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条件,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可以增加放款,通过银 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贴现率一般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准备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 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准备率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4分) (3)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 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增加货 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 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4分) 2.(10分)解题思路: (1)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分) (2)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 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2分) (3)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 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 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称长期,总供给曲线。(3分) (4)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即构成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AD 与总供给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 当其它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量的增加,我们获得的产出 增量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其他的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量的 增加,每一单位该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基本的关系。当更多的投入,例如学习时间,被追加于其他 投入要素上时,单位时间所能起的作用越来越少。甚至使你根本想不起第三个小时中所学的 任何东西,所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 1183条件,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可以增加放款,通过银 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贴现率一般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准备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 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准备率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4分) (3)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 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增加货 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 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4分) 2. (10分)解题思路: (1)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 ,国民收人为横坐标的坐标 系中,总需求 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分) (2)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 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2分) (3)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 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 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 ,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 ,称长期总供给曲线。(3分 ) (4)将总需求曲线 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 一起即构成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 AI) 与总供给 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人水平为 Y},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oo (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IJ分) 当其它要素投人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FI3'的增加,我们获得的产出 增量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其他的要素投人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人量的 增加,每一单位该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基本的关系。当更多的投人,例如学习时间,被追加于其他 投入要素上时,单位时间所能起的作用越来越少。甚至使 你根本想不 起第三个 小时 中所学 的 任何东西 ,所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 1183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