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16卷 ∫)变化趋势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各钢M、F,相对量的多少则取决于钢的合金化程度. 显微组织定量中,除M、F,外,剩余的就是M群岛区内的铁素体(FM),其体积百分 数f,=100-(M+f,).终轧温度和轧后冷速对fr.的影响结果略. 轧制热变形对试验钢∫:,的影响如图5所 80T 示.可以看出,轧制变形对试验钢F。的析出 70 有较强的促进作用,F,析出的多少直接影响 剩余奥氏体的淬透性,从而影响M量及其形态· 60 6 D 2.3合金化程度及热轧工艺参数对fM及 &50 A. ,的影响 H 40 根据组织定量结果,综合考虑C、Mn,Si 30L 元素对相关组织参量的影响,不同成分的试 0.572 验钢在950℃终轧、1℃/s冷却后得到的 轧制真应变 可用下式求得: 图5轧制变形对∫,的影响(终轧温度: fM(%)=300C.+43CMa+4Cs-104(1) 900℃,轧后冷速05℃/s) 同理:900℃终轧、0.5℃/s冷却后的fF可由 Fig.5 The effect of rolling deformation on the 下式求得: vohme fraction of F of experimental steels fr(%)=283.06-669.4Cc-83.32CMa+17.86Cs (2) 利用式(1)、(2)计算的人及,值与实测值符合得很好,偏差小于±1.0%.从以上两 式还可看出,碳和锰强烈抑制试验钢中F。的析出,但却使M量增加较多.硅对F。的析出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轧后冷速对M量影响较小,本文只考虑终轧温度对M量的影响.但对F。来说, 则需同时考虑轧后冷速(v)和终轧温度(T刀的影响,试验用钢经不同工艺条件轧制得到 的M和,可由下式求得: fx(T)=fM(%)+0.174-0.432(950-T)/50+0.657[(950-T)/50]2 (3) f(T,0.5℃/s)=f(%)-0.519-3.558(T-900)/50-1.13[(T-900)/50]2 (4) f(T,D)=fr(T,0.5℃/s)+6.96(0.5-v) (5) 式中,人(%)及fF(%)即式(1)、(2)表达式· 利用式(1)~(5)求得的人及,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如图3所示.除个别点外,大 部分相关点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 D、J两钢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经850℃终轧后,组织中马氏体量分别为22.8%及 16.7%(测定相对误差小于3%5据上式,相应的计算值分别为22.99%及17.01%.60t工业 转炉冶炼的成分相近钢的热轧材,850℃终轧后组织中马氏体量的实测值与相应计算值分别 为18%±0.96%及18.17%. 2.4热轧工艺参数对试验钢性能的影响 终轧温度对试验钢硬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这种影响较小(HΨ<20),这和终轧温度对人的 影响是一致的,试验得到试验钢的硬度与人呈线性关系,即:1 5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61 卷 fr p ) 变化趋势 的影 响是 相 同的 · 而各钢 M 、 F p相 对量 的多 少则 取决 于钢 的合金 化程度 · 显微组 织定 量 中 , 除 M 、 F p 外 , 剩 余的就是 M 群 岛 区 内 的 铁素 体 ( F M ) , 其 体 积 百 分 数介 。 一 10 一 编 十介 p .) 终轧温 度和 轧后 冷速 对 f 。 、 . 的影 响结 果略 · 轧制 热变形 对试验 钢 fr p 的影 响如 图 5 所 示 . 可 以 看 出 , 轧 制 变形 对试验 钢 F 。 的析 出 有 较 强 的促进作用 . F 。 析 出的多少 直接 影 响 剩余奥氏体的淬透性 , 从而影 响M 量及其形态 . 岁 . 俄 2 . 3 合金 化 程 度 及 热轧 工艺 参数对 几 及 介 p 的影 响 根据 组织 定量 结果 , 综合考 虑 C 、 M n 、 iS 元素 对相 关组 织参 量 的影 响 , 不 同成分 的试 验 钢 在 9 50 ℃ 终 轧 、 1 ℃ / s 冷却后 得 到 的 几 可用下 式求 得 : 几 ( % ) = 3X() C 。 + 4 3 C M n + 4 sC l 一 10 4 ( l ) 同理 : 9 0 ℃ 终 轧 、 .0 5 ℃s/ 冷 却后 的fr p可 由 下 式求 得 : } 一洲声州一一一 口 . J 1 , 一 } 。 D 一一洲日 , ^ 歹布〕 Z飞 ` H一 一芍 . 0 一0 . 5 7 2 轧制真应变 图 5 车L制 变形对介 , 的影响 (终轧温度: 夕阳 ℃ , 轧后冷速 舫℃ / s) f 飞 . 5 11 比 e压过 of 耐i嗯 血肠. 圈位扣 . 舰 , 确皿旧 五, ` 佣 ` .r ` e x脚向幽间 日践七 j ; p (% )一 2 8 3 · 0 6 一 6 69 · 4 cC 一 8 3 · 3 2 喘 n + 17 · 86 sC i ( 2 ) 利 用式 ( l ) 、 (2 ) 计算 的 几 及 介 p 值 与 实测 值 符 合 得 很好 , 偏 差 小 于 士 1.0 % · 从 以 上 两 式 还可 看 出 , 碳 和锰 强烈 抑制 试验 钢中 F 。 的析出 , 但却使 M 量 增 加 较 多 . 硅 对 F , 的 析 出 有 一定 的促 进作 用 . 由于 轧后 冷 速 对 M 量 影 响较 小 , 本 文 只 考虑 终 轧温 度 对 M 量 的影 响 . 但 对 F 。 来说 , 则需 同时考 虑轧 后冷 速 ( v) 和 终轧 温度 ( 力 的影 响 . 试 验用 钢 经不 同工 艺 条 件 轧 制 得 到 的 几 和 fr p 可 由下式 求得 : 几 (乃 = 几 (% ) + 0 . 174 一 0 . 4 3 2 ( 9 5 0 一 T ) / 50 + 0 . 6 5 7 【( 9 50 一 T ) / 50 』 ’ ( 3 ) 介 p ( T , o · s oC / s ) = 介 p ( % ) 一 o · 5 1 9 一 3 · 5 5 8 ( T 一 9 0 ) / 5 0 一 l · 13 [ ( T 一 9 0 ) / 5 0 ] ’ ( 4 ) fr p ( T , v )一 fr p ( T , o · s oC / s ) + 6 · 9 6 ( o · 5 一 v ) ( 5 ) 式 中 , 几 ( % ) 及 介 p ( % ) 即式 ( l ) 、 ( 2 ) 表 达式 . 利 用式 (l ) 一 ( 5) 求 得 的 几 及 fr p 计算 值 与实测 值 的 比较如 图 3 所示 · 除个别 点外 , 大 部分相 关点 的计 算值与实 测值符合得 较好 . D 、 J 两 钢 在 工 业 生 产 条件 下 , 经 8 50 ℃ 终 轧后 , 组 织 中 马 氏 体量 分别 为 2 名% 及 .16 7 % ( 测 定相 对误差 小 于 3 % ) ; 据上式 , 相 应的计算 值分别 为 2 .9 9 % 及 17 .0 1% . 6 0t 工 业 转 炉冶 炼的成分 相近 钢 的热轧材 , 8 50 ℃ 终轧后 组织 中马氏体量 的实测值与相 应计算值分别 为 18% 士 0 . 9 6 % 及 18 . 17 % . 2 . 4 热 轧工 艺参数对试验钢性能 的影响 终轧 温度 对试 验钢 硬度 的影 响试 验表 明 , 这种 影 响较小 ( H v < 2 0) , 这 和终 轧温 度 对几 的 影 响是 一致 的 . 试 验得 到试 验钢 的硬度 与 几 呈 线性 关系 , 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