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T型汽车出现后,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们很快发现他们的设备不足以满足这种畅销产品 的要求。实际上公司1908年推出T型车时的组装技术与五年前公司刚成立时毫无二致 福特厂当时和其它汽车制造厂一样,依靠全能技工组装汽车。组装工都是多面手,当岗 位上的汽车部件一旦要变为成品时,他们就得走向下一道工序。后来程度有所改进。到1908 年,工厂设了传递工,组装工无须再离开岗位去取工具或零件。同时,组装分工越来越细 原来是一名技工“包干”,现在是由几名技工各负责特定的几项工序,同时组装同一辆汽车。 福特意识到公司的生产方式亟待改革,于是,1908年底,他决定请当时公认的工厂专 家沃尔特E·弗兰德斯进厂协助。弗兰德斯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经理。在工资条件 方面,福特提出,如果弗兰德斯能在12个月内生产出1万辆车,那么保证给他2万美元奖 金,这种做法尚无先例 弗兰德斯热衷于此种工作,并以自己的名誉担保。他日以继夜地干,为福特的技术管理 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彻底改造了福特厂,将设备加以改装,又添了新设备,同时简化了公司 的工资程序,最后,1万辆车的年度指标终于提前两天完成。由于他的努力,福特公司己基 本具备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接着,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市郊高原公园购买了大片廉价地皮,同时雇用了建筑师设计新 办公楼和工厂区。这个新厂是于1910年开工生产。福特厂组装方式的革命即是在这里进行。 福特及其工程师们作出的第一步重大改革,是在新建的部件中反复改组各部门的工序。 技术人员在部件车间的布局上抛弃了老一套的作法,吸收了弗雷德里克·W·泰勒数年前在 美国钢铁业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创造了新的汽车生产方式。福特的原则是:任何布局都 必须能使工件尽可能不受阻碍地从一台机床“流”向另一台机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 碍手碍脚的隔机搬运。到了1910年,福特厂在流水线生产方面已走到了同行业的最前列。 到1913年末,福特又进行了几次反复的技术革新,终于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先是在部 件生产中采用了传送带供应的方式,接着他们又将这种方式移植到车体组装中,将汽车组装 工序从头到尾都置于“运动之中”,这种方法一举将组装T型车的时耗缩短了50%强,创造 了汽车生产的新纪录。1914年1月,福特又进行了另一项重大革新,在高原公园厂安装了 第一条全过程链式总装传送带,其效果如同施展魔法。3个月后,福特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 世界纪录,它能在93分钟内从无到有地装成一辆汽车。至此,福特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线全 部完成。这在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篇,为其后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规定了模式 其后,福特继续致力于流水线的改进。在1920年,他实现了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愿 ,1925年,他创造了每10秒钟制造一辆汽车的纪录,在全世界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到本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日产汽车9000辆, 年销售汽车90万辆。福特的名字也和他的T型车一起传遍全世界。 评点: 福特的创业精神令人钦佩,但其战略眼光尤值称道: 首先是福特的创造性和划时代的发展策略一—设计一种简单实用、价格便宜、能大规模 生产的汽车,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策略。这一明智之举,一举奠定了福特 公司在汽车制造业的强者地位 其次是福特掀起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一一流水线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之成为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光辉典范 最后要强调的是福特的战略思想是成就整个福特汽车制造帝国的灵魂,其审时度势的决 策和前瞻性的眼光将是企业家们学习的榜样。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T 型汽车出现后,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们很快发现他们的设备不足以满足这种畅销产品 的要求。实际上公司 1908 年推出 T 型车时的组装技术与五年前公司刚成立时毫无二致。 福特厂当时和其它汽车制造厂一样,依靠全能技工组装汽车。组装工都是多面手,当岗 位上的汽车部件一旦要变为成品时,他们就得走向下一道工序。后来程度有所改进。到 1908 年,工厂设了传递工,组装工无须再离开岗位去取工具或零件。同时,组装分工越来越细, 原来是一名技工“包干”,现在是由几名技工各负责特定的几项工序,同时组装同一辆汽车。 福特意识到公司的生产方式亟待改革,于是,1908 年底,他决定请当时公认的工厂专 家沃尔特 E·弗兰德斯进厂协助。弗兰德斯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经理。在工资条件 方面,福特提出,如果弗兰德斯能在 12 个月内生产出 1 万辆车,那么保证给他 2 万美元奖 金,这种做法尚无先例。 弗兰德斯热衷于此种工作,并以自己的名誉担保。他日以继夜地干,为福特的技术管理 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彻底改造了福特厂,将设备加以改装,又添了新设备,同时简化了公司 的工资程序,最后,l 万辆车的年度指标终于提前两天完成。由于他的努力,福特公司已基 本具备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接着,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市郊高原公园购买了大片廉价地皮,同时雇用了建筑师设计新 办公楼和工厂区。这个新厂是于 1910 年开工生产。福特厂组装方式的革命即是在这里进行。 福特及其工程师们作出的第一步重大改革,是在新建的部件中反复改组各部门的工序。 技术人员在部件车间的布局上抛弃了老一套的作法,吸收了弗雷德里克·W·泰勒数年前在 美国钢铁业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创造了新的汽车生产方式。福特的原则是:任何布局都 必须能使工件尽可能不受阻碍地从一台机床“流”向另一台机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 碍手碍脚的隔机搬运。到了 1910 年,福特厂在流水线生产方面已走到了同行业的最前列。 到 1913 年末,福特又进行了几次反复的技术革新,终于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先是在部 件生产中采用了传送带供应的方式,接着他们又将这种方式移植到车体组装中,将汽车组装 工序从头到尾都置于“运动之中”,这种方法一举将组装 T 型车的时耗缩短了 50%强,创造 了汽车生产的新纪录。1914 年 1 月,福特又进行了另一项重大革新,在高原公园厂安装了 第一条全过程链式总装传送带,其效果如同施展魔法。3 个月后,福特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 世界纪录,它能在 93 分钟内从无到有地装成一辆汽车。至此,福特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线全 部完成。这在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篇,为其后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规定了模式。 其后,福特继续致力于流水线的改进。在 1920 年,他实现了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愿 望,1925 年,他创造了每 10 秒钟制造一辆汽车的纪录,在全世界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到本世纪 20 年代,福特汽车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日产汽车 9000 辆, 年销售汽车 90 万辆。福特的名字也和他的 T 型车一起传遍全世界。 评点: 福特的创业精神令人钦佩,但其战略眼光尤值称道: 首先是福特的创造性和划时代的发展策略——设计一种简单实用、价格便宜、能大规模 生产的汽车,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策略。这一明智之举,一举奠定了福特 公司在汽车制造业的强者地位。 其次是福特掀起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流水线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之成为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光辉典范。 最后要强调的是福特的战略思想是成就整个福特汽车制造帝国的灵魂,其审时度势的决 策和前瞻性的眼光将是企业家们学习的榜样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