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07-01 本标椎非等效采用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标准 ASHRAE3:4!95体冷却机组的试验方 法》本标准与AHEE395要技术内容存在以下差异: .定义的术语不同; 2本标准末编人 ASHRAE30:959液体冷却机组型式”和“参考文献 3本标准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一种主要试验方法和三种校核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装置图;同时还 列出了计算制冷量和制热量的公式。 本标准是对GBT187-189容积式冷水机组性能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10701989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l.适用范围扩大到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盐水机组、乙二醇机缇等 2.增加了前言、引用标准的导语热泵制热量的定义,对水质的要求以及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 的记录参数; 3.将原标准4.2.3448和公式(10)作了改动 4试验方法中增加了热泵制热量的计算。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87-199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没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阳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式汉新世界冷工业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酹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正国任金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没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B/T 10870-2001 前 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标准ASHRAE 30:1995《液体冷却机组的试验方 法》。本标准与ASHRAE 30:1995主要技术内容存在以下差异: 1.定义的术语不同; 2.本标准未编人ASHRAE 30:1995中的“液体冷却机组型式”和“参考文献”; 3 本标准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一种主要试验方法和三种校核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装置图t同时还 列出了计算制冷量和制热量的公式。 本标准是对GB/T 10870-1989《容积式冷水机组性能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10870-198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1.适用范围扩大到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盐水机组、乙二醇机组等; 2增加了前言、引用标准的导语、热泵制热量的定义、对水质的要求以及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 的记录参数; 3.将原标准4.2-3,4.4和公式(10)作了改动; 4.试验方法中增加了热泵制热量的计算。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0870-1989,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正国、任金禄。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018-0 性能试验方法 代替GB门0719 The methods of performance test for positive water-chilling units and heat pump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主要性能的有关定义、试验规定试验 方法校核试验与主要试验的偏差机组总输人电功率和制冷性能系数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容积式或离心式制冷压缎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所组成的冷水(热泵)机组 (以下简称“机组”)的性能试验,盐水机组、乙二醇机组等也可參臘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1 G282193萬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或文丘里管測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GB/T5373-19860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1909974) G5050-195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荒范 B35198离心式冷水机组 4391907容积式冷水(热至)机组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机组净制冷量 unit net refrigerating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冷水处吸取的热量,即冷水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出口柃水比 总之差的积。 32热泵制热量 heat-pump heating capacit 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冷凝器向热水放出的热量,即热水质量流量乘以冷凝出、进口热水比之 差的积 33机组总输人电功率 unit gross electric power 即机组消耗总输人电功率,包括压编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电加热器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总输人 电功率风冷式还包括冷却风机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包括淋水装置水泵用电功率, 3.4制冷性能系数(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工况下整台机组中以同一单位表示的单位时间从憮溫物体移去的热量与总输入的能量之 国家质量技术监情01010批准 01-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GB/T 10870-2001 代替 GB/T 10870-1989 The methods of performance test for positive displacement & centrifugal water-chilling units and heat pump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主要性能的有关定义、试验规定、试验 方法、校核试验与主要试验的偏差、机组总输人电功率和制冷性能系数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容积式或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所组成的冷水(热泵)机组 (以下简称“机组”)的性能试验。盐水机组、乙二醇机组等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24-1993 流量测量 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或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eqv ISO 5167-1:1991) GB/T 5773-1986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eqv ISO 917:1974) GB 50050-199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JB/T 3355-1998 离心式冷水机组 JB/T 4329-1997 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机组净制冷量 unit net refrigerating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冷水处吸取的热量,即冷水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出口冷水比 焙之差的积。 3.2 热泵制热量 heat-pump heating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冷凝器向热水放出的热量,即热水质量流量乘以冷凝出、进口热水比治之 差的积。 3.3 机组总输人电功率 unit gross electric power 即机组消耗总输人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电加热器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总输人 电功率,风冷式还包括冷却风机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包括淋水装置水泵用电功率。 3.4 制冷性能系数(G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工况下,整台机组中以同一单位表示的单位时间从低温物体移去的热量与总输人的能量之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2001一01一10批准 2001一10一。1实施
G10-01 试验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排除机组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并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露。 412系统内应有足够的(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编机内保持正常运转 用润滑油景。 413机组试验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温度计套管和压力表引出接头等 414试验用的测试设备和仪表不应妨碍机组的正常运转和操作。 415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等的水侧应清洗干净。 416杋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5⑩630的规定。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墉应充分宽敝。 42试验规定 421机组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两者应同时进行测量(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 做校核试验) 422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土6%4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 依据。 423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况稳定1后进行,每隔1m量记录-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 符合T4390或BT3506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至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两期,在该周 期内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43试验方法 431主要试验方法 机组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为液体载冷剂法(见51) 432校核试验方法 机组校核试验方法可取如下一种: a)机组热平衡法(见2) b)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见5.3); c)水冷冷凝器法(见5.4) 校核试验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做校核试验 44试验参数规定 试验时,试验参数按BT439或BT356规定 45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451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內,并应有近期经计璽部门或有关部门的校正合格证明。 452测量仪表和精度的具体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6试验数据整理 461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应按试验时的当地大气压力值修正 462所有测量值应按试验周期内连续四次测得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47试验报告的内容 41-般数据为 a)试验日期地点和人员; l)计算用冷剂、载冷剂和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能数值,采用机被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冷工质热物理性质表和 图S制)}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制冷工质热力性质图和表上的数据;也可采用以马丁侯( Martin Hu)状态式为基础的电算值
GB/' r 10870-2001 七匕。 4 试验规定 4., 一般规定 4.1.1 排除机组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并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露。 4.1.2 系统内应有足够的(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缩机内保持正常运转 用润滑油量。 4.1.3 机组试验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温度计套管和压力表引出接头等。 4.1.4 试验用的测试设备和仪表不应妨碍机组的正常运转和操作。 4门.5 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等的水侧应清洗干净。 4.1.6 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 5005。的规定。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境应充分宽敞。 4.2 试验规定 4.2.1 机组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两者应同时进行测量(对风冷式和燕发冷却式机组不 做校核试验)。 4.2.2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士6%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 依据。 4.2.3 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况稳定 1h后进行,每隔 10 min测量记录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 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至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 期内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4.3 试验方法 4.3.1 主要试验方法 机组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为液体载冷剂法(见5.1), 4.3.2 校核试验方法 机组校核试验方法可取如下一种: a)机组热平衡法(见5-2); b)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见5.3); c)水冷冷凝器法(见5.4), 校核试验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对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不做校核试验。 4.4 试验参数规定 试验时,试验参数按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4.5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4.5.1 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应有近期经计量部门或有关部门的校正合格证明。 4.5.2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具体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6 试验数据整oil) 4.6.1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应按试验时的当地大气压力值修正。 4.6.2 所有测量值应按试验周期内连续四次测得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4.了 试验报告的内容 4.7.1 一般数据为: a)试验日期、地点和人员; 1)计算用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却介质的热物理性能数值,可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制冷工质热物理性质表和 图(S1制)S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制冷工质热力性质图和表》上的数据;也可采用以马丁一侯(Mattin- Hou)状态式为基础的电算值
G108-001 b)机电型号和出厂编号; c)电源电压频率; d)机组总输人功率; e)冷水进出口温度; f)水质量流量 g)制冷剂润滑油及其充人量; h)大气压力及环境温度; 蒸发器隔热层的说明; 〕试验装置简图 412水冷式机组还须记录 )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b)冷却水质量流量 )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压力。 43风冷式机组还须记录: a)冷凝器进风干球温度; b)风机转速, 4,4蒸发冷却式机组还需记录: 月)冷凝器进风湿球温度; b)风机转速 c)i水装置水泵电动机输人功率 d)蒸发式冷凝器供水温度 e)蒸发式冷凝器供水质量流量。 4,5试验结果 a)要试验和校核试验的净制冷量(或制冷量); b)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偏差(仅适用于水冷式机组) c)机组总输人功率; d)制冷性能系数(0p) 5试验方法 51液体载冷剂 511试验鞍置 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机组蒸发器(冷疑器)羚冷(热)水进(出)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进出口 处设置水量调节阀门。 试验时还应有能提供连续稳定的冷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符合试验工况水温的附加装置 ( 流量调节阂2流量计;3-蒸发器(冷凝器】:-温度计 图1
cs/T 10870-2001 b)机电型号和出厂编号; c)电源电压、频率; d)机组总输人功率; e)冷水进、出口温度; f)冷水质量流量; 9)制冷剂、润滑油及其充人量; h)大气压力及环境温度; 的蒸发器隔热层的说明; j)试验装置简图。 4了.2 水冷式机组还须记录: a)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b)冷却水质量流量; c)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压力。 4.7.3 风冷式机组还须记录: a)冷凝器进风干球温度; b)风机转速。 4. 7.4 蒸发冷却式机组还需记录: a)冷凝器进风湿球温度; b)风机转速; c)淋水装置水泵电动机输人功率; d)蒸发式冷凝器供水温度; e)蒸发式冷凝器供水质量流量。 月.7.5 试验结果 a)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的净制冷量(或制冷量); b)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偏差(仅适用于水冷式机组); c)机组总输人功率; d)制冷性能系数(COP). 5 试验方法 5., 液体载冷剂法 5.1.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进(出)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进、出日 处设置水量调节阀门。 试验时,还应有能提供连续稳定的冷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符合试验工况水温的附加装置。 机组 1-流量调节阀r 2-流量计 3-蒸发器(冷凝器);4-温度计 图 1
GB/108-01 52试验要求 5121冷(热)水和冷却水温度应符合BT43或T35中关试验工况的要求 5122冷(热)水进出口温度和温度差以及流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B/T49或BT35的规 512、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和沮度差以及流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B门T43或35的规定 52.4电源的电压频率应符合BT439或B个35的规定 53机组净制冷量 机细制冷量按式(1)计算: Q=Ca(41-42)+Q 54热泵制热量 热泵制热量按式(2)计算 Q=Cq(2-4)-Q………:2)2 式中:Q—机纽净制冷量,W C-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 。一冷(热)水质量流量,kg 4—蒸发器(热泵制热时为冷凝器下同)冷(热)水进口温度,C; !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出口涯度,℃; Q—热泵制热量,W; Q—环境空气传人干式蒸发器冷水侧的修正项,W 对于满液式燕发器,由环境空气传人制冷剂侧的热量不应计人净制冷重 对于干式蒸发器,当其进行隔热时,式(8和式(2)中的Q可忽略不计:无热时Q由式(3)确定 Q=KA(,-t) 式中:K一蒸发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2,℃)可取K=20W/(m2,); A蒸发器外表面积:m; 4一环境空气温度,℃ t一干式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侧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C 在计算热泵制热量时,Q由式(4)确定: Q= ka(t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 52机组热平衡法 52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在机组冷礙器(以及油冷却器和压缩机气缸冷却水路等)冷却水进口处安装 有水量测装置进、出口处设置水量调节闻门。 流量调节1:2-流量计32冷凝器(蒸发器);4一温度计
GB/' r 10870-2001 5.1.2 试验要求 5.1.2.1 冷(热)水和冷却水温度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中有关试验工况的要求。 5.1.2.2 冷(热)水进、出口温度和温度差以及流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 定 。 5.1.2.3 冷却水进、出Q温度和温度差以及流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5.1.2.4 电源的电压、频率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5.1.3 机组净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按式(1)计算: Q=Cqm (t,一t2 )+Q. ···““····“··“·“·”· ,.一(1) 5.1.4 热泵制热量 热泵制热量按式(2)计算: Qh=C4. (t2一t,)一Qc ··“·“·“·······“·……. (2) 式中:Qn-一 机组净制冷量,W; C— 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 ℃); 4m— 冷(热)水质量流量,kg/s; t,一 一蒸发器(热泵制热时为冷凝器,下同)冷(热)水进口温度,℃; t2一一 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出口温度,℃; Qh一一热泵制热量,W; Q— 环境空气传人千式燕发器冷水侧的修正项,Wa 对于满液式蒸发器,由环境空气传人制冷剂侧的热量不应计人净制冷量. 对于干式燕发器,当其进行隔热时,式(1)和式(2)中的Q。可忽略不计;无隔热时Q。由式(3)确定: Q。二 KA(t。一 t}) ···.·························……(3) 式中:K 蒸发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2 .℃)[可取K=20 W/(m2·℃)〕; A- 燕发器外表面积,m2; t,— 环境空气温度,℃; ‘— 干式蒸发器(冷凝器)冷(热)水侧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在计算热泵制热量时,Q。由式(4)确定: Q = KA(tm一 t, ) ·····‘····.··‘········ ,.·········……(4)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 5.2 机组热平衡法 5.2. 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在机组冷凝器(以及油冷却器和压缩机气缸冷却水路等)冷却水进口处安装 有水量测量装置,进、出口处设置水量调节阀门。 机组 1 流量调节阀;2一流量计;3一冷凝器(燕发器):4-沮度计 图 2
GB/108-200 52.2试验要求 5221冷水和冷却水质量流量测量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B/4390T35的规定 522电源电压须率和压缩机转速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439或B/T35规定。 52.3机组净制冷量 机组净制冷量按式(5计算: Q2=Q1+Q1-P-Q……:(5 Q1=Cu(t2-1 ……:6 KA(t, -t) …(7) 5.4热泵制热量 热泵制热量按式(8)计算: Q, =Ca(x-t)-Q1+P+Q 中Q—机组净制冷量W Q1一排给冷却水(指流经冷凝器(热泵制热量时为蒸发器)油冷却器,压编机气缸冷却水路等 的冷却水的总热量,W; qm一冷却水(冷水)总质量流量g C—平均溢度下水的比热容J/kg·C); t,一冷却水(冷水)进口温度,; 42-冷却水(水)出口温度,℃ Q1-一冷礙器以及压缩机至冷凝器段的辅助没备(主要指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其他管道可忽略 不计〕环境空气放出(吸收)的总热量(应分别计算),W; K-一上述辅助设备外表面与环境空气间的传热系数,W(m·℃可由式13)减式14)求得 A上述辅助设备外表面积,m2 4一上述输助设备外表面的平均围度(冷凝器为制冷剂饱和沮度,油冷却器为壳程介质进出 口温度的平均值),C 4—环境空气温度,℃; Q—热泵制热量,W P一水冷式机组的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电加热器等的输入功率,W; Q—环境空气传人满液式蒸发器热量的修正项,W。 蒸发器(冷凝器)进行隔热时Q可忽略不计无隔热时Q由式(9)确定: Q=KA(,-t 式中K、A4的意义同式(3,;为满液式蒸发器外表面的平均温度(即制冷剂饱和温度),℃ 53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 53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为测定机组循环中的制冷剂液体流量,可使用积算式或指示式流量计。流量 计安装在贮液器或冷疑器(无贮液器时)出液阀与节流阀之间的液体管道中、为观察制冷剂液体中是否 含有气泡,在紧接流量计后面安装一个玻璃窥镜 流量计还应配置一旁通管道其中旁通管道上的截止阀和管路的陧力应和液量计的力大约相等 除了测量流爨的时阃以外,旁通管道应是畅通的 试验时还应提供为测量含油量而抽取制冷剂一油合物样品納设备
GB/T 10870-2001 5.2.2 试验要求 5.2.2.1 冷水和冷却水质量流量测量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5.2-2.2 电源电压、频率和压缩机转速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5.2.3 机组净制冷量 机组净制冷量按式(5)计算: Q。 “Q,+Q一 尸一Q。 ·· , ······”········”···”···……(5) 其中: Q, “Cq.� (tw:一‘:) “···“·”·”··········一 (6) Q, =KA(t,一t, ) ·············· 。 ········ 。 ··········……(7) 5.2.4 热泵制热量 热泵制热量按式(8)计算: Qti=场m(t,一tw2)一Q,+P+Q. ···一 一 二 (8) 式中:Q。— 机组净制冷量,W; Q、— 排给冷却水〔指流经冷凝器(热泵制热量时为蒸发器)、油冷却器、压缩机气缸冷却水路等 的冷却水〕的总热量,W; 4.,一 一冷却水(冷水)总质量流量,kg/s; C— 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 ℃); t, l— 冷却水(冷水)进口沮度,℃; ‘2— 冷却水(冷水)出口温度,℃; Q.— 冷凝器以及压缩机至冷凝器段的辅助设备(主要指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其他管道可忽略 不计)向环境空气放出(吸收)的总热量(应分别计算),W; K— 上述辅助设备外表面与环境空气间的传热系数, W (m' .℃)[可由式(13)或式(14)求得〕; A— 上述辅助设备外表面积,ml; ‘一一上述辅助设备外表面的平均温度(冷凝器为制冷剂饱和温度,油冷却器为壳程介质进、出 口温度的平均值),℃; t.— 环境空气温度,℃; Qh一一热泵制热量,W, 尸— 水冷式机组的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电加热器等的输人功率,W; Qr— 环境空气传人满液式蒸发器热量的修正项,We 蒸发器(冷凝器)进行隔热时,Q。可忽略不计;无隔热时,Q。由式(9)确定: Q。 =KA (t。一 tm ) ·········“· , ····· 。 ”··············一 (9) 式中K,A,t。的意义同式(3), ‘为满液式燕发器外表面的平均温度(即制冷剂饱和温度),℃。 5.3 液体制冷剂流量计法 5.3.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为测定机组循环中的制冷荆液体流量,可使用积算式或指示式流量计。流量 计安装在贮液器或冷凝器(无贮液器时)出液阀与节流阀之间的液体管道中。为观察制冷剂液体中是否 含有气泡,在紧接流量计后面安装一个玻璃窥镜。 流量计还应配置一旁通管道,其中旁通管道上的截止阀和管路的阻力应和流量计的阻力大约相等。 除了测量流量的时间以外,旁通管道应是畅通的。 试验时,还应提供为测量含油量而抽取制冷剂一油混合物样品的设备。 598
Gr100-201 LMO 1-压增机:2-冷凝备:3-藏止闻:一液体制冷剂滴量计; 5-玻璃窥镜;6-节液阀7-蒸发器8-l度计9-压力表 图3 532试验要求 5321为防止制冷剂在流量计中气化,进人流量计的制冷剂溫度应至少比演量计出口压力对应的温 度过冷3℃因而试验时还应记录以下附加数据: a)流量计进口制冷剂液体温度; b)流量计出口压力对应制冷剂饱和温度。 322试验时液体制冷剂容积流囊的波动引起机组制冷量的变化应不超过1‰ 5323流量计应定期校正,校正液体的黏度为使用制冷剂黏的0.5~2倍,校正时的流量用演量计 刻度范圈内的最小中间、最大值等,至少进行三点 53机组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由式(IO)计算 Q=ph2-h)………………(10 534热泵制热量 热泵热量按式(1)计算 Q4=dp(h2-b)……… (11 式中:Q—机组制冷量,W; 一制冷剂和油的混合液中制冷剂与灑合液的质量比(油循环率为1-); V—用制冷剂流量计测得的制冷剂和油混合物液体容积流量的测定值,ms p一制冷剂流量测定位置的制冷剂液体密废,4gm; h—蒸发器(冷凝器)进口制冷剂比】/k; 一蒸发器(冷疑器)出囗制冷剂比焓J/k; Q—热泵制热量,W 535含油量的测定 制冷剂一油混合物液体含油量的测定按GBT57186录A的规定 54水冷冷凝器法 54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水冷冷齪器是机组的一部分按照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应没 置测量温度、压力和冷却水流量的仪表作为热平衡法的设备进行测量 542试验要求 5421冷却水流量约允许偏差应符合1BT439或T35的规定 542在环境温度32℃下冷凝器的漏热量应不翘过冷水机组制冷量的2X
GB/T 10870-2001 t一压缩机;2一冷握器;3一截止周;4-液体制冷剂流盘计; 5一玻确窥镜浦一节流阀;7-蒸发器;8-沮度计;9一压力表 图 3 5.3.2 试验要求 5.3-2.1 为防止制冷剂在流量计中气化,进人流量计的制冷剂温度应至少比流量计出口压力对应的温 度过冷3'C,因而试验时还应记录以下附加数据: a)流量计进口制冷剂液体温度, b)流量计出口压力对应制冷剂饱和温度。 5.3-2.2 试验时,液体制冷剂容积流量的波动引起机组制冷量的变化应不超过 1000 5.3-2.3 流量计应定期校正,校正液体的薪度为使用制冷剂勃度的0.5-2倍。校正时的流量用流量计 刻度范围内的最小、中间、最大值等,至少进行三点。 5.3.3 机组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由式(to)计算: Q。二wVp(h:一h,) ·······“·········……, ···········……(10) 5.3.4 热泵制热量 热泵制热量按式(11)计算: Qh二wVp(h:一h2) ·········“·”·”················”·”一 (11) 式中:Q。— 机组制冷量,W; 。— 制冷剂和油的混合液中制冷剂与混合液的质量比〔油循环率为 1-w); V— 用制冷剂流量计测得的制冷剂和油混合物液体容积流量的测定值,m '/s; p— 制冷剂流量测定位置的制冷剂液体密度,kg/m ' ; h,- 蒸发器(冷凝器)进口制冷剂比烙,J/kg; h2- 燕发器(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比熔,J/kg; Q、— 热泵制热量,W。 5.3.5 含油量的侧定 制冷剂一油混合物液体含油量的测定按GB/T 5773-1986附录A的规定。 5.4 水冷冷凝器法 5.4.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水冷冷凝器是机组的一部分,按照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应设 置测量温度、压力和冷却水流量的仪表作为热平衡法的设备进行测量。 5.4.2 试验要求 5.4-2.1 冷却水流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JB/T 4329或JB/T 3355的规定。 5.4-2.2 在环境温度32℃下,冷凝器的漏热量应不超过冷水机组制冷量的2%0
GB/10-01 1-压编机;2一水冷冷凝器;3-压力表温度计5-节流:6-蒸发器 53机组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由式(12)计算 Q=1tm(4-4)+Q1]“m2) 式中:Q—机组制冷量,W h4一压缩机吸人的制冷剂气体比焓,Jkg; h—对应于压缩机排气压力的节流网前制冷剂液体比燴Jkg h—冷凝器进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焓】/k; h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液体比焓,J/g; m—一冷凝器冷却水质量流量4g C—一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t);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度,0; t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温度,C; Q—冷凝器漏热量的修正项,W 冷疑器漏热量的修正值可正可负,Q由式(13)确定: Q=KA(1-12)……… 式中:K一冷疑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2,0 A—冷凝器外表面面积,m 一冷凝器外表面的平均度(为制冷剂饱和温度),℃; 4一环境空气温度,℃ 冷凝器无隔热时,可取K=7W/(m2,℃),由于用近似方法确定,因此其数值应远比冷疑器总传热 量小,如不能搆足本标准542·2的规定时,则应考虑将冷凝器隔热。冷凝器进行隔热时,可采取平壁面 传热公式近似计算K值,见式(14 R=a+7 式中;c一表面传热系数,W/(m2t); —隔热材料厚度m;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W/(m2,℃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偏差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之间的偏差,由式(15)或式(6)计算
Gs/T 10870-2001 3(p PJ月 9, 5.4 式中 式中 1-压缩机t2一水冷冷凝器;3一压力表; 4-温度计,5一节流润J6-蒸发器 图 4 3 机组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由式(12)计算: Q.= hg;一h;; hs3一hr3 rcgm. (t,.:一t,)+Q.] :Q。— 机组制冷量,W; ha,— 压缩机吸人的制冷剂气体比治,J/kg; h,— 对应于压缩机排气压力的节流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烙,J/kg; h— 冷凝器进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熔,J/kg; h— 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液体比熔,J/kg; 4-— 冷授器冷却水质量流量,kg/s; C— 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g ℃); tw,—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 ‘:— 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温度,℃; Q.— 冷凝器漏热量的修正项,W, 冷凝器漏热量的修正值可正可负,Q。由式(13)确定: Q。 =KA(t:一t2)·“··········…… :K— 冷凝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 ' ℃); A— 冷凝器外表面面积+m ' ; t,一 冷凝器外表面的平均温度(为制冷剂饱和温度),℃; ‘— 环境空气温度,℃。 (12) (13) 冷凝器无隔热时,可取K=7 W/(m ' ℃)。由于用近似方法确定,因此其数值应远比冷凝器总传热 量小,如不能满足本标准5.4.2.2的规定时,则应考虑将冷凝器隔热。冷凝器进行隔热时,可采取平壁面 传热公式近似计算K值,见式(14): 1 1 . S 一 K =一a 十了 表面传热系数,W/(m2·℃); 隔热材料厚度,m;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W/(m}·℃)。 ·‘·……,.··‘······.·····一 (14) 式中:a- 8- 6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偏差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之间的偏差,由式(1s)或式(16)计算
GB/1080-201 Q1-Q1 -×10% …………………(15) Q,-Q0 2×10 式中:一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之间的偏差,%; Q-主要试验测量的机组净制冷量,W; Q4—校核试验测量的机组净制冷量,W; Q-一校核试验测量的机纽制冷量,W 7机组总輸入电功辜 机组压缩机、油泵凤风机和淋水装置水泵电动机等输入功率的測量和计算按附录趴(标准納附录阆 规定。 8制冷性能系数的评定 机组制冷性能系数(OD)由式(17)确定: Q 式中;Q—机组净制冷量,W N4—机组总输人电功率,W
GB/T 10870-2001 △ = Q。一 Q} Qn x loo% .。。。二。二 ,… 。二,··..·… … (15) 或 △ = Q。一 Q。 Q x loo% .............··..······…… (16) 式中:△一 一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之间的偏差,0o; Qn一一主要试验测量的机组净制冷量,W; Q。、— 校核试验测量的机组净制冷量,w QD— 校核试验测量的机组制冷量,W。 了 机组总输入电功率 机组压缩机、油泵、风机和讲水装置水泵电动机等输人功率的测量和计算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 规定。 8 制冷性能系数的评定 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由式(17)确定: COP_ 1 Q v o … …,…。.......··············…… (17) 式中:Q。— 机组净制冷量,W; No— 机组总输人电功率,W, 601
600 附录 (标准的附录) 测量收表和精度的规定 A1测量仪表和精度 测量仪表和精度按表Al的规定 表A1 分类 名称 糟度或准确度 玻璃水银温度计、荔电偶 解冷剂(液、气)度±01℃ 强度计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 水温及水湿温:±0t 其他温度:士0.2C 压力弹管式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型管压差计、 压力或压差读数約±1% 水银柱大气压力计 量计量节流装置、液体流量计量计量容器测邀菠量约±2% 电柔功率表含推示式积算式,电流表电压素方/示式5积算式电表 电压表功率因素表频率表:05级;互感 率因素表频率表互感器 器2段 功着化转矩转速仪、天平式功计标准电动机和其他 测定轴功率的士15 测功仪表 转速测量仪表转速计数器转速表闪测频仪等 测定转速的土1 测定经过时间的士01 质囊测量各类台豳秤 定质量的士% A2测量规定 A21温度測量規定 A2-11温度计套管采用薄壁钢管或不锈钢薄壁管,垂直插人流体,管径较小时可逆流闷斜插或用测 沮管,插入深度为二分之一管道直径。套管内注冷冻机油,数趵不应拔出湿度计。 A2-12如可能,在用于测量冷水冷却水和制冷剂进,出口温差时,应在每次读数之后,交换进,出口 度计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A213环境温度的测量为距离换热器外表面C5m,高度为换热器中心位置处四个方向测量沮废的 平均值。 A22压力测量规定 A2:21用水银大气压力计测量大气压时读数应作涯度修正或向当地气象部门询问大气压力值。 A2.2U型压差计的玻璃管内径不小于6mp A2.3流量测量规定 A231流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计算应按照GBT2624的规定。 A232流量节流装置的压差读数应不小于230m液柱高度。 A2.4电气测量规定
GB/T 10870-2001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测t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A1 测f仪表和精度 测量仪表和精度按表A1的规定。 表 AI 分类 名 称 精度或准确度 温度计 玻璃水银温度计、热电偶、 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 温差计 制冷荆(液、气)沮度 士。.1c 水温及水温温差:士0. 1 `C 其他温度:士0.2℃ 压力表 弹赞管式压力表、压力传感器,U型管压差计、 水银柱大气压力计 压力或压差读数的士I% 硫量计 流量节流装置、液体流量计、流量计量容器 测量流量的士2% 电气仪表 功率表(含指示式、积算式)、电流表、电压表、功 率因素表、频率表、互感器 功率表:指示式。5级,积算式1级;电流表、 电压表、功率因素表、顺率表;0.5级。互感 器;0.2级 功率侧量仪表 转矩转速仪、夭平式测功计、标准电动机和其他 测功仪表 侧定轴功率的士1.5% 转速测量仪表 转速计数器、转速表、闪光侧频仪等 侧定转速的士1% 时间侧量 秒表 侧定经过时间的士0.1% 质量测量 各类台秤、磅秤 侧定质量的士0. 2 % A2 M"规定 A2.1 H度测量规定 A2.1.1 温度计套管采用薄壁钢管或不锈钢薄壁管,垂直插人流体,管径较小时可逆流向斜插或用测 温管,插人深度为二分之一管道直径。套管内注冷冻机油,读数时不应拔出温度计。 A2.1.2 如可能,在用于测量冷水、冷却水和制冷剂进、出口温差时,应在每次读数之后,交换进、出口 温度计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A2.1.3 环境温度的测量为距离换热器外表面。. 5 m,高度为换热器中心位置处四个方向测量温度的 平均值。 A2.2 压力测量规定 A2.2.1 用水银大气压力计测量大气压时,读数应作温度修正,或向当地气象部门询问大气压力值。 A2.2-2 u型压差计的玻璃管内径不小于6 mm, A2. 3 流量测量规定 A2.11 流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计算应按照GB/T 2624的规定。 A2.3.2 流量节流装置的压差读数应不小于250 mm液柱高度。 A2.4 电气测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