它有一个强有 力的核心目的 可见,确认核心价值观和目的并不是一项遣词造句的练习。实际上,一个公司在不同的 时间里,对其核心经营理念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从惠普公司的档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大卫·帕卡德在1956-1972年间对“惠普之道”的描述超过六个版本,所有的版本都说的 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由于时代和环境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同样,在索尼公司的经营历 史上,也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描述其核心经营理念。在其创立初期, Masaru ibuka阐述了 索尼公司经营理念中的两个关键成分:“我们将迎接技术难题的挑战,并关注那些对社会有 重大价值的高精尖技术产品,不管投入多少;我们应该重视能力、工作绩效和个人品质,使 每个个体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技术水平。”40年后,同样的思想出现在被称为“索尼 先锋精神”的核心经营理念的阐述中“索尼是时代的先锋,永远不追随别人。通过不断发展, 索尼要为整个世界服务。索尼应该一直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索尼的原则是尊重和鼓励个 体的能力……不断发挥人的最大潜能。这是索尼的关键力量。”同样的核心价值观,不 同的表达方式 因此,你应该抓住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的实质。其关键不在于多么精彩的表达,而在于对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目的的深入理解,然后,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表述。事实上, 我们经常建议,确定了企业核心后,管理者们应当对核心价值观和目的形成自己的表述,并 且和群体中的其他人共同分享。 最后,不要把核心经营理念与核心能力两个概念搞混。核心能力是一个战略上的概念 用于界定你的组织的潜能一—你最擅长的是什么;而核心经营理念把握的是你的支持和主 张,以及你存在的原因。核心能力应该与核心经营理念一致,并且常常植根在其基础上:但 二者不是一回事。例如,索尼公司有着微型化的核心能力(从战略角度上看,这种优势可以 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市场中,但索尼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并不是微型化。索尼公司也许在 100年以后也不把微型化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但是,要想继续成为优秀的公司,它依然需 要持有“索尼先锋精神”中描述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与现在同样的公司存在的基本理由)发 展技术,造福大众。像索尼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公司,核心能力几十年一变,但其核心经营 理念却永不改变 当你明确了解了核心经营理念后,就应该对那些肯定不属于其中的内容进行大胆的修7 于人,核心价值观和目的也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东西。高层管理者们经常问道:我们如何能 让人们分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不能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相反,应该去发现那些内 在的核心价值观和目的与你相同的人,吸引并留住他们,而让那些核心价值观与你不同的人 另寻他处。的确,明确阐述核心经营理念这一过程本身,会使一些人离你而去,因为他们意 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我们欢迎这种结果。不过,在共同的核心 经营理念范围中,保持人员和观点的多样化是比较理想的。有着同样核心价值观和目的的人, 并不一定想事情、看问题的角度都一样。 不要把核心经营理念本身和对核心经营理念的阐述混为一谈。一个公司可以有非常强的 核心经营理念,却没有对它的正式表达。例如,耐克公司(据我们所知)就没有关于其核心 目的的正式陈述。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耐克有一个强大的核心目的遍布在整个组织当中: 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行对手的感觉。耐克学院更像是一个洋溢着竞争精神的圣坛,而不是 一个企业的办公中心。在这里,耐克英雄的巨幅照片贴行满都是;耐克运动员的铜质奖章挂 满了荣誉走廊;耐克运动员的塑像站在环绕学院的跑道两旁;耐克建筑物以赛场冠军的名字 命名,如奥运会马拉松选手琼·本内特(Joan Benoit)、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网坛宿将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感觉不到竞争精神的激励和推动的耐克 人,是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待下去的。事实上,公司的名字也反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耐克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因此,尽管耐克没有正式阐述其目的,但很明显,它有一个强有 力的核心目的。 可见,确认核心价值观和目的并不是一项遣词造句的练习。实际上,一个公司在不同的 时间里,对其核心经营理念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从惠普公司的档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大卫·帕卡德在 1956—1972 年间对“惠普之道”的描述超过六个版本,所有的版本都说的 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由于时代和环境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同样,在索尼公司的经营历 史上,也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描述其核心经营理念。在其创立初期,Masaru Ibuka 阐述了 索尼公司经营理念中的两个关键成分:“我们将迎接技术难题的挑战,并关注那些对社会有 重大价值的高精尖技术产品,不管投入多少;我们应该重视能力、工作绩效和个人品质,使 每个个体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技术水平。”[2]40 年后,同样的思想出现在被称为“索尼 先锋精神”的核心经营理念的阐述中“索尼是时代的先锋,永远不追随别人。通过不断发展, 索尼要为整个世界服务。索尼应该一直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索尼的原则是尊重和鼓励个 体的能力……不断发挥人的最大潜能。这是索尼的关键力量。” [3]—同样的核心价值观,不 同的表达方式。 因此,你应该抓住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的实质。其关键不在于多么精彩的表达,而在于对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目的的深入理解,然后,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表述。事实上, 我们经常建议,确定了企业核心后,管理者们应当对核心价值观和目的形成自己的表述,并 且和群体中的其他人共同分享。 最后,不要把核心经营理念与核心能力两个概念搞混。核心能力是一个战略上的概念, 用于界定你的组织的潜能——你最擅长的是什么;而核心经营理念把握的是你的支持和主 张,以及你存在的原因。核心能力应该与核心经营理念一致,并且常常植根在其基础上;但 二者不是一回事。例如,索尼公司有着微型化的核心能力(从战略角度上看,这种优势可以 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市场中,但索尼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并不是微型化。索尼公司也许在 100 年以后也不把微型化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但是,要想继续成为优秀的公司,它依然需 要持有“索尼先锋精神”中描述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与现在同样的公司存在的基本理由)发 展技术,造福大众。像索尼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公司,核心能力几十年一变,但其核心经营 理念却永不改变。 当你明确了解了核心经营理念后,就应该对那些肯定不属于其中的内容进行大胆的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