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习内 五、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1课时) 课型 编写人朱在彬 审核人 年级 7 学科语文 学习目1、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3、学会利用注释 标|工具书疏通文字,理解基本内容,翻译课文。4、领悟寓言的寓意 学习|1、理解和掌握重要词句。2、领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背默,形成积累。 重难点 学习过程 说明 1、填空:《刻舟求剑》选自《 》,它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 预相 的门客们合编的 习|2、问题:宝剑掉到江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 板为什么? 块 活动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涉江者()遽契其舟()()若此()不亦惑乎()是吾剑() 活动二:2、解释下列虚词 (1)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入水求之( 探 究(2)其:其剑自舟中( )从其所契( 遽契 板|其舟( 块活动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个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 个什么道理? 2、“楚人有欲涉江者”一句与《郑人买履》中的哪一句句式相同?你能指出 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吗?这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检测板块 比较阅读: (1)《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在表达方式和寓意上有什么异同 (2)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内 容 五、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1 课时) 课型 编写人 朱在彬 审核人 年级 7 学科 语文 学习目 标 1、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3、学会利用注释、 工具书疏通文字,理解基本内容,翻译课文。4、领悟寓言的寓意。 学习 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重要词句。2、领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背默,形成积累。 学 习 过 程 说 明 预 习 板 块 1、填空:《刻舟求剑》选自《 》,它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 相 的门客们合编的。 2、问题:宝剑掉到江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 “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 为什么? 探 究 板 块 活动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涉.江者( )遽契..其舟( )( )若.此( )不亦惑.乎( )是.吾剑( ) 活动二: 2、解释下列虚词: (1)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入水求之( ) (2)其:其剑自舟中( ) 从其所契( ) 遽契 其舟( ) 活动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检 测 板 块 1、《刻舟求剑》这个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 一个什么道理? 2、“楚人有欲涉江者”一句与《郑人买履》中的哪一句句式相同?你能指出 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吗?这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3、比较阅读:: (1)《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在表达方式和寓意上有什么异同? (2)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