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外国文学评论No.2,2012 偏离,故在评论中往往被忽略。①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昔日和今日老板 情感和精神上的不同呢?老板和他儿子的实质关系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上引 片段是全文中唯一描写了父子关系之处。儿子是老板事业的唯一继承人,老板的 回忆一直围绕他期盼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和这一盼头的破碎展开,没有任何对家庭 亲情本身的描写。也就是说,在老板眼里,儿子只是继承发展他的事业、给自己 在生前和死后带来荣耀的工具,他为了儿子辛勤工作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 虚荣心,他对儿子阵亡的噩耗感到万分悲伤实际上是在为自已失去唯一继承其事 业的工具而悲伤。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老板近来通过其他方式—将办公室整 装一新,与虚弱无助的朋友的对比,朋友的恭维等—找回了自己的自傲,满足 了自己的虚荣心。他不再把虚荣自傲建立在儿子对其事业的继承上,尽管失去了 儿子,他照样能够活得潇洒自得,这是他不再能为儿子掉眼泪的深层原因。曼斯 菲尔德之所以会在简短的篇幅里,下如此重的笔墨来戏剧性地表达老板极力欲哭 而不得,是为了反讽自私虚荣的老板只是把儿子当成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老板简短的回忆突出了儿子给自己带来的荣耀:“他这个做父亲 的受到过多少人的祝贺!”也正是因为虚荣心,他无法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而 是自我欺骗地总是“看到他面目不改,整整齐齐地穿着军服,躺在那儿,永远睡 着不醒”。曼氏笔下的“说来也怪”暗暗带上了反讽的口吻。这种反讽在叙事进 程走到“照片上的表情不自然。脸色冷冰冰,甚至可说是面色严厉”时变得更 为强烈。照片是不会变化的,老板眼中儿子表情的变化反映的是老板自己心理的 变化(已经通过其他方式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不再为丧子而悲伤)。作者采用 冷冰冰”来暗指父亲对儿子缺乏真正的爱,只是把儿子当成满足自己虚荣心的 工具,而“严厉”(stem)一词则暗含作者对老板自私虚荣的批评立场。 由于没有看到围绕对老板虚荣自傲的反讽展开的隐性叙事进程,无法解释老 板从悲伤到不悲伤的变化,有的批评家有意无意地只看其中一面。内森认为老板 不能为死去的儿子掉眼泪是因为儿子不听他的话,去参军打战”②。这完全忽略 了老板当初为失去儿子万分悲伤,只是在通过其他途径满足了自己的虚荣自傲 后,才不再能掉眼泪。与此相对照,托马斯仅关注老板丧子的悲伤,把老板不能 ①有些批评家对此处的故事事实视而不见,认为老板和六年前一样悲伤,详见 Patrick D. Morrow, Katherine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1993, p. 103; Bernard E. Peltzie,"Teaching Meaning Through Structure in the Short Story, The English Journal 55. 6(1966), p. 708. 2 Rhoda B. Nathan, Katherine Mansfield, New York: Continuum, 1988, p 10 128 国家哲学社会 期刊数据外 国文学评论 No.2,2012 偏离 ,故在评论 中往往被忽略 。① 那么 ,究竟是什么 因素造成 了昔 日和今 日老板 情感和精神上的不同呢?老板和他儿子的实质关系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上引 片段是全文中唯一描写了父子关系之处 。儿子是老板事业 的唯一继承人 ,老板的 回忆一直围绕他期盼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和这一盼头的破碎展开 ,没有任何对家庭 亲情本身的描写。也就是说 ,在老板眼里 ,儿子只是继承发展他 的事业 、给 自己 在生前和死后带来荣耀 的工具 ,他为了儿子辛勤工作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 自己的 虚 荣心 ,他 对儿子 阵 亡 的噩耗感 到万 分 悲伤实 际上 是在 为 自己失 去 唯一 继 承其 事 业的工具而悲伤。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 ,老板近来通过其他方式——将办公室整 装一新 ,与虚弱无助的朋友的对比,朋友的恭维等——找回了 自己的自傲 ,满足 了 自己的虚荣心 。他不再把虚荣 自傲建立在儿子对其事业的继承上 ,尽管失去 了 儿子 ,他照样能够活得潇洒 自得 ,这是他不再能为儿子掉眼泪的深层原因。曼斯 菲尔德之所 以会在简短的篇幅里 ,下如此重 的笔墨来戏剧性地表达老板极力欲哭 而不得 ,是为 了反讽 自私虚荣的老板只是把儿子当成 了满足 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 值得注意的是 ,老板简短的回忆突出了儿子给 自己带来 的荣耀 :“他这个做父亲 的受到过多少人的祝贺 !”也正是 因为虚荣心 ,他无法接受失去儿子 的现实,而 是 自我欺骗地总是 “看到他面 目不改 ,整整齐齐地穿着军服 ,躺在那儿 ,永远睡 着不醒”。曼 氏笔下的 “说来也怪 ”暗暗带上 了反讽 的口吻。这种反讽在叙事进 程走到 “照片上的表情不 自然。脸色冷冰冰 ,甚至可说是面色严厉” 时变得更 为强烈。照片是不会变化 的,老板眼中儿子表情的变化反映的是老板 自己心理的 变化 (已经通过其他方式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不再为丧子而悲伤 )。作者采用 “冷冰冰”来暗指父亲对儿子缺乏真正的爱 ,只是把儿子当成满足 自己虚荣心的 工具 ,而 “严厉” (stern)一词则暗含作者对老板 自私虚荣的批评立场。 由于没有看到围绕对老板虚荣 自傲 的反讽展开的隐性叙事进程 ,无法解释老 板从悲伤到不悲伤的变化 ,有 的批评家有意无意地只看其 中一面。内森认为老板 “不能为死去的儿子掉眼泪是 因为儿子不听他 的话 ,去参军打战”②。这完全忽略 了老板当初为失去儿子万分悲伤 ,只是 在通过其他途径满足 了 自己的虚荣 自傲 后 ,才不再能掉眼泪。与此相对照 ,托马斯仅关注老板丧子的悲伤 ,把老板不能 ① 有些批评家对此 处 的 故 事 事 实 视 而 不 见 ,认 为 老 板 和 六 年 前 一 样 悲 伤 ,详 见 PatrickD.Morrow,Katherir~ Mansfield'sFiction,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PopularPress,1993,P.103;BernardE.Peltzie,“TeachingMeaningThrough StructureintheShortStory,”TheEnglishJournal55.6 (1966),P708。 ② RhodaB.Nathan,KatherineMar~field,NewYork:Continuum,1988,P.10l · 128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