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行业标准:GB/T 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Ducted air-conditioning(heat pump)units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1,文件大小:669.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Ducted air-conditioning(heat pump)units (ISo 13253: 1995, Ducted air-conditions and air-to-air heat pumps--Testing and rating for performance, NEQ) 2002-09-11发布 2003-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IJ CS73 27.20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cB/T 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Ducted air-conditioning (heat pump)units (ISO 13253:1995,Ducted air-conditions and air-to-air heat pumps-Testing and rating for performance, NEQ) 2002一09一11发布 2003一04一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匡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振

GB/T18836-2002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型式和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6安全性能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录A〈资料性附录)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型号编制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噪声试验方法

cB/T 18836-2002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定义 ···········································································································…… 1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一 ,·… 2 5 技术要求 ·······································。··················································,·······…… 3 6 安全性能 ·.............................................................................................................. 6 7 试验方法 ·.............................................................................................................. 7 8 检验规则··················································。············································…… 12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型号编制方法 ·····························。····… …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噪声试验方法 ·,··································…… 16

GB/T18836-2002 前言 本标准首次制订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SO13253:1995《带风管的空气调节器和热泵的试验及测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特灵空调器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义斌、吴香葵、胡继孙、张维加

cB/T 18836-2002 月U 青 本标准首次制订。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ISO 13253;1995《带风管的空气调节器和热泵的试验及测定》。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特灵空调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义斌、吴香葵、胡继孙、张维加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本标准规定了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话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eqv IEC68-2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3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机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T4798.2-199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 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标志 GB9237-2001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B/T17758-199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JB/T7249-1994制冷设备术语 B/T9066-1999柜式风机盘管机组 JB/T7249-1994中确定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ducted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units 一种通过风管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集中处理空气的设备,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以及空 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和通风装置。以下简称空调机 3.2 制热辅助电加热器 auxiliary eleetrie heater for heatin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包括后安装的电加热器)

GB/T 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 (热泵)机组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Ka:盐雾试验方法(eqv IEC 68-2 3:1981)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 3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机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T 4798. 2--1996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运输 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标志 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T 13306-1991 标牌 GB/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JB/T 7249--1994 制冷设备术语 JB/T 9066-1999 柜式风机 盘管机组 3 定义 JB/T 7249-1994中确定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ducted air-conditioning (heat pump) units 一种通过风管向密闭空间、房问或区域直接提供集中处理空气的设备。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以及空 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加湿和通风装置。以下简称空调机。 3. 2 制热辅助电加热器 auxiliary electric heater for heating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包括后安装的电加热器)

GB/T18836-2002 热水盘管 heat water coil 一种由外供热水流经盘管,空气由风机导流横掠盘管而使空气得到加热的装置 3.4 制热用电热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只用电热方法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 3.5 制热用热水盘臂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heat water coil 只用热水盘管进行制热的装置 3.6 辅助热水盘管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auxiliary heat water coil 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热水盘管装置 制热用电加热与辅助热水盘管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electrie heater and auxiliary heat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 3.8 空气焓差法 air enthalpy diffe 种测定机组能力的方法。它对机组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 与送风、回风熔差的乘积确定机组的制冷(热)量 3.9 风量 air flow rate 在制造厂规定的机外静压送风运行时空调机单位时间内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空气量 该风量应换算成20C,101kPa,相对湿度65%的状态下的数值,单位:m3h 4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功能分为 )风冷冷风型; c)风冷冷风电热型 冷、电加热器制热 d)风冷冷风热水盘管型 制冷、热水盘管制热 e)风冷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包括制冷、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管一起制热,制冷和以转换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管一起使用的 「)热泵辅助电热型 包括制冷、热泵与辅助电热装置一起制热制冷、热泵和以转换电热装置与热泵一起使用的辅助电 热装置制热 g)热泵辅助热水盘管型; h)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包括制冷、热泵与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管一起制热,制冷、热泵和以转换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

Ga/T 18836-2002 3.3 热水盘管 heat water coil 一种由外供热水流经盘管,空气由风机导流横掠盘管而使空气得到加热的装置 3.4 制热用电热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electric heater 只用电热方法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 3. 5 制热用热水盘管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heat water coil 只用热水盘管进行制热的装置。 3.6 制热用辅助热水盘管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auxiliary heat water coil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热水盘管装置。 3.7 制热用电加热与辅助热水盘管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with electric heater and auxiliary heat water coil 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 3.8 空气恰差法 air enthalpy difference method 一种测定机组能力的方法。它对机组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 与送风、回风熔差的乘积确定机组的制冷(热)量。 3.9 风 量 air flow rate 在制造厂规定的机外静压送风运行时,空调机单位时间内向封闭空间、房问或区域送人的空气量。 该风量应换算成 20 C ,101 kPa、相对湿度 65%的状态下的数值,单位:m'/ho 4 型 式和基本参数 4.1 型 式 4.1.1 按功能分为 a) 风冷冷 风型 ; b) 空气源热泵型; c) 风冷冷风 电热 型 制冷、电加热器制热; d) 风冷冷风热水盘管型 制冷、热水盘管制热; e) 风冷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包括制冷、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管一起制热,制冷和以转换电加热器或(和)热水盘管一起使用的 装置 。 伪 热泵辅助电热型 包括制冷、热泵与辅助电热装置一起制热,制冷、热泵和以转换电热装置与热泵一起使用的辅助电 热装置制热; 9) 热泵辅助热水盘管型; h) 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包括制冷 、热泵与电加热器或 (和)热 水盘 管一起制热 ,制 冷、热泵和 以转换 电加热器 或(和 )热水 盘

GB/T188362002 管与热泵 4.1.2按 教使气顿分为 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ccc 4.2基本参数 4.2.1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 4.2.2机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见表 表1正常工作环境温度 单位为 气候类型 空调机型式 T2 风冷冷风型 10~35 气源热泵型 风冷冷风电热型 风冷冷风热水盘管型 风羚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热泵辅助电热型 热梨辅助热水盘臂型 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4.3型号编制 空调机的型号编制方法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求 5.1.1空调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空调机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3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4涂漆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昱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 皱纹和其他损伤 5.1.5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1.6空调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作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1.7热泵型空调机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空调机正常工作 5.1.8空调机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且有自熄性能。在正常工作时表面不应 5.1.9空调机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 整机正常工作 5.1.10空调机的压缩机应有防振动的措施或在固定时应装有防振弹性墊圈 5.1.11电镀件耐盐雾性 按7.3.22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2;每100cm2试件键层不 超过2个锈点、锈迹;小于100cm2,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GB/T 18836-2002 管与热泵一起使用的装置。 4.1.2 按使用气候环境分为 类型 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TI 43'C T2 35C T3 52 C 4.2 基本 参数 4.2.1 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 220 V单相或380 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 50 Hz. 4.2.2 机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见表 to 表 1 正 常工作环境 温度 单位 为 〔 空 调 机 型 式 气 候 类 型 T 1 T2 T 3 风 冷 冷 风 型 18"-43 10- 35 21^ 52 空气源热泵型 一 7 -43 一 7- 35 一7~ 52 风冷冷风电热型 ~ 43 ~ 35 - 52 风冷冷风热水盘管型 风冷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热泵辅助电热型 热泵辅助热水盘管型 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 4.3 型号编制 空调机的型号编制方法见附录 Ae 技 术要 求 5门 一般要 求 5门.1 空调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空调机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3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4 涂漆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 皱纹和其他损伤。 51.5 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1.6 空调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门.7 热泵型空调机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空调机正常工作。 5门.8 空调机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且有自熄性能 在正常工作时表面不应 有凝露现象 5门.9 空调机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 整机正常工作。 5. 1.10 空调机的压缩机应有防振动的措施或在固定时应装有防振弹性垫圈。 5门,11 电镀件耐盐雾性 按 7. 3. 22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 1 mm,;每 100 cm“试件镀层不 超过 2个锈点 、锈迹 ;小于 100 cm,,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GB/T18836-2002 1.12涂漆件涂层附着力 按7.3.23方法试验后,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15% 51.13空调机所有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5.1.14空调机的电气系统一般应具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当空调机名义制冷量大于 4500W时,其制冷系统应具备高压、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必要时,还应包括逆相保护功 能或器件 5.1.15空调机的电器元件的选择以及电器安装、布线应符合GB4706,32-1996和GB/T5226.1 1996要求, 5.2性能要求 5.2.1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7.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2.2远 按7.3.2方法试验,所检测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制冷量 按7.3.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2.4制冷消耗功率 按7.3.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2.5热泵制热量 按7.3.5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热泵名义制热量的95% 热泵型空调机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最 5.2.6热泵制热消耗功率 按7.3.6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热泵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2.7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 按7,3.7方法试验,对空调机的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加热器的消耗功率允 差为名义值的-10%~+5% 5.2.8热水盘管风量 按7.3.8方法试验,热水盘管的实测风量不应小于名义风量的95% 5.2.9热水盘管供热量 按7.3,9方法试验,热水盘管的实测供热量不应小于名义供热量的95% 5.1.10热水盘管水阻 按7.3.10方法试验,热水盘管水阻力不应大于名义水阻力的110% 5.2.11最大负荷制冷运行 a)按7.3.1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并应能正常运行 b)空调机在第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 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d)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 能够再连续运行1h 5.2.12最小负荷制冷运行 按7.3.12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在10min的启动期间后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蒸发器室内 侧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 52.13热泵最大负荷制热运行

GB/T 18836- 2002 5.1门2 涂漆件涂层附着力 按 7. 3. 23方法试验后,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 15%. 5.1门3 空调机所有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5.1.14 空调机的电气系统一般应具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当空调机名义制冷量大于 4500W 时,其制冷系统应具备高压、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必要时,还应包括逆相保护功 能或器件 。 5.1.15 空调机的电器元件的选择以及电器安装、布线应符合GB 4706. 32-1996和GB/丁5226.1- 1996要求。 5.2 性能要求 5.2.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 7. 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2.2 运转 按 7. 3. 2方法试验,所检测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 制冷量 按 7. 3. 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 95000 5.2.4 制冷消耗功率 按 7. 3. 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 11000, 5.2. 5 热泵制热f 按 7. 3. 5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热泵名义制热量的 95%. 热泵型空调机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5.2.6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 按 7. 3. 6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热泵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 110000 5.2.了 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 按 7. 3. 7方法试验,对空调机的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加热器的消耗功率允 差为名义值的一1000^ +5% 5.2.8 热水盘管风t 按 7. 3. 8方法试验,热水盘管的实测风量不应小于名义风量的95000 5.2.9 热水盘管供热里 按 7. 3. 9方法试验,热水盘管的实测供热量不应小于名义供热量的 95000 5.1.10 热水盘管水阻力 按 7.3.10方法试验,热水盘管水阻力不应大于名义水阻力的 11000, 5.2.11 最大负荷制冷运行 a) 按 7. 3. 1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并应能正常运行; b) 空调机在第 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 当空调机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 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 30 min内 复位的,应连续运行 1 h; d)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 5 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 10 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 能够再连续运行 1 ho 5.2.12 最小 负荷制冷运行 按 7.3.12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在 10 min的启动期间后 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蒸发器室内 侧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 o 5.2.13 热泵最大负荷制热运行

GB/ 按7.3.1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并应能正常运行 b)空调机在第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 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d)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 够再连续运行Ih 5.2.14热泵最小负荷制热运行 按7.3.1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在试验运行期间,安全装置不应跳开。 按7.3.15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外表面凝露不应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5.2.16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7.3.16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应其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并且不应有凝结水从排水口以外处溢出 或吹出,以至弄湿建筑物或周围环境 5.2.17自动除霜 按7.3.17方法试验时,要求除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箱周期中,室内侧的 送风温度低于18C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另外,除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 5℃;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 5.2.18磉声 按7.3,18方法测量空调机的噪声,T1型和T2型空调机在半消声室测定值(声压级)应符合表2 规定,全消声室测定值应与表2所示值减去1dB(A),T3型空调机的声值可增加2dB(A) 表2噪声限值(声压级) 单位为dB(A) 名义制冷(热)量Q/W 室内机组 室外机组 Q≤4500 100<Q≤14000 140280 43000<Q≤80 司要习 按供货合同 按供货合同要求 5.2.19运输 按7.3,19方法试验后,空调机组不应损坏,紧固件不得松动,制冷剂泄漏、噪声应符合5.2.1和 5.2.20能效比(EER) 按7.3.3方法实测制冷量与按7.3.4方法实测功率(T1气候类型),风冷冷风型、空气源热泵型、风 冷冷风电热型、热泵辅助电热型实测制冷量与实测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3规定值的90%,风冷冷风 热水盘管型、风冷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热泵辅助热水盘管型、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

GB/T 18836-2002 a) 按 7. 3. 1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并应能正常运行; b) 空调机在第 1h连续运行期间,应能正常运行; c) 当空调机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 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 min内 复位的,应连续运行 1 h; d)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 5 min内跳开,并应在跳开 10 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 够再连续运行 1 he 5.2.14 热泵最小负荷制热运行 按 7. 3.1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在试验运行期间,安全装置不应跳开。 5.2门5 凝露 按 7.3.15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外表面凝露不应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5.2.16 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 7. 3.16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应具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并且不应有凝结水从排水口以外处溢出 或吹出,以至弄湿建筑物或周围环境 5.2.17 自动除霜 按 7.3.17方法试验时,要求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 200o;在除霜周期中,室内侧的 送风温度低于 18‘C的持续时间不超过 1 min。另外,除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 5C;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 5.2.18 噪声 按7. 3.18方法测量空调机的噪声,Tl型和T2型空调机在半消声室测定值(声压级)应符合表 2 规定,全消声室测定值应与表2所示值减去 1dB(A),T3型空调机的噪声值可增加 2 dB(A), 表 2 噪声限值(声压级) 单位为dB(A) 名义制冷(热)量Q/W 室 内 机 组 室 外 机 组 Q镇 4 500 48 58 4 500<Q< 7 100 53 59 7 100< Q< 14 000 60 63 14 000< Q( 28 000 66 68 28 000< Q< 43 000 68 69 43 000< Q< 80 000 71 74 80 000< Q< 100 000 73 76 100 000< Q< 150 000 76 79 150 000< QG 200 000 79 82 200 000< Q 按供货合同要求 按供货合同要求 5.2.19 运输 按 7. 3. 19方法试验后,空调机组不应损坏,紧固件不得松动,制冷剂泄漏、噪声应符合 5.2.1和 5.2. 18的规定。 5.2.20 能效比(EER) 按7. 3. 3方法实测制冷量与按7. 3. 4方法实测功率(TI气候类型)。风冷冷风型、空气源热泵型、风 冷冷风电热型、热泵辅助电热型实测制冷量与实测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 3规定值的 90 ,风冷冷风 热水盘管型、风冷冷风加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热泵辅助热水盘管型、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

GB/T188362002 盘管装置型实测制冷量与实测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4规定值的90% 5.2.21性能系数(COP) 按7.35方法实测热泵制热量与按7.3.6方法实测消耗功率(T1气候类型),空气源热泵型 辅助电热型实测热泵制热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3规定值的90%,热泵辅助热 水热答 型、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实测热泵制热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4规定值 表3基本参数 名义制冷(热)量Q/W EER、OOP/W/W) 265 10000Q<15000 表4基本参数 名义制冷(热)量Q/W 点 ER.COP/(ww 14000<Q≤28000 2800Q≤43000 1300Q≤8000 000<Q 5.2.22最小机外静压 空调机(室内机)最小机外静压按表5的规定 表5空调机(室内机)最小机外静压 名义制冷(热)量Q/W 最小机外静压/P Q≤7100 80 2800cQ≤4300 15000 5.223名义制冷(热)量 调机的名义制冷(热)量按表6的名义工况参数确定 6安全性能 6.1制冷系统安全

GB/T 18836一2002 盘管装置型实测制冷量与实测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4规定值的90%。 52.2, 性能系数(〔刀尸) 按 7.3.5方法实测热泵制热量与按 7.3.6方法实测消耗功率(Tl气候类型),空气源热泵型、热泵 辅助电热型实测热泵制热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 3规定值的 90%,热泵辅助热水盘管 型、热泵辅助电加热器与热水盘管装置型实测热泵制热量与实测消耗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表4规定值 的 90%。 表 3 基本 参数 名义制冷(热)量Q/W E君R、C口P/(W /W ) Q毛 4500 2.75 4500< Q( 7100 2 65 7100<Q夏 14000 2 60 14000< Q毛 28000 2.55 28。。。<Q簇;3。。0 一 4:。。。<Q毛8。。。。 一 吕0000<Q毛 10000() 2 40 100000< Q( 150000 2 35 1弓0 000<Q 一 表 4 基本 参数 名义制冷(热)量Q/W E五R、〔D P/(W /W ) Q毛 4500 2 70 4500< Q气 7100 } 7100< Q( 14000 一 14000< Q镇 28000 } 28000< Q( 43000 一 43000< Q《 80000 一 80000< Q镇 100000 2.30 100000<Q 2.25 5.2.2 最小机外静压 空调机(室内机)最小机外静压按表5的规定 表 5 空调机 (室内机)最小机外静 压 名义制冷(热)量Q/W 最小机外静压/Pa Q镇 7100 2O 7100< Q镇 14000 3O 11000<Q镇 28000 8O 28000<Q毛 43000 120 43000<Q毛 80000 150 80。。。<Q成1。。。。0 一 100000< Q毛 150000 220 150000< Q 一 5.2.23 名义制冷(热 )量 空调机的名义制冷(热)量按表 6的名义工况参数确定 6 安全性能 6.1 制冷系统安全

GB/T188362002 空调机的机械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9237-2001的有关规定 6.2安全控制器件 空调机应具有防止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超过规定范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器件,保护器件设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井灵敏可靠,具有辅助电加热器的机组,应至少带有两个热脱扣器,预定首先动作的热 脱扣器可以是一个自复位的热脱扣器,其他热脱扣器应是非自复位的热脱扣器, 6.3.1空调机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空调机应有足够的机械强 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用GB4706.1-1998中21.1所规定冲击试验 来确定是否合格 6.3.2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员有可能触及的运行部分和高温零部件等,应设置适当的防护罩或防护 网,以便对人员安全提供充分的防护。防护罩、防护网或类似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 B4706.1-1998中20.2规定的试验指来进行检验是否安全,试验指不应触及到危险的运行部分和高 温零部件 6.4电气安全性能 空调机为公众易触及的器具,其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B4706.1-1998规定的I类器具的要求 6.4.2温度限制 空调机在表6制冷和制热名义工况运行,按7.3,21.2方法试验,压缩机电动机绕组温度不应超过 其产品标准要求,人可能接触的零部件、外壳等发热部位的温度应不大于60C,其他部位温度也不应有 异常上升 64.3电气强度 按7.3.21.3方法试验,空调机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或闪 6.4.4泄漏电流 按7.3.21.4方法试验,空调机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的泄漏电流不超过2mA/kW额定输入功 率。渣漏电流最大值为10mA 空调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按7.3.21.5方法试验时,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0.10。 6.4.6耐潮湿性 空调机的防水等级应符合GB4208-1993规定的PX4按7.3.21,6方法进行试验,空调机外露金 属部分和电源线的泄漏电流不超过2mA/kW额定输入功率,泄漏电流最大值为10mA 空调机的控制系统应考虑具有抑制无线电和电视于扰的性能。 6.4.8安全标识 空调机应在正常安装状态下,在易见的部位,用不易消失的方法,标出安全标识(如接地标识、警告 6.5在用户遵守空调机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目起18个月内 调试运行经用户认可之日起12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者为准),空调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 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更换或修理 7试验方法 7.1试验条件 7.1.1空调机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试验装置详见GB/T17758-1999的附录A

GB/T 18836-2002 空调机的机械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 9237-2001的有关规定。 6.2 安全控制器件 空调机应具有防止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超过规定范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器件,保护器件设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具有辅助电加热器的机组,应至少带有两个热脱扣器,预定首先动作的热 脱扣器可以是一个自复位的热脱扣器,其他热脱扣器应是非自复位的热脱扣器。 6.3 机械安全 6.3.1 空调机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空调机应有足够的机械强 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用GB 4706.1-1998中21.1所规定冲击试验 来确定是否合格。 6.3.2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员有可能触及的运行部分和高温零部件等,应设置适当的防护罩或防护 网,以便对人员安全提供充分的防护。防护罩、防护网或类似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 GB 4706. 1一1998中20. 2规定的试验指来进行检验是否安全,试验指不应触及到危险的运行部分和高 温零部件。 6.4 电气安全性能 6.4门 防触 电保 护 空调机为公众易触及的器具,其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13 4706. 1--1998规定的 I类器具的要求。 6.4.2 温度 限制 空调机在表 6制冷和制热名义工况运行,按 7. 3. 21. 2方法试验,压缩机电动机绕组温度不应超过 其产品标准要求,人可能接触的零部件、外壳等发热部位的温度应不大于60C。其他部位温度也不应有 异常上升 6.4.3 电气强度 按 7.3. 21. 3方法试验 空调机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或闪 络。 6.4.4 泄漏 电流 按 7. 3. 21. 4方法试验,空调机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的泄漏电流不超过 2 mA/kW 额定输人功 率。泄漏电流最大值为10 mAo 6.4.5 接地电阻 空调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按 7.3.21.5方法试验时,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12 6.4.6 耐潮湿性 空调机的防水等级应符合GB 4208-1993规定的1PX4,按7. 3. 21. 6方法进行试验,空调机外露金 属部分和电源线的泄漏电流不超过 2 mA/kW 额定输人功率。泄漏电流最大值为 10 mA, 6.4.了 电磁兼容性 空调机的控制系统应考虑具有抑制无线电和电视干扰的性能。 6.4.8 安全标识 空调机应在正常安装状态下,在易见的部位,用不易消失的方法,标出安全标识(如接地标识、警告 标 识等) 6.5 在用户遵守空调机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 18个月内或开机 调试运行经用户认可之日起 12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者为准),空调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 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更换或修理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7.1.1 空调机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试验装置详见GB/T 17758-1999的附录Ae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