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 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 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 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 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 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 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 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 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 《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 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 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 思国的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 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 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 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 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 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 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 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 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 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 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 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期)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 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 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 Lammer 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 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 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 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 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 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 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 和介绍。1940 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 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 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 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 《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 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 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 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 思国的诗词。1957 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 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 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 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 24 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 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 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 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 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 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 年 9 月 9 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 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 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 28 个 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 年期)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 年 12 月 24 日-2002 年 9 月 9 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 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 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 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 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1929 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 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 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