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王跃生 摘要:2000年以来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核心家庭比例明显下降, 单人户显著上升,直系家庭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有别:城市 核心家庭构成缩小,单人户明显增加,直系家庭稍有降低;农村核心家庭构成降幅 较大,单人户提高,直系家庭上升。城乡二级家庭结构变动也不尽相同。数据显 示,人口流动、子女数量、人口老龄化、婚姻和住房情况对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有显 著影响。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为主导的时代,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加强以家庭为目标的 公共服务建设;改进户籍制度,减少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的地域分割;为增进和改 善家庭代际关系创造条件 关键词:家庭结构人口普查社会转型城乡差异 作者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当代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且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逐渐凸 显。①作为绝大多数民众基本生存单位和载体的家庭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关系、生存方式和家庭功能的直接体 现,可显示民众的居住偏好和趋向,并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指向意义。本文以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査数据为基础,通过与第五次及之前普查数据进行比较,讨论 2000年以来家庭的状态、变动及其原因,探寻不同类型家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 解决途径。 ①笔者认为,社会转型有三项衡量指标:由农业劳动力占多数转变为以二、三产业劳动 力为主;由农村居民占多数转变为城镇居民占多数;居住环境从以传统自然村落为主 转变为现代市镇为主。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中国农业从业者占64.38%;2010 年降至48.23%;2000年乡村人口占比63.08%,2010年减为50.22%。就统计指标而 言,2010年中国社会处于“城乡均衡”状态,“转型”初显。居住环境上,城市化过程 中一些村落或消失或被整合,但仍有不少处于扩展中。考察当代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时, 对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应有充分认识,但不能忽视城乡“二元”格局仍被保留的现状 60·中国城 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基 于 2010年人 口普查 数 据 王 跃 生 摘 要:2000年 以来 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 :核心家庭 比例 明显下降, 单人户显著上升,直系家庭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城 乡家庭结构变动有别:城市 核心家庭构成缩小,单人户明显增加,直系家庭稍有降低 ;农村核心家庭构成降幅 较大 ,单人户提高,直 系家庭上升。城 乡二级 家庭结构变动也不尽相同。数据显 示,人 口流动、子女数量、人 口老龄化、婚姻和住房情况对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有显 著影响。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为主导的时代,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加强以家庭为 目标 的 公共 服务建 设 ;改进 户籍 制度 ,减少 劳动者 与其 家庭成 员 的地域 分 割 ;为增 进和 改 善 家庭代 际关 系创造 条件 。 关键词 :家庭结 构 人 口普查 社会 转型 城 乡差异 作者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 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732)。 当代 中国正 处 于前 所 未 有 的社 会 转 型 期 ,且 2000年后 社 会 转 型 特 征 逐 渐 凸 显 。① 作 为绝 大 多数 民众 基本 生存 单 位 和 载体 的家庭 在 深 刻 变 化 的社会 环 境 中 , 不可 避 免受 到影 响 。家 庭 结 构是 家 庭 成 员 关 系 、生 存 方 式 和 家庭 功 能 的直 接 体 现 ,可 显示 民众 的居住 偏 好 和 趋 向 ,并 具 有 多 方 面 的社 会 指 向意 义 。本 文 以第 六 次全 国人 口普查 数 据 为基 础 ,通 过 与第 五次 及 之 前 普 查 数 据 进 行 比较 ,讨 论 2000年 以来 家庭 的状 态 、变 动及 其 原 因 ,探 寻不 同类 型 家庭 可 能存 在 的 问题及 解 决途 径 。 ① 笔者认为,社会转型有 三项衡量指标 :由农业劳动力 占多数转变为 以二、三产业劳动 力为主;由农村居 民占多数转变为城镇居 民占多数 ;居住环境从 以传统 自然村落为主 转变为 现代 市镇 为 主。根 据 人 口普查 数据 ,2000年 中 国农 业 从 业 者 占 64.38 ;2010 年 降至 48.23 ;2000年 乡村 人 口占比 63.O8 ,2010年 减 为 50.22 。就 统计 指标 而 言,2010年 中国社会处于 “城 乡均衡”状态,“转型”初显。居住环境上,城市化过程 中一些村落或消失或被整合,但仍有不少处于扩展 中。考察 当代家庭 结构及其变动 时, 对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应有充分认识,但不能忽视城乡 “二元”格局仍被保 留的现状 。 · 6r) ·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