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 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黄振萍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 断发展、演化来的。 B.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 弃的态度来对待 C.古人认为只以“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是背离了读书本意的,读书重在“学 以成人”“经世致用”。 D.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朱子的“涵泳”、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前人留 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 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文章在论述读书方法的过程中,以陈善的主张作为论述的重点,又以王国维 的美学观点加以佐证。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 和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言论,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 证说服力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 的意义。 B.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需要读书人“入乎其内”、“出乎 其外”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 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中倡导的读书方法有鲜明的儒学特色,按照这个方法读书就可以达到使 术归于正”的目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 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 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200余人中, 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 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 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 70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 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 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 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黄振萍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 断发展、演化来的。 B. 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 弃的态度来对待。 C.古人认为只以“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是背离了读书本意的,读书重在“学 以成人”“经世致用”。 D.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朱子的“涵泳”、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前人留 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 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 文章在论述读书方法的过程中,以陈善的主张作为论述的重点,又以王国维 的美学观点加以佐证。 C. 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 和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言论,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 证说服力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 的意义。 B.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需要读书人“入乎其内”、“出乎 其外”。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 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中倡导的读书方法有鲜明的儒学特色,按照这个方法读书就可以达到使“心 术归于正”的目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 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 200 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 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 2200 余人中, 先后有近 300 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 1300 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 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 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 70 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 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 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