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期 国宏伟等:等温固定床多球团还原模型 .167· 由图7(a)可知:当床层高度为42mm时,由模 由图8(a)可知:在反应初期床层底部反应迅 型计算所得到的床层平均转化率与实测平均转化率 速,床层中上部反应速率降低,但是随着反应时间 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床层的底部和顶部转化率之间 的推移,在反应中期,底部与顶部的反应速率逐渐 差距不大: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顶部还原性气体 趋于一致,这一点由转化率曲线逐渐趋于一条直线 CO浓度与床层平均还原性气体浓度之间的差距有 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到了反应末期,由于 减小的趋势 床层底部球团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反应过程中内书扩 对比图7(b),当床层的高度增至82mm时,由 散阻力增大,造成反应速率的下降,而此时位于床 模型计算得到的床层平均转化率与实测平均转化率 层上部的球团转化率相对底部球团来说较小,反应 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除了在反应初期部分数据保 过程中内扩散阻力增大,造成反应速率的下降,而 持一致外,其余部分实测所得到的值均高于计算所 此时位于床层上部的球团转化率相对底部球团来说 得到的平均值.这主要是由于实际反应过程中球团 较小,反应速率较快,这也使得床层上部球团反应 还原本身反应放热造成非等温的还原环境,与模型 转化速度加快. 的等温假设之间相矛盾造成的,加之实验后发现的 根据转化率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样能够得 床层上部球团由于体积膨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裂纹 到床层内浓度的分布.由图8(b)可以看出:反应初 和黏接,这些也都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另外,床层 期浓度分布曲线呈现内凹的趋势;随着反应的进行 高度增加之后,底部和顶部的转化率差距与42mm 进入还原中期后浓度分布曲线逐渐变为直线:到了 相比明显增大,且在保持还原性气体C0流量不变 反应后期,浓度曲线又转而呈现出外凸的趋势 的情况之下,顶部还原气体的浓度降低.主要原因 当床层的高度增加后,也能得到以上同样的结 是气体穿过床层高度增加,在穿过床层过程中还原 论.当H=82mm时,床内的高度方向上转化率和 剂的消耗量增加 CO浓度的分布如图9所示. 1.0 1.0m 0.8 0.8 0.6 0.6 底部CO浓度 底高CC克年 0.4 顶部CO浓度 0.4 CO浓府 一顶部球团转化率 顶部球团转化率 0.2 。平均转化率测量值 一平均转化率 0.2 。平均转化率测量值 一平均转花率 一底部球团转化率 0.0 0.0 一底部就团转化率 0 20 40 6080 100 120140 0 6080 100 120140 t/min t/min (a) (b) 图7 模型计算转化率与实验测转化率对比.(a)H=42mm,T=1233K:(b)H=82mm,T=1233K Fig.7 Comparison of conversion rate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and measured in experiment:(a)H=42 mm,T=1233 K:(b)H=82 mm,T=1233K 1.0 1.0 7.87- 0.8 0.8 16.26- 32.32 0.6 0.6 50.7 70.6 0.4 0.4 90.47- 0.27.87162632.3250.770.63g0.4 10.22149.55mim 110.22 130.63 130.63 0.2 149.55 0.01 0.0 bp 0.0 0.2 0.4 0.6 0.8 1.0 0.0 0.2 0.4 0.6 0.8 (a) (b) 图842mm床层高度方向上转化率及CO浓度的分布,(a)转化率:(b)CO浓度 Fig.8 Distribution of conversion rate and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when H is 42 mm:(a)conversion rates (b)CO concentratio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