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表现作者找不至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20.对本文写作目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 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21分) (A)晋平公文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B)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A、B两篇文章思想内容有一个共同点 。(2分) 21.晋平公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 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4分) 22.B文中孙权主要通过 的方式达到说服吕蒙的 目的;A文中规劝晋平公则主要是通过 赢得他 的认可的。(4分) 23.A文中没有写到晋平公的学习情况,B文中却写到了吕蒙的学习 情况吕蒙学习的结果怎么样?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学习情的?(4分) 24选出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项(多项)(3分 A.晋平公可于师旷曰(向)B.臣闻之(这件事)C、炳烛之明(的) 第6页共9页2021-2-12第6页共9页 2021-2-12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20.对本文写作目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 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21 分) (A)晋平公文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B)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A、B 两篇文章思想内容有一个共同点 。(2 分) 21.晋平公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 。 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4 分) 22.B 文中孙权主要通过 的方式达到说服吕蒙的 目的;A 文中师旷规劝晋平公则主要是通过 赢得他 的认可的。(4 分) 23.A 文中没有写到晋平公的学习情况,B文中却写到了吕蒙的学习 情况,吕蒙学习的结果怎么样?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学习情况的?(4分) 24.选出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多项)(3 分) ( )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向) B.臣闻之.(这件事) C、炳烛之.明(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