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行业标准: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heat pump)unit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4,文件大小:729.4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heat pump unit 2002-09-1发布 2003-04-01实施 和国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痧总局

ICS 27.200 J 7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 (heat pump) unit 2002一09一11发布 2003一04一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GB/T18837-200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6试验…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的试验和计算…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型号编制… 1359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不平衡率的试验

GB/T 18837-2002 目 次 前言 范 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 ·····························”·····.’··············”·····················································…… 1 4 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2 5 技术要求 ······································································································…… 4 6 试验 ······························“··········································································…… 7 7 检验规则································”·············”······················································…… n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的试验和计算 ·······················… …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型号编制 ·············································…… 19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不平衡率的试验 ······································…… 20

GB/T18837-2002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ARI340/360-2000商业和工业用单元式空调和热泵设备》,制冷(热)量试验 方法非等效采用 ASHREA37-1988《单元式空调机和热泵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广东顺德美的冷气机制 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敏张秀平、王莉伍光辉、毛守博廖建龙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解释

GB/T 18837-2002 前 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ARI 340/360-2000+商业和工业用单元式空调和热泵设备》,制冷(热)量试验 方法非等效采用ASHREA 37-1988((单元式空调机和热泵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广东顺德美的冷气机制 造有 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敏、张秀平、王莉、伍光辉、毛守博、廖建龙。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解释

GB/T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双制冷循环系统和多制冷循环系统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eqv IEC68-2-11:1981)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7758-199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JB8655-1997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 T72491994制冷设备术语 J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 heat pump)unit 台或数台风冷室外机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构成单一制冷循环 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提供处理后的空气 通过转换制冷系统制冷剂流向,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室内机制冷(热)量 refrigerating( heating) capacity of indoor machi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室内机(单台)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排去(放出)的热量,单 3.4 制冷(热)量 refrigerating( heat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排去(放出)的热量,单位:W

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 (热泵)机组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双制冷循环系统和多制冷循环系统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Ka:盐雾试验方法 (eqv IEC 68-2-11:1981)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13306 标牌 GB/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JB 8655-1997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安全要求 JB/T 7249-1994 制冷设备 术语 定义 JB/T 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 (heat pump) unit 一台或数台风冷室外机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构成单一制冷循环 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提供处理后的空气。 热泵 heat pump 通过转换制冷系统制冷剂流向,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3.3 室内机制冷(热)f refrigerating (heating) capacity of indoor machine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室内机(单台)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排去(放出)的热量,单 位 :W o 3-4 制冷(热), refrigerating (heat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排去(放出)的热量,单位:W

GB/T18837-2002 最大配置率 maximum ordonnance rate 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之和与机组名义制冷量之比的最大值,单位:% 最小配量率 minimum ordonnance rate 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之和与机组名义制冷量之比的最小值,单位;%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 distributary disequilibrium rate of multi-connected a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的各室内机实测制冷(热)量与其名义制冷(热)量之差的 绝对值与其名义制冷(热)量之比,单位:% 室内机消耗功率 consumed power of indoor machine 单台室内机处于送风运行时消耗的功率,单位:W 39 制冷消耗功率 refrigerating consumed powe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在规定的制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制冷能效比(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規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制热性能系数(COP) coefficient 在规定的制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热量与制热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 3.13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IPLV(C)) refrigerating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个按附录A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描述部分负荷制冷效率的值,其值用W/W表示 3.14 热综合性能系数(PLv(H) heating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一个按附录A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描述部分负荷制热效率的值,其值用W/W表示。 3.15 空气焓差法 air enthalpy difference method 种测定机组能力的方法。 风参数、出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 与进风出风焓差的乘积确定机组的制冷(热)量 4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功能分为 代号省略 热泵型代号R(包括辅助电热装置d,不包括辅助电热装置可省略) 电热型 代号D

cB/T 18837-2002 3.5 最大配置率 maximum ordonnance rate 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之和与机组名义制冷量之比的最大值,单位:%。 3.6 最小It it率 minimum ordonnance rate 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之和与机组名义制冷量之比的最小值,单位:%。 3.7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 distributary disequilibrium rate of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 (heat pump) unit 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的各室内机实测制冷(热)量与其名义制冷(热)量之差的 绝对值与其名义制冷(热)量之比,单位:%。 3.8 室内机消耗功率 consumed power of indoor machine 单台室内机处于送风运行时消耗的功率,单位:W, 3.9 制冷消耗功率 refrigerating consumed power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o 3.10 制热消耗功率 heating consumed power 在规定的制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3.11 制冷能效比(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 表示。 3.12 制热性能系数(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的制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热量与制热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 表示。 3.13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refrigerating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一个按附录A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描述部分负荷制冷效率的值,其值用 W/W 表示。 3.14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 (H)) heating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一个按附录A中所述方法试验和计算的,描述部分负荷制热效率的值,其值用W/W 表示。 3.15 空气怡差法 air enthalpy difference method 一种测定机组能力的方法。它对机组的进风参数、出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 与进风、出风烩差的乘积确定机组的制冷(热)量。 4 型式、型号和基本参 数 4.1 型式 4.1.1 按功能分为: 单冷型 代号省略 热泵型 代号 R(包括辅助电热装置d,不包括辅助电热装置可省略) 电热型 代号 D

4.12按机组的结构形式分为 室内机 落地式代号L 壁挂式 吊顶式代号D 嵌入式代号Q 代号N 室外机 代号W 4.1.3按使用气候环境分为 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T3 52C 4.2型号 机组型号按附录B的规定编制 4.3基本参数 4.3.1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 43.2机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见表1 衰1正常工作环境温度 单位为C 气候类 机组式 TI 单冷型 18~43 泵型 4.3.3机组的名义制冷(热)量,机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热)量按表2的名义工况参数确定 表2试验工况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室外侧入口空气状态 试验条件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球温度 名义制冷 卫n 32士1.0 23±0,5 制冷试验最大运行 T22:1.019±05 制造厂推荐的最高温度 32±1.0 23士0.5 mn卫 21±1.0

GB/T 18837-2002 4.1.2 按机组的结构形式分为: 室 内机 : 落地式 代号L 壁挂式 代号 G 吊顶式 代号 n 嵌人式 代号 Q 暗装式 代号 N 风管式 代号 F 室外机 : 代号 W 4.1.3 按使用气候环境分为: 类型 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T l 43-C T2 35C T3 52C 4.2 型号 机组型号按附录B的规定编制。 4.3 基本参数 4.3.1 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 V单相或 380 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 50 Hz, 4.3.2 机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见表 1, 裹 , 正常工作环境通度 单 位 为 C 机 组 型 式 气 候 类 型 T 1 T 2 T 3 单冷型 18^-43 10^.35 21^-52 热 泵 型 一 7- 43 一 7^ 35 一 7^-52 电 热 型 - 43 ^-35 --52 机组的名义制冷(热)量,机组室内机的名义制冷(热)量按表 2的名义工况参数确定。 表 2 试验工况 单位为℃ 试 验 条 件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室外侧入口空气状态 干球温度 湿 球 温 度 干 球 温 度 湿 球 温 度 . 制 冷 试 验 名 义 制 冷 T l 27 19 35 24 T 2 21 15 27 19 T 3 29 19 46 24 最 大 运 行 T l 32士 1.0 23士 0. 5 T2 27士 1.0 19士 0. 5 制造厂推荐的最高温度 T 3 32士 1.0 23士0.5 冻 结 T 1 21士 1.0 15士0.5 21士 1.0 10士 1.0 21士 1.0 T2 T3

GB/T18837-2002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试验条件 室外入口空气状态 7球温度 湿球温度 最小运行 21±1.0 15土0.5 10±1.0 制冷试验 凝露 凝结水排除 27±1.0 24±0.5 27±1.0 高温 超低温 制热试验 最大运行 15±0.5 15以下 我图酸其黑行购在外人口空气态,干要二7cm 球温度一8℃的 工况下试验 适应干湿球温度影响室内侧换热的装置 4.34现场不接风管的机组,机外静压为0Pa;接风管的机组应标称机外静压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机组应按铭牌标示的气候类型进行性能试验,对于使用两种以上气候类型的机组应在铭牌标出 的每种气候类型工况条件下进行试验。 5.1.3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4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5涂漆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 516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1.7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1.8带有远距离操作装置(遥控器)的机组,除了机组开关或控制器之类操作外,应是不会使电路闭 合的结构 5.19机组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5.1.10机组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保证机组表面不应结露,应无毒、无异味且为难燃材料,材 料应符合GB8624-1997要求 5.1.11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 5.1.12机组结构和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和可作为再生资源而利用的材料 51.13机组电镀件要求 按6.322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2,大于100cm2的试件,每

GB/T 18837-2002 表 2(续) 单 位 为 C 试 验 条 件 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室外侧人口空气状态 干球温度 湿 球 温 度 干 球 温 度 湿 球 温 度 . 制 冷 试 验 最 小 运 行 T 1 21士 1.0 15士0. 5 18士 1.0 10士 1.0 21士 1.0 T 2 T3 凝 露 凝 结 水 排 除 27士 1.0 24士0.5 27士 1.0 24士0.5 制 热 试 验 热 泵 名 义 制 热 高 温 20 7 6 低温 2 1 超 低 温 一 7 一 8 最 大 运 行 27士 1.0 21士 1.0 15士0. 5 最小运行b 20 15 一 5 一 6 融 霜 20 15以 下 2 1 电 加 热 器 制 热 20土 1.0 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外侧换热的装置。 b如果机组在超低温条件下运行,其最小运行试验应在室外侧人口空气状态:干球温度一7C,湿球温度一8℃的 工况下试验 c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内侧换热的装置. 现场不接风管的机组,机外静压为 0 Pa;接风管的机组应标称机外静压。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 1}1 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机组应按铭牌标示的气候类型进行性能试验,对于使用两种以上气候类型的机组应在铭牌标出 的每种气候类型工况条件下进行试验。 5.1.3 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4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5 涂漆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 5.1.6 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1.7 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1.8 带有远距离操作装置(遥控器)的机组,除了机组开关或控制器之类操作外,应是不会使电路闭 合的结构。 5.1.9 机组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5.1.10 机组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保证机组表面不应结露,应无毒、无异味且为难燃材料,材 料应符合GB 8624-1997要求。 5.1.11 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 机正常工作。 5.1.12 机组结构和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和可作为再生资源而利用的材料。 5.1.13 机组电镀件要求 按 6.3.22方法试验后 ,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 面积不应超过 1 mm,,大于 100 cm,的试件 ,每

GB/T18837-2002 100cm2试件镀层不超过2个锈点、锈迹;小于100cm2的试件,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5.1.14涂漆件的涂膜附着力要求 按6.3.23方法试验后,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15% 5.1.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 6,324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应小于20% 5.2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B865的规定(JB8655内噪声要求不包括) 53机组正常运转要求 机组应在制造厂标称的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包括室内、外机的最大高度差,室内、外机最 大管长,室内机之间的高差,最大配置率,最小配置率,最低环境温度制冷,最低环境温度制热 5.4.1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6.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 4.2运转 按6.3.2方法试验,所测电流、电压、输入功率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4.3室内机制冷量 按63,3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 5.4.4室内机消耗功率 按6.3.4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送风工况下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消耗功率的110% 54.5制冷量 按6,3,5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 5.4.6制冷消耗功率 按63.6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4.7室内机制热量 按637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最的92% 54.8制热量 按6.3.8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92% 54.9制热消耗功率 按6.39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4.10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 按63,10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热装置的消耗功率允差应为电热 装置额定消耗功率的-10%~+5% 54,11最大运行制冷 按6.3.11方法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机组在最大运行制冷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当机组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 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复位的,应连续运行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 再连续运行1h 54.12最大运行制热 按6.3.12方法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机组在最大运行制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当机组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

GB/T 18837-2002 100 cm,试件镀层不超过 2个锈点、锈迹;d、于 100 cm,的试件,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5.1门4 涂漆件的涂膜附着力要求 按 6. 3. 23方法试验后,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 15%. 5.1.1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 按 6.3. 24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应小于 20%, 5.2 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B 8655的规定(QB 8655内噪声要求不包括)。 5.3 机组正常运转要求 机组应在制造厂标称的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包括室内、外机的最大高度差,室内、外机最 大管长,室内机之间的高差,最大配置率,最小配置率,最低环境温度制冷,最低环境温度制热。 5.4 性能要求 5.4.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 6.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4.2 运转 按 6.3.2方法试验,所测电流、电压、输人功率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4-3 室内机制冷量 按 6.3.3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 92%. 5.4.4 室内机消耗功率 按 6. 3. 4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送风工况下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消耗功率的iio%. 5.4.5 制冷量 按 6. 3. 5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 5.4.6 制冷消耗功率 按 6.3.6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 11000, 5.4.了 室内机制热量 按 6.3.7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 92%. 5-4-8 制热量 按 6. 3.8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 92%. 5.4.9 制热消耗功率 按 6.3.9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 110写。 5.4-10 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 按 6.3. 10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热装置的消耗功率允差应为电热 装置额定消耗功率的一10% -+5%. 5.4-11 最大运行制冷 按 6. 3.11方法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机组在最大运行制冷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当机组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 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 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 30 min复位的,应连续运行 1 h;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 5 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 10 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 再连续运行 1 ho 5.4门2 最大运行制热 按 6.3.12方法试验时,机组各部件不应损坏,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机组在最大运行制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当机组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 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 5

B/T18837-2002 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 行1ha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 再连续运行Ih 5413室内机最小运行制冷 按6.3.13方法试验时,机组在停机10min后起动,连续运行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室内 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 5414最小运行制热 按6314方法试验时,机组在试验运行期间,安全装置不应跳开 54.15室内机冻结 按6.3,15a)方法试验时,机组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50 按63,15b)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不应有冰掉落、水滴滴下或吹出 5.4.16室内机凝露 按63,16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箱体外表面凝露不应有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5.4.17室内机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6.3,17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应具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不应有水从机组中溢出或吹出 54.18自动除霜 按6.3.18方法试验时,要求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中,室内机的 送风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min融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5C;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 按6.3.19测量机组的噪声,噪声测量值不应超过表3、表4的规定 表3室内机噪声限值(声压级) 单位为dB(A 室内机噪声 名义制冷量/W 不接风曾 接风管 ≤2500 2529 表4室外机噪声限值(声压级) 名义制冷量/W 室外机噪声 14001~28000 65 28001~56000 56001~84000 ≥84001

GB/T 18837- 2002 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 30 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 行 1 h; 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 5 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 10 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 再连续运行 1 h. 5.4.13 室内机最小运行制冷 按 6.3.13方法试验时,机组在停机 10 min后起动,连续运行 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室内 机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 50%, 5.4.14 最小运行制热 按 6.3.14方法试验时,机组在试验运行期间,安全装置不应跳开。 5.4.15 室内机冻结 按 6. 3. 15a)方法试验时,机组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 50%. 按 6. 3. 156)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不应有冰掉落、水滴滴下或吹出。 5.4.16 室内机凝露 按 6.3.16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箱体外表面凝露不应有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5.4.17 室内机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6.3.17方法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应具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不应有水从机组中溢出或吹出。 5.4.18 自动除霜 按 6. 3.18方法试验时,要求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 Yo;在除霜周期中,室内机的 送风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 min.融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50C;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 5.4.19 噪声 按 6.3.19测量机组的噪声,噪声测量值不应超过表3、表 4的规定。 表 3 室内机噪声限值(声压级) jWft* dB (A) 名义制冷量/W 室 内 机 噪 声 不 接 风 管 接 风 管 簇 2 500 40 42 2 501^ 4 500 43 45 4 501^-7 000 50 52 7 001^-14 000 57 59 > 14 001 60 62 表 4 室外机噪声限值(声压级) 单位为dB(人) 名义制冷量/W 室 外 机 噪 声 < 7 000 60 7 001^ 14 000 62 14 001^ 28 000 65 28 001^-56 000 67 56 001^ 84 000 69 )84 001 72

GB/T18837-2002 54.20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5规定的92%,其值为005的倍数。 5.4.21制热综合性能系数(PIV(H)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5规定的92%,其值为0.05的倍数 褒5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与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 名义制冷量/W IPLV(C),IPLV (H)/CW/w) 28001~8400 ≥8400 5.4.22热泵型机组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6试验 6.1试验条件 61.1机组室内机制冷量和制热量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17758-1999附录A的规定 61.2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17758-1999附录A的规定。 61.3机组制冷(热)综合性能系数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17758-199附录A的规定 614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试验的试验装置按附录C和GB/T17758-199附录A的规定 61.5试验工况见表2,按机组气候类型分类选用相应工况进行试验 61.6测量仪表的一般规定 验用仪表应经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17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仪器仪衰的型式及精度 精度或准确度 水银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空气温度±a,1c 温度测量仪表 流量测量仪表 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 制冷剂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表、变送器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风管静压士2,45PB 指示式 0.5级精度 电量测量仪表 积算式 1.0级精度 质量测量仪表 测定质量的士1,0% 转速仪表 械式、电子式 测定转速的士1.0% 气压测量仪表(大气压力) 压表、气压变送器 时间测量仪表 测定经过时间的士0.2% 注:嗓声测量应使用I型或I型以上的精确级声级计 6.1.8机组进行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GB/T 18837-2002 5.4-20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C) )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5规定的920o,其值为0.05的倍数。 5.4.21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5规定的92%,其值为0.05的倍数。 表 5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C”与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 名义制冷量/W IPLV(C),IPLV(H)/(W /W ) 毛 28 000 3.00 28 001^ 84 000 2.95 > 84 001 2.90 22 热泵型机组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6 试验 6.1 试验条件 6.1.1 机组室内机制冷量和制热量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 17758-1999附录 A的规定。 6.1.2 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 17758-1999附录A的规定。 6.1.3 机组制冷(热)综合性能系数试验的试验装置按GB/T 17758-1999附录A的规定。 6.1.4 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试验的试验装置按附录C和GB/T 17758-1999附录A的规定。 6.1.5 试验工况见表 2,按机组气候类型分类选用相应工况进行试验。 6.1.6 测量仪表的一般规定 试验用仪表应经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7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应符合表 6的规定。 表 6 仪器仪衰的型式及箱度 类 别 型 式 精度或准确度 温 度 侧 量 仪 表 水银玻璃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 偶 空气温度 土。.1C 水温 士。.1 `C 流量测量仪表 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 测量流量的士1.0% 制冷剂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表、变送器 测量压力的士2. 0%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风管静压 士2. 45 Pa 电量侧量仪表 指示式 。.5级精度 积算式 1.。级精度 质量侧量仪表 侧定质全的士1.0% 转 速 仪 表 机械式、电子式 侧定转速的士1.0yo 气压测量仪表(大气压力) 气压表、气压变送器 大气压读数的士。.I% 时间测量仪表 秒 表 测定经过时间的士。.2% 注:嗓声测量应使用 I型或 工型以上的精确级声级计。 8 机组进行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 7的规定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