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G10-01 试验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排除机组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并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露。 412系统内应有足够的(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编机内保持正常运转 用润滑油景。 413机组试验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温度计套管和压力表引出接头等 414试验用的测试设备和仪表不应妨碍机组的正常运转和操作。 415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等的水侧应清洗干净。 416杋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5⑩630的规定。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墉应充分宽敝。 42试验规定 421机组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两者应同时进行测量(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 做校核试验) 422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土6%4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 依据。 423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况稳定1后进行,每隔1m量记录-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 符合T4390或BT3506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至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两期,在该周 期内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43试验方法 431主要试验方法 机组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为液体载冷剂法(见51) 432校核试验方法 机组校核试验方法可取如下一种: a)机组热平衡法(见2) b)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见5.3); c)水冷冷凝器法(见5.4) 校核试验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做校核试验 44试验参数规定 试验时,试验参数按BT439或BT356规定 45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451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內,并应有近期经计璽部门或有关部门的校正合格证明。 452测量仪表和精度的具体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6试验数据整理 461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应按试验时的当地大气压力值修正 462所有测量值应按试验周期内连续四次测得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47试验报告的内容 41-般数据为 a)试验日期地点和人员; l)计算用冷剂、载冷剂和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能数值,采用机被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冷工质热物理性质表和 图S制)}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制冷工质热力性质图和表上的数据;也可采用以马丁侯( Martin Hu)状态式为基础的电算值GB/' r 10870-2001 七匕。 4 试验规定 4., 一般规定 4.1.1 排除机组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并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露。 4.1.2 系统内应有足够的(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缩机内保持正常运转 用润滑油量。 4.1.3 机组试验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温度计套管和压力表引出接头等。 4.1.4 试验用的测试设备和仪表不应妨碍机组的正常运转和操作。 4门.5 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等的水侧应清洗干净。 4.1.6 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 5005。的规定。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境应充分宽敞。 4.2 试验规定 4.2.1 机组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两者应同时进行测量(对风冷式和燕发冷却式机组不 做校核试验)。 4.2.2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士6%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 依据。 4.2.3 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况稳定 1h后进行,每隔 10 min测量记录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 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至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 期内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4.3 试验方法 4.3.1 主要试验方法 机组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为液体载冷剂法(见5.1), 4.3.2 校核试验方法 机组校核试验方法可取如下一种: a)机组热平衡法(见5-2); b)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见5.3); c)水冷冷凝器法(见5.4), 校核试验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做校核试验。 4.4 试验参数规定 试验时,试验参数按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4.5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4.5.1 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应有近期经计量部门或有关部门的校正合格证明。 4.5.2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具体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6 试验数据整oil) 4.6.1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应按试验时的当地大气压力值修正。 4.6.2 所有测量值应按试验周期内连续四次测得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4.了 试验报告的内容 4.7.1 一般数据为: a)试验日期、地点和人员; 1)计算用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能数值,可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制冷工质热物理性质表和 图(S1制)S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制冷工质热力性质图和表》上的数据;也可采用以马丁一侯(Mattin- Hou)状态式为基础的电算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