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夫阐述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受到威 不是马上就要用武力解放台湾,而只是要惩 胁的情况后,赫鲁晓夫表示“美国指使蒋介石 罚国民党军队,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如果 搞冒险活动的可能性很大,在朝鲜也不能排 美国干涉引起战争,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拖 除这种威胁。但是有苏联的强大力量,有华 苏联下水。尽管赫鲁晓夫还是给艾森豪威尔 沙条约的强大力量,他们是要考虑的”。赫鲁 写了措辞强硬的信,警告美国对中国的侵犯 晓夫还表示,“中苏之间已有苏中友好同盟互 就是对苏联的侵犯,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者必 助条约,一旦形势有新的变化我们就可执行 将受到苏联同样武器的打击,但是赫鲁晓夫 这一条约,也可以经过这一条约和华沙条约 对“823炮击”仍然耿耿于怀。 结合起来”,“苏联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有强 1959年8月,中印边界在东段的朗久发 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和空军,中国需要 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这次冲突正好发生在 随时都可与中国合作。”赫鲁晓夫最后再次表 赫鲁晓夫出访美国前夕,他担心这一事件会 示,苏联将在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上发动一 给他的访美之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尽管中 个裁军和平攻势,“中国若能采取配合行动, 国多次向苏联说明朗久事件的事实真相,但 将大大有助于这一斗争取得胜利。”彭德怀表 苏联国家通讯社仍然发表了那个貌似公允, 示将向中央请示研究这些问题。 实则偏祖印度,谴责中国的“塔斯社声明”,把 从1955年赫鲁晓夫与彭德怀的这两次 中苏裂痕第一次公开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 会谈中,己经可以看出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到美国访问,与艾 交新战略与中国实际战略需求差异的萌芽: 森豪威尔进行了著名的“戴维营会谈”。从美 赫鲁晓夫要创造大国合作(主要是美苏合作) 国回国途中,他突然提出要来北京参加中国 共同维护欧洲安全的缓和的气氛,需要中国 国庆十周年典礼。在10月2日与中国领导 加以配合,而中国要解放台湾,对美国及蒋介 人进行的长达7个小时的会谈中,双方发生 石在东海前沿的挑衅要反击,这无疑有悖于 了激烈的争论。赫鲁晓夫重提1958年炮击 苏联创造缓和气氛的构想:至于美国对中国 金门之事,埋怨中国给苏联“造成了困难” 的威胁,中国希望加强自身军事力量、特别是 “不符合兄弟国家相处的准则”,说“美国宣布 海空军力量,但苏联却需要中国裁军,由苏联 支持蒋介石,我们宣布支持你们,这样就造成 通过中苏盟约和华沙条约向中国提供保护。 了大战前夕的气氛”,他举出苏联曾经允许成 由于当时中苏关系还处于友好阶段,因 立“远东共和国”的例子,暗示中国可以考虑 此中苏之间上述国际战略构想的差异尚未影 策略性地让台湾独立,以便“创造一切条件缓 响中苏友好关系的大局。但是随着苏联上述 和国际紧张局势,根绝战争”。 国际战略的具体实施,特别是1956年苏共二 赫鲁晓夫在会谈中还就中印边界问题粗 十大将这一国际战略理论化后,中苏两国的 暴地指责中国,说中国的作法“只有利于帝国 分歧也就在一系列问题上体现出来了。 主义”不利于“印度站在中立立场”,说中国 赫鲁晓夫希望中国配合苏联营造与美国 “为了那块不毛之地跟尼赫鲁搞冲突很不值 缓和气氛,但是如果美国不改变在台湾问题 得”,甚至说“苏联不同意采取任何疏远或削 上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中美两国之间怎么 弱尼赫鲁在国内地位的政策”。②几天以后, 可能有真正的缓和?1958年8月23日在台 赫鲁晓夫在苏联海参崴发表讲话时,又攻击 湾海峡响起的炮声,震惊了美国,也震动了苏 中国“像公鸡好斗一样热衷于战争”。后来赫 联。9月初,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秘密访问北 鲁晓夫自己也感到他在这次与中国领导人会 京,毛泽东、周恩来告诉他:中国炮击金门并 谈中发表的观点的不妥,建议烧毁这次会谈 1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夫阐述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受到威 胁的情况后 ,赫鲁晓夫表示“美国指使蒋介石 搞冒险活动的可能性很大 ,在朝鲜也不能排 除这种威胁。但是有苏联的强大力量 ,有华 沙条约的强大力量 ,他们是要考虑的”。赫鲁 晓夫还表示“, 中苏之间已有苏中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 ,一旦形势有新的变化 ,我们就可执行 这一条约 ,也可以经过这一条约和华沙条约 结合起来”“, 苏联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有强 大的军事力量 ,特别是海军和空军 ,中国需要 随时都可与中国合作。”赫鲁晓夫最后再次表 示 ,苏联将在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上发动一 个裁军和平攻势“, 中国若能采取配合行动 , 将大大有助于这一斗争取得胜利。”彭德怀表 示将向中央请示研究这些问题。 从 1955 年赫鲁晓夫与彭德怀的这两次 会谈中 ,已经可以看出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 交新战略与中国实际战略需求差异的萌芽 : 赫鲁晓夫要创造大国合作(主要是美苏合作) 共同维护欧洲安全的缓和的气氛 ,需要中国 加以配合 ,而中国要解放台湾 ,对美国及蒋介 石在东海前沿的挑衅要反击 ,这无疑有悖于 苏联创造缓和气氛的构想 ;至于美国对中国 的威胁 ,中国希望加强自身军事力量、特别是 海空军力量 ,但苏联却需要中国裁军 ,由苏联 通过中苏盟约和华沙条约向中国提供保护。 由于当时中苏关系还处于友好阶段 ,因 此中苏之间上述国际战略构想的差异尚未影 响中苏友好关系的大局。但是随着苏联上述 国际战略的具体实施 ,特别是 1956 年苏共二 十大将这一国际战略理论化后 ,中苏两国的 分歧也就在一系列问题上体现出来了。 赫鲁晓夫希望中国配合苏联营造与美国 缓和气氛 ,但是如果美国不改变在台湾问题 上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 ,中美两国之间怎么 可能有真正的缓和 ? 1958 年 8 月 23 日在台 湾海峡响起的炮声 ,震惊了美国 ,也震动了苏 联。9 月初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秘密访问北 京 ,毛泽东、周恩来告诉他 :中国炮击金门并 不是马上就要用武力解放台湾 ,而只是要惩 罚国民党军队 ,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如果 美国干涉引起战争 ,中国自己承担后果 ,不拖 苏联下水。尽管赫鲁晓夫还是给艾森豪威尔 写了措辞强硬的信 ,警告美国对中国的侵犯 就是对苏联的侵犯 ,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者必 将受到苏联同样武器的打击 ,但是赫鲁晓夫 对“8·23 炮击”仍然耿耿于怀。 1959 年 8 月 ,中印边界在东段的朗久发 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这次冲突正好发生在 赫鲁晓夫出访美国前夕 ,他担心这一事件会 给他的访美之行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尽管中 国多次向苏联说明朗久事件的事实真相 ,但 苏联国家通讯社仍然发表了那个貌似公允 , 实则偏袒印度 ,谴责中国的“塔斯社声明”,把 中苏裂痕第一次公开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 1959 年 9 月赫鲁晓夫到美国访问 ,与艾 森豪威尔进行了著名的“戴维营会谈”。从美 国回国途中 ,他突然提出要来北京参加中国 国庆十周年典礼。在 10 月 2 日与中国领导 人进行的长达 7 个小时的会谈中 ,双方发生 了激烈的争论。赫鲁晓夫重提 1958 年炮击 金门之事 ,埋怨中国给苏联“造成了困难”, “不符合兄弟国家相处的准则”,说“美国宣布 支持蒋介石 ,我们宣布支持你们 ,这样就造成 了大战前夕的气氛”,他举出苏联曾经允许成 立“远东共和国”的例子 ,暗示中国可以考虑 策略性地让台湾独立 ,以便“创造一切条件缓 和国际紧张局势 ,根绝战争”。 赫鲁晓夫在会谈中还就中印边界问题粗 暴地指责中国 ,说中国的作法“只有利于帝国 主义”,不利于“印度站在中立立场”,说中国 “为了那块不毛之地跟尼赫鲁搞冲突很不值 得”,甚至说“苏联不同意采取任何疏远或削 弱尼赫鲁在国内地位的政策”。②几天以后 , 赫鲁晓夫在苏联海参崴发表讲话时 ,又攻击 中国“像公鸡好斗一样热衷于战争”。后来赫 鲁晓夫自己也感到他在这次与中国领导人会 谈中发表的观点的不妥 ,建议烧毁这次会谈 1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