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迁移目的和迁移行为的自我主导能力。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户籍制 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完善,迁移的制度约束正在弱化, 迁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主行为。 2.辨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两个方面,都是指人口在一定的空间地域或社会范围 内的移动。由于人口迁移行为涉及两个地域,而界定和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将迁移 人口与流动人口、通勤人口区分开来就更加复杂。相对于人口迁移,从狭义上讲,人口流动 是指人口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范围内非定居性的移动。人口流动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基本要素:一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常住地:二是跨越一定的地域空间:三是在流入 地的居住是暂时性的:四是在移动过程中有往返的意愿或行为。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1)改革开放前 第一阶段,人口迁移较为自由活跃时期(1949~1957年)。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 人口迁移。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到8400多万,比1949年增加了3500多万,其中 机械增长占56%,是人口向城镇迁移最活跃的时期。其次,这一期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 式确立,对中国人口迁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人口迁移受到政策严控时期(1958~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 条例》的颁布确立了二元户籍制度,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乃至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口迁移形式。主要是在严格户籍制 度的约束以及一系列具体迁移政策引导下进行的非自愿迁移。第二,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 在政府动员下大规模的从城市流向农村的逆向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 进”和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时期,大批复员军人等返乡 务农。1964年开始“三线建设”,这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人口迁移过 程。“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间,以学生录取分配和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原因的正常迁移人 口大为减少,而约17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1000万下放干部成为迁移人口的主体。 (2)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迁移总量明显增加,是人口迁移稳步增长向、迁移目的和迁移行为的自我主导能力。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户籍制 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完善,迁移的制度约束正在弱化, 迁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主行为。 2.辨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两个方面,都是指人口在一定的空间地域或社会范围 内的移动。由于人口迁移行为涉及两个地域,而界定和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将迁移 人口与流动人口、通勤人口区分开来就更加复杂。相对于人口迁移,从狭义上讲,人口流动 是指人口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范围内非定居性的移动。人口流动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基本要素:一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常住地;二是跨越一定的地域空间;三是在流入 地的居住是暂时性的;四是在移动过程中有往返的意愿或行为。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1)改革开放前 第一阶段,人口迁移较为自由活跃时期(1949~1957 年)。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 人口迁移。1957 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到 8 400 多万,比 1949 年增加了 3 500 多万,其中 机械增长占 56%,是人口向城镇迁移最活跃的时期。其次,这一期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 式确立,对中国人口迁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人口迁移受到政策严控时期(1958~197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 条例》的颁布确立了二元户籍制度,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乃至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口迁移形式。主要是在严格户籍制 度的约束以及一系列具体迁移政策引导下进行的非自愿迁移。第二,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 在政府动员下大规模的从城市流向农村的逆向人口迁移。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由于“大跃 进”和 1959~1961 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时期,大批复员军人等返乡 务农。1964 年开始“三线建设”,这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人口迁移过 程。“文化大革命”的 10 年期间,以学生录取分配和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原因的正常迁移人 口大为减少,而约 1 700 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 1 000 万下放干部成为迁移人口的主体。 (2)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迁移总量明显增加,是人口迁移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