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 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2.掌握溃疡病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3.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因、病理变化、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4.掌握肝硬变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5.掌握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病理改变 二、 知识点纲要 (一)慢性胃炎: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般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加。可分为下列四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特点是: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腺化生,固有层内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二)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反复 发作呈慢性经过,鉴于其发生于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病。十二指肠溃 病较胃溃疡多见。前者占 70%后者占 25%,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只占 5%。临床上患者出 现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和嗳气等症状。 溃疡病的病变特点是: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愈近幽门处愈多见,尤多见于胃窦部。溃疡 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 2.5cm 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 净,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的幽门侧较浅,作阶梯状,即局部胃壁 各层相断为阶梯状显露。溃疡周围的胃粘膜皱壁因受溃疡底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呈放射状。镜 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上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 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十二 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相似,但十二指肠多发生在球部的前壁或后壁,溃疡一般较小,直径 常在 1cm 以内,溃疡较浅且易愈合。 合并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 、癌变。 (三)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弥漫性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 见传染病。依据引起肝炎病毒的类型不同将本病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五种。 基本病理变化: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均属于细胞弥漫性变质性炎症,病变包括: 肝细胞变性坏死。常见有两种类型的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 肝细胞坏死一般也有两种类型: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 点状坏死: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碎片状坏死: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 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大片坏死,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此外,还有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以及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临床病理类型:普通型病毒肝炎(分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与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普通型)肝炎:变性广泛(水肿),坏死轻微(点状坏死)。 慢性(普通型)肝炎:持续半年以上者。根据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分为下 述三型: 轻度慢性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急性重型肝 炎:起病急骤,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率高。临床上将本型肝炎称暴发型、电击型或恶性 肝炎。病变特点:肉眼呈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镜下大片坏死。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 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2.掌握溃疡病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3.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因、病理变化、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4.掌握肝硬变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5.掌握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病理改变 二、 知识点纲要 (一)慢性胃炎: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般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加。可分为下列四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特点是: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腺化生,固有层内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二)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反复 发作呈慢性经过,鉴于其发生于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病。十二指肠溃 病较胃溃疡多见。前者占 70%后者占 25%,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只占 5%。临床上患者出 现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和嗳气等症状。 溃疡病的病变特点是: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愈近幽门处愈多见,尤多见于胃窦部。溃疡 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 2.5cm 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 净,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的幽门侧较浅,作阶梯状,即局部胃壁 各层相断为阶梯状显露。溃疡周围的胃粘膜皱壁因受溃疡底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呈放射状。镜 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上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 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十二 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相似,但十二指肠多发生在球部的前壁或后壁,溃疡一般较小,直径 常在 1cm 以内,溃疡较浅且易愈合。 合并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 、癌变。 (三)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弥漫性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 见传染病。依据引起肝炎病毒的类型不同将本病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五种。 基本病理变化: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均属于细胞弥漫性变质性炎症,病变包括: 肝细胞变性坏死。常见有两种类型的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 肝细胞坏死一般也有两种类型: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 点状坏死: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碎片状坏死: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 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大片坏死,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此外,还有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以及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临床病理类型:普通型病毒肝炎(分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与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普通型)肝炎:变性广泛(水肿),坏死轻微(点状坏死)。 慢性(普通型)肝炎:持续半年以上者。根据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分为下 述三型: 轻度慢性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急性重型肝 炎:起病急骤,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率高。临床上将本型肝炎称暴发型、电击型或恶性 肝炎。病变特点:肉眼呈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镜下大片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