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法和个别认定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自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有四种情形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计划重组的应收款项”,“关联方 之间的应收款项”,“无确凿证据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与企业的其他 应收款项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 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能全额计提。但是,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关联方(债务单位)已 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以及不准备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 计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在企业中,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会计核算原则或 方法上的变化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而将会计核算比例、年限等数量上的变化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如果同时发生方法和比例上的变化,分不清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应按会计估计变更来 处理。企业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这种情况既具有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如按应收款项余额计提坏 账准备改为按应收款项账龄分别计提坏账准备),又具有会计核算比例的变化(如原实行统一的计提比例 改为实行不同的计提比例),因而从形式上无法区分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这时应按会计 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次根据会计制度要求而发生的变更,即企 业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这种情况虽然同 时发生了方法和比例上的变化,但从实质上是根据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发生的会计核算方法上的 变化,这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比如,某企业原来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00年按 国家新发布的会计制度规定,改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逾期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按20%计 提坏账准备,逾期二年至三年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按10%计提坏账准备,逾期二年以下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按5%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这一事项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来处理。2001年由于企业采取了加速货款回笼的 措施,逾期两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大为降低,企业决定坏账准备由账龄分析法恢复为应 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统一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这一事项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来处 理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当期应提取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一期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2.赊销百分比法 与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不同,赊销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不考虑以前已经计提的坏账准 备数额,而是简单地累计每期应计提数,会使坏账准备的累计金额逐渐增大。由于赊销百分比法可根据本 年度实际的赊销情况、信用政策修正坏账率,因此本年度确定的坏账与本年的销售赊销金额相配合,本年 度坏账准备计提数不受以前年度坏账准备余额的影响 账龄分析法法和个别认定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自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有四种情形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计划重组的应收款项”,“关联方 之间的应收款项”,“无确凿证据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与企业的其他 应收款项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 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能全额计提。但是,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关联方(债务单位)已 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以及不准备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 计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在企业中,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会计核算原则或 方法上的变化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而将会计核算比例、年限等数量上的变化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如果同时发生方法和比例上的变化,分不清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应按会计估计变更来 处理。企业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这种情况既具有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如按应收款项余额计提坏 账准备改为按应收款项账龄分别计提坏账准备),又具有会计核算比例的变化(如原实行统一的计提比例 改为实行不同的计提比例),因而从形式上无法区分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这时应按会计 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次根据会计制度要求而发生的变更,即企 业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 3‰-5‰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这种情况虽然同 时发生了方法和比例上的变化,但从实质上是根据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发生的会计核算方法上的 变化,这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比如,某企业原来按应收账款余额的 5‰计提坏账准备,2000 年按 国家新发布的会计制度规定,改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逾期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按 20%计 提坏账准备,逾期二年至三年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按 10%计提坏账准备,逾期二年以下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按 5%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这一事项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来处理。2001 年由于企业采取了加速货款回笼的 措施,逾期两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大为降低,企业决定坏账准备由账龄分析法恢复为应 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统一按应收账款余额的 5%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这一事项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来处 理。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当期应提取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期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2.赊销百分比法 与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不同,赊销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不考虑以前已经计提的坏账准 备数额,而是简单地累计每期应计提数,会使坏账准备的累计金额逐渐增大。由于赊销百分比法可根据本 年度实际的赊销情况、信用政策修正坏账率,因此本年度确定的坏账与本年的销售赊销金额相配合,本年 度坏账准备计提数不受以前年度坏账准备余额的影响。 3.账龄分析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